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二(7/7)

辞官,皇上特意优待他,没有允许。六年,任正尚书右仆射。不久,又领中书监。

体之襟怀坦荡,受到士人和朋友的称许。晚年的时候,说服担玺撰写《御览》,书写成后,加特进。担玺被罢官,他又四处散布言论,说舆!噬原先就有矛盾。到邓长颐、颜之推奏明皇上设立塞焚笪时,题之进本来不想让一些上年纪的权贵参加,休之就又依附他们,和一些年轻的朝请、参军一同入文林馆待诏。又魏收负责编写国史时,设《高祖本纪》,以平定四胡这一年为齐元年。当时魏收在齐州,恐怕史官改变了自己的意思,上表论说逭件事。武平年间,魏收回朝,皇上下令召集朝中大臣商讨,休之提出应该以天保为分界。魏收在世时,还议而不决。魏收死后,休之就说动内外大臣,最终皇上下令听从了他的意见。后来领中书监,他对人说:“我已经三任中书监,现在又任有什么用?”隆化年间回到邺,满朝官员都升了官级,封休之为燕郡王。他又对亲信说:“我不是奴仆,怎么能授我这一官职呢?”凡此种种都受到当时人的鄙弃。

休之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文章虽然说不上华丽,但也还典雅。自从邢邵、魏收二人死后,他被推崇为前辈。地位和威望高了,待人接物却能虚怀若谷,受到士大夫的敬重。周武帝平定齐国后,休之与吏部尚书袁聿修、卫尉卿李祖钦、度支尚书元脩伯、大理卿司马幼之、司农卿崔达孥、秘书监源文宗、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李若、散骑常侍给事黄门侍郎李孝贞、给事黄门侍郎卢思道、给事黄门侍郎颜之推、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李德林、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陆义、中书侍郎薛道衡、中书舍人高行恭、辛德源、王劭、陆开明十八人一起被征召,命他们随皇上到长安。对这件事卢思道曾经有所记述,仅说阳休之和李孝贞、卢思道一起被征召是他记述错误。不久,休之任开府仪同,历任纳言中大夫、太子少保。大象末年,进位上开府,任和州刺史。隋开皇二年,罢官,死在洛阳,时年七十四岁。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撰写了《幽州人物志》,都流行于世。

他的儿子壁彊,娄垩末年任尚书水部郎中。壁疆性情疏略洒脱,没有文才,体之也引荐他入了文林馆,受到当时人们的讥笑和鄙视。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是魏中书令袁翻的儿子,过继给叔叔袁跃。七岁时父亲死了,他的行为都合乎法度,像成年人。九岁时,州裹征召为主簿。为人深沉有见识,性情清静,与世无争,很受尚书崔休的信任赏识。魏太昌年间,出仕任太保开府西合祭酒。十八岁,领本州中正。不久兼尚书度支郎,历任五兵左民郎中。武定末年,任太子中舍人。天保初年,任太子庶子,以本官代理博陵太守。几年时间,治理得很有成绩和声誉,远近的人都称赞他。天保八年,兼太府少卿,不久改任大司农少卿,又任太常少卿。皇建二年,为母亲守丧离职,不久皇上下令官复原职,加冠军、辅国将军,任吏部郎中。时间不长,升任司徒左长史,加骠骑大将军,兼御史中丞。司徒录事参军卢思道私自从国库借了四十万钱娶太原王义的女儿为妻,但王压的女儿已经收过了坠王这的定礼,吏修是朝中的首席大臣,又是御史,知道了这件事却不加弹劾,因而获罪免去了御史中丞。不久改为秘书监.

玉统年间,皇上下令袁聿修和赵郡王高散等商讨制订五礼。出任信州刺史,信州是他的家乡,当时都很羡慕。他做官清廉,无为而治,从长吏以下,一直到鳏寡孤幼,都很喜欢他。武平初,御史广泛出动到各州视察,梁州、郑州、兖丛、邃业和值业接壤,这四州的长官,都受到弹劾,御史却没有到信州,聿修就是如此受到信任。等到他兼职期满返回京城,追送的百姓挤满了道路。有的人带着酒肉,痛哭流涕地挽留他,都争着远送。当时正是酷暑,为避免百姓过于劳累,聿修常常停下来,随手举起一杯酒,答谢百姓的厚意,并劝说百姓们回去。回到京城后,信州百姓塑播塞等七百多人请求为聿修立碑,筹集了几百匹布,委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作文记载聿修的功德。府省替百姓奏明朝廷,得到了皇上许可。不久聿修被任都官尚书,仍领信州中正,又改兼吏部尚书、仪同三司。不久正式任尚书。

车修从小性情平和温顺,在士大夫中最有操守。以名家子弟而历任高官,当时的名流都很器重他,称许其风度和鉴识。在任郎官时,正好趟彦深任水部郎中,两人在一院办公,成了朋友。后来赵彦深被罢官在家闲居,别人都和他断绝了来往,聿修却记着旧情,去探望慰问他。当彦深被起用后,也记住了这一段交往,所以聿修的提升虽然是量才录用,也归因于彦深的推荐。任吏部尚书以后,就是凭自己的声望而升官。起初冯子琮以仆射兼管选拔官吏,总是选择豪门缔结婚姻关系,聿修常常讥笑他,对别人说:“冯公忙着为自己挑选亲家而日不暇给。”等他自己也负责铨选官吏时,也免不了走上子琮的老路,人们认为这是各人的地位造成的。聿修为官很清廉,在当时很少有人像他这样。魏、齐两世,台府郎官之间免不了相互来往馈赠,但他任尚书十年,却没有接受过任何礼物。尚书邢邵和他是老朋友,常在尚书省和他开玩笑,把他叫做清郎。大宁初,他以太常少卿身份巡察各地,朝廷命他考察官吏的功过得失。经过兖州时,邢邵正任兖州刺史,两人分手后,邢邵派人送他一些白绌。聿修又退了回去,并给他写信说:“造一次来探望你,和你平时的行为不一样,古人从瓜田李下经过,都要避嫌,议论是可怕的,要想不让他们说三道四,就像堵住决堤的河水一样困难。你的心意我接受了,但不要给我留下白责。”邢邵也高兴地领会了他的意思,回信说:“今天送给你东西,都是因为我过于轻率没有多加思考,承蒙你来信教导,我心中已经没有隔阂了。老弟你过去是清郎,现在成了清卿。”聿修在吏部时,国家已经到了政治败坏、道德沦丧的时候,如果触犯了权贵,恐怕立刻就会招来灾祸,所以他虽然清廉自守,仍然免不了和权贵们周旋而累及自己的品德。

北齐灭亡后聿修归降了北周,授仪同大将军.吏部下大夫。大象末年,任束京司宗中大夫。隋开皇初,加上仪同,又任束京都官尚书。废除束京后,回到朝中,又任都官尚书。开皇二年,出任熊州刺史。不久去世,时年七十二岁。儿子芝噬,亘迢末年任仪同开府参军事。鹰题皇年间任侍御史,历任尚书民部考功侍郎。太业初年,死于太子中舍人任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