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刘芳,任魏太常卿。父亲刘馘,任金紫光禄大夫。刘逖小时候很聪明,喜欢骑马打猎,一心在于行乐,喜爱和人交往,爱和别人开玩笑。郡中征召他任功曹,州裹任命为主簿。魏末来到世宗府中,世塞任命他为永安公壶逡的开府行参军。型遥远离家乡,对旅居生活很厌倦,就发愤用功,专心致志地读书。晋阳是当时的大都会,朝中人士会集,人们往来饮宴集会。刘逖即使在游玩宴饮时,也手不释卷,如果遇到没有见过的典籍,就整天诵读,甚至整夜不回家,他就是如此好学。他对文章词藻也很留意,擅长写诗。天保初,代理室胞县令,由于奸事被免官,十几年不能调任。莲塱年,兼任员外散骑常侍,在梁主萧庄在位时出使南梁,回来后,兼任三公郎中。皇建元年,任太子洗马。肃宗去世后,随从世祖来到晋坠,任散骑侍郎,兼仪曹郎中。很长时间以后,兼中书侍郎。和士开受宠身居要职时,刘逖依附他,任中书侍郎,参与国事。兼散骑常侍。为访陆使主,回国后,任通直散骑常侍。不久升任给事黄门侍郎,撰修国史,加散骑常侍。又为假仪同三司,出使北周时任副使。两国刚刚通好时,礼仪没有确定,他和周朝来回交涉,参考古今,都很合乎礼节,而且文辞也很好,取得了好名声。出使回来,任仪同三司。世祖去世后,出任型刺史。圭噬执政时,调任生出刺史。圭哩被排挤出朝廷后,他被召回,作文林馆待诏,重新任散骑常侍,在门下省主管上书。不久,和崔季舒等人同时被杀,时年四十九岁。
当初刘逖和祖埏以文章相交往,像雷义和陈重一样友谊深厚,又替弟弟刘俊聘祖埏的女儿为妻。担銮罢免赵彦迳等人时,先告诉了刘逖,给他秘密奏章,先奏明了皇帝。趟彦深对逭件事有了解,就提前进行了申辩,祖埏由此怀疑是他告的密。等到!噬被赶出朝廷,他又让弟弟离婚,他就是如此轻易和朋友断绝关系。创作的诗赋和杂文等共三十卷。儿子逸民,任开府行参军。
弟弟塑隆,小时很聪明,喜好文学。孟筮、亘旺年间,任殿中侍御史,兼散骑侍郎,迎劳速使,尚书仪曹郎。且主塞末年,死于茔业治中任上。他的儿子玄道,有人品见识,任宣塑骑兵参军。
刘逖的侄子刘颢,字君卿。祖父刘厂,任魏尚书,被高祖所杀。父亲刘济和叔父刘竣都逃到了江南。刘颢过继给刘竣。武定年间随刘竣回到北方。刘竣被赐为临头子爵,大宁年间死于司徒司马任上。刘颉喜好文学,擅长草书,风度俊美。历任瀛州外兵参军、司空功曹,文林馆待诏,任大理司直。隋开皇年问任鄘州司马,去世。
荀士逊,广平人。为人好学有思辨能力,写的文章清丽典雅,受到知音者的赞赏。武定末年,被举荐为司州秀才,一直到天保十年也没有任官。皇建年间,马敬德推荐他为主书。世祖时,改任中书舍人。他相貌丑陋,但因为文辞很好而得到任用。有一次要启奏某事,正好世祖在后庭,由于左右通报的人不知道他的姓名。就说是丑舍人。世祖说:“一定是士逊。”打开封题来看果然是他,内臣太监全都笑起来。后主即位,多次升迁任中书侍郎,都认为称职。和李若等人撰写《典言》流行于世。北齐灭亡那年去世。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九世祖颜含,随晋元帝束渡,官至侍中、右光禄、西平侯。父亲颜勰,梁湘束王萧绎镇西府谘议参军。家中世代精通《周官》、《左传》,之推很早就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十二岁那年,萧绎自己讲授《庄子》、《老子》,就参加听讲。但他并不喜欢清谈,回家学习《周礼》和《左传》,同时博览群书,无所不读,文章辞采典雅清丽,得到萧绎的赏识。萧绎任他为国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喜好饮酒,为人狂诞放纵,不修边幅,受到当时人的指责。萧绎派世子萧方诸驻守郢州,命之推为掌管记。正好侯景攻陷郢州,屡次想杀掉他,幸亏行台郎中王则搭救幸免于难,被囚禁押送到建业。侯景被平定后,回到江陵。逭时萧绎自己作了皇帝。任命他为散骑侍郎,以舍人的身份奏事。后来被周军打败。大将军李显庆很看重他,推荐到弘农任职,负责他兄长阳平公李远的文书。黄河水势暴涨,他坐船带领妻子儿女逃到北方,经过了险要的砥柱,人们佩服他的勇敢果决。显祖召见后很欣赏他,授为奉朝请,进入内馆,在自己左右侍奉,很受青睐。天保末,陪同到天池,授中书舍人,显祖命中书郎段孝信拿着诏书给之推看。之推正在营外饮酒,孝信回来报告了情况,显祖说:“暂且不要授官。”因此作罢。河清末,被举荐为赵州功曹参军,不久又入文林馆待诏,任司徒绿事参军。
之推聪明机敏,博学多才有论辩能力,擅长文书,回答问题简明,大受祖埏看重,命他负责塞拯篮,处理来往文书。不久升任通直散骑常侍,不久领中书舍人。皇上不时索取东西,经常命宦官传旨,之推领旨宣布,文林馆都听从他的安排。进奏的文章,都是他来署名,在进贤门奏入,等有了回音才退出来。而且擅长文字之学,负责校订书写,做事勤谨迅速,人们认为他很称职。皇上很恩待他,待遇丰厚,受到权贵的嫉妒,常常想陷害他。崔季舒等人想劝谏皇上,不要到晋阳去,颜之推急忙返回家中,所以没有联合署名。等到皇上召集参加劝谏的人,之推也被召来,查验没有他的名字,避过了一次大祸。不久任黄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