齐朝因祖作相,丞相府外兵曹、骑兵曹分掌兵
。及天保受禅,诸司监咸归尚书,唯此二曹不废,令唐邕白建主治,谓之外兵省、骑兵省。[七]其后邕、建位望转隆,各为省主,令中书舍人分判二省事,故世称唐、白云。
白建,字彦举,太原邑人也。初
大丞相府骑兵曹,典执文帐,明解书计,为同局所推。天保十年,兼中书舍人。肃宗辅政,除大丞相骑兵参军。河清三年,突厥
境,代、忻二牧悉是细
,合数万匹,在五台山北□谷中避贼。[八]贼退后,□建就彼检校,续使人诣建间领
,送定州付民养饲。建以
久不得
,瘦弱,远送恐多死损,遂违□以便宜从事,随近散付军人。启知,□许焉。戎乘无损,建有力焉。武平末,历特
、侍中、中书令。
[二] 聪
涉猎书传为肃宗除领军府法曹 南本、局本及册府卷七九九九四九一页无"除"字,他本皆有。
若无"除"字,则是肃宗
演官领军将军时,冯
琮为领军府法曹,但据本书卷六孝昭纪补不言
演曾为此官。北史卷五五冯
琮传云:"
识聪
,为外祖郑伯猷所异。"此传"为"字下当有脱文。南本、册府以"为"字从下读,以"除"
建虽无他才,勤于在公,属王业始基,戎寄为重,建与唐邕俱以典执兵致位卿相。晋
,国之下都,每年临幸,征诏差科,责成州郡。本藩僚佐爰及守宰,谘承陈请,趋走无暇。诸
幼稚,俱为州郡主簿,新君选补,必先召辟。男婚女嫁,皆得胜
。当世以为荣
之极。武平七年卒。
邕三。长
君明,开府仪同三司。开皇初,卒于应州刺史。次
君彻,中书舍人。隋顺、戎二州刺史,大业中,卒于武贲郎将。少
君德,以邕降周伏法。
邕识明
,通解时事,齐氏一代,典执兵机。凡是九州岛军士、四方勇募,
弱多少,番代往还,及
械
、粮储虚实,
心勤事,莫不谙知。自大宁以来,奢侈糜费,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渐虚。邕度支取舍,大有裨益。然既被任遇,意气渐
,其未经府寺陈诉,越览词牒,条数甚多,俱为宪台及左丞弹纠,并御注放免。司空从事中郎封长业、太尉记室□军平涛并为征官钱违限,邕各杖背二十。齐时宰相未有挝挞朝士者,至是甚骇
听。
肃宗作相,除黄门侍郎。于华林园,特赐金带宝
服玩杂
五百
。天统初,除侍中、□州大中正,又拜护军,余如故。邕以军民教习田猎,依令十二月,月别三围,以为人
疲敝,奏请每月两围。世祖从之。后
为赵州刺史,余官如故。世祖谓邕曰:"朝臣未有带侍中、护军、中正作州者,以卿故有此举,放卿百余日休息,至秋间当即追卿。"迁右仆
,又迁尚书令,封晋昌王,录尚书事。属周师来寇,丞相
阿那肱率兵赴援,邕
割不甚从允,因此有隙。肱谮之,遣侍中斛律孝卿宣旨责让,留
禁止,寻释之。车驾将幸晋
,□孝卿总知骑兵度支,事多自决,不相询□。邕自恃从霸朝以来常典枢要,历事六帝,恩遇甚重,一旦为孝卿所轻,负气郁怏,形于辞
。帝平
败后,狼狈还邺都。邕惧那肱谮之,恨斛律孝卿轻己,遂留晋
,与莫多娄敬显等崇树安德王为帝。信宿城陷,邕遂降周,依例授仪同大将军。卒于凤州刺史。
校勘记
千人,邕多不执文簿,暗唱官位姓名,未常谬误。七年,于羊汾堤讲武,令邕总为诸军节度。事毕,仍监宴之礼。是日,显祖亲执邕手,引至太后前,坐于丞相斛律金之上,启太后云:"唐邕
,一人当千。"仍别赐锦彩钱帛。邕非唯
济明辨,然亦善揣上意,
取多途,是以恩
日隆,委任弥重。显祖又尝对邕白太后云:"唐邕分明
记,每有军机大事,手作文书,
且
分,耳又听受,实是异人。"一日之中,六度赐
。又尝解所服青鼠
裘赐邕,云:"朕意在车
衣裘与卿共弊。"十年,从幸晋
,除兼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显祖尝登童
佛寺,望□州城曰:"此是何等城?"或曰:"此是金城汤池,天府之国。"帝云:"我谓唐邕是金城,此非金城也。"其见重如此。其后语邕曰:"卿劬劳既久,
除卿作州。频□杨遵彦更求一人堪代卿者,遵彦云比遍访文武,如卿之徒实不可得,所以遂停此意。卿宜勉之。"显祖或时切责侍臣不称旨者:"观卿等举措,不中与唐邕作
。"其见赏遇多此类。
[一] 北齐书卷四十 此卷文甚简略,后无论赞,但称齐帝庙号,文字也与北史不同。钱氏考异卷三一认为似经后人删改,或北齐书此卷已亡,后人以
氏小史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