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八(3/4)

谧号为武康。

儿子元鉴,字长文,继承爵位。后来授任相州刺史、北讨大都督,讨伐葛荣。随之兼任尚书右仆射、北道行台尚书令,和都督裴衍共同援救信都。元鉴是个平庸的人,几个弟弟粗鲁暴躁,看到天下多事,就谋图反叛,投降依附葛荣。都督源子邕和裴衍共同包围元鉴,斩下他的首级传送到洛阳,诏令改变他的元姓。庄帝初年,准许恢复本来的族姓,又特地恢复元鉴的王爵,追赠司空。

元鉴的弟弟斌之,字子爽。邪恶没有操行,等到和互鉴反叛,失败,就投奔:壹莹。蔓莹灭亡,得以返回。出帝时,被封为颖川郡王,委托给心腹的职责。皇帝进入函谷关,遮之投奔盖扭,后来回到一巨玄。

广川王元略,延兴二年封。担任中都大官,聪明敏捷,判案公平。太和四年逝世,谧号为莲。

儿子元谐,字仲和,继承爵位。十九年逝世。诏令说:“我的宗室多难,堂弟元谐逝世,悲痛如刀切割,不能停止。在古代,大臣的丧事,有三次前往的礼仪,这大概是三公以上的官员。至于卿大夫以下,故应。阙从汉朝以后,大都没有这种礼仪。我想遵循古代典章,哀伤的表现依据情怀,虽然以尊贵的身份降临,私下的悲痛得以平伏。想要使各王有服丧一年的亲属者为之前去三次,大功的亲属为之前去两次,小功鳃麻的亲属为之前去一次。广川王在我属大功亲属,一定要两次前往。两次前往,要在尸体入棺的日子,亲自前往尽情表达哀伤,穿丧服以后,以细麻布衣服前往吊祭。出殡后的细麻布,按道理是没疑问的,入棺时前往,应当怎样呢?是应在开始丧事时抚棺痛哭,还是在盖上棺材时尽情哀悼呢?早晚的适宜时间,选择适中者。”黄门侍郎崔光、塞全,通直常侍塑堕,典命下大夫奎互凯,中书侍郎直堕等人议论说:“三次前往的事情,是出自古代礼仪,到了漠魏时期,实行的人稀少。陛下至高的圣明慈爱仁厚,正遵循前代轨迹,心意一定要表达哀伤,思虑要和守丧的亲属共同悲痛。臣下等人以为如果服一年丧期者三次前往,大功的亲属应前去两次。办丧事的开头,哀伤到了极点,既是因情感降临,应在办丧事的开始。入棺时前往,当如圣旨所言。”诏令说:“魏晋以来,亲自前往的礼仪大都缺略,至于亲戚中的大臣,必定在东堂哭吊他。不久前大司马、安定王逝世,我在前往以后,又再在束堂慰问,现在的事情,应该再哭吊吗?”崔光等人议论说:“束堂的哭吊,大概是因不前往的缘故。现在陛下亲自安抚看望,群臣随从,臣下等人商议,以为不应该再哭吊。”诏令说:“像大司马服属尊贵地位重要,必定在束堂哭吊,而广川王是始封王的儿子,又年岁地位还轻,你们议论这件事,我没有不同意见。”元谐将要入棺,高祖穿素色的礼服哭吊他,进入房屋,哀伤至极,抚摸尸体后出来。有关官员上奏,广川王的妃子在代京逝世,不明白是以新近的尊贵随从旧日的卑微,还是旧曰的卑微前来依从新近的尊贵。韶令说:“迁到洛阳的人,从此以后,都可埋葬在邙岭,全不能接近于恒山代京的坟墓。凡是丈夫先埋葬在北方,妻子现在在南方死去,妻子随从丈夫,应运回代京埋葬;如果要运父亲尸体去接近母亲坟墓,也可准许他们。凡是妻子埋葬在恒山代京,丈夫死在洛阳,不能以尊贵去接近卑微;如果要运母亲尸体去接近父亲坟墓,也应准许他们;如果不葬在一起也准许他们。如果不在埋葬限制之内,本人在代京死去,埋葬在那裹遣裹,都可听凭他们。凡是户口属于恒燕地区,本人在洛阳为官,去留何者为宜,也依从他们的选择。凡属于各州的人,各自可听凭本人意愿。”下韶追赠元谐为武卫将军,谧号为刚。等到安葬,高祖亲自前往送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