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弟太,平西将军、荆州刺史、俎侯。
太祖征慕容宝,次于常山。玄伯弃郡,东走海滨。太祖素闻其名,遣骑追求。 执送于军门,引见与语,悦之。以为黄门侍郎,与张衮对总机要,草创制度。时司 德宗遣使来朝,太祖将报之,诏有司博议国号。玄伯议曰:“三皇五帝之立号也, 或因所生之土,或即封国之名。故虞夏商周始皆诸侯,及圣德既隆,万国宗
,称 号随本,不复更立。唯商人屡徙,改号曰殷,然犹兼行,不废始基之称。故《诗》 云‘殷商之旅’,又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此其义也。昔汉
祖以汉王定三秦,灭
楚,故遂以汉为号。国家虽统北方广漠之土,逮于陛下,应 运龙飞,虽曰旧
,受命惟新,是以登国之初,改代曰魏。又慕容永亦奉魏土。夫 ‘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斯乃革命之徵验,利见之玄符也。臣愚以为宜号为魏。” 太祖从之。于是四方宾王之贡,咸称大魏矣。
长,字天念。年十余岁,
侍左右。稍迁护军长史、员外常侍,转大司农 少卿、燕州大中正。熙平中,蠕蠕主丑
遣使来朝,抗敌国之书,不修臣敬。朝议 将依汉答匈
故事,遣使报之。
表曰:
不从。
神瑞初,诏玄伯与南平公嵩等坐止车门右,听理万机事。并州胡数万家南掠河 内,遣将军公孙表等率师讨之,败绩。太宗问群臣曰:“胡寇纵暴,人众不少,表 等已不能制。若不早诛,则良
太弟那,宁远将军、雍城镇将。
白泽本字钟葵,显祖赐名白泽,纳其女为嫔。行雍州刺史,清心少
,吏民 安之。显祖诏诸监临之官,所监治受羊一
、酒一斛者,罪至大辟,与者以从坐论。 纠告得尚书已下罪状者,各随所纠官轻重而授之。白泽上表谏曰:“伏见诏书,禁 尚书以下受礼者刑
,纠之者代职。伏惟三载考绩,黜陟幽明,斯乃不易之令轨, 百王之通式。今之都曹,古之公卿也,皆翊扶万几,赞徽百揆,风化藉此而平,治
由兹而穆。且周之下士,尚有代耕,况皇朝贵仕,而服勤无报,岂所谓祖袭尧舜, 宪章文武者乎?羊酒之罚,若行不已,臣恐
人窥望,忠臣懈节。而
使事静民安, 治清务简,至于委任责成,下民难辩。如臣愚量,请依律令旧法,稽同前典,班禄 酬廉,首去
群,常刑无赦。苟能如此,则升平之轨,期月可望,刑措之风,三年 必致矣。”显祖纳之。
白泽弟库,瀛州刺史、宜侯。
太祖崩,太宗未即位,清河王绍闻人心不安,大财帛班赐朝士。玄伯独不受。 太宗即位,命玄伯居门下,虚己访问,以不受绍财帛,特赐帛二百匹。长孙嵩已下 咸愧焉。诏遣使者巡行郡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玄伯与宜都公穆观等
之,太 宗称其平当。又诏玄伯与长孙嵩等坐朝堂,决刑狱。
弟恩,奉朝请,员外郎。
且虏虽慕德,亦来观我。惧之以,傥即归附,示之以弱,窥觎或起,《
秋》 所谓“以我卜也”又小人难近,夷狄无亲,疏之则怨,狎之则侮,其所由来久矣。 是以
祖、世宗知其若此,来既莫逆,去又不追。不一之义,于是乎在。必其委贽 玉帛之辰,屈膝蕃方之礼,则可丰其劳贿,籍以珍
。至于王人远役,衔命虏
, 优以匹敌之尊,加之相望之
,恐徒生虏慢,无益圣朝。假令选众而举,使乎称职, 资郦生之辩,骋终军之辞,凭轼下齐,长缨击越。苟异曩时,犹为不愿,而况极之 以隆崇,申之以宴好,臣虽下愚,辄敢固执?
臣闻古之圣王,疆理土,辨章要甸,荒遐之俗,政所不及。故《礼》有壹见 之文,《书》著羁縻之事。太祖以神武之姿,圣明之略,经略帝图,日有不暇,遂 令竖
游魂一方,亦由中国多虞,急诸华而缓夷狄也。
祖光宅土中,业隆卜世, 赫雷霆之威,振熊罴之旅,方役南辕,未遑北伐。昔旧京烽起,虏使在郊,主上
剑,玺书不
。世宗运筹帷幄,开境扬旌,衣裳所及,舟车万里。于时丑类款关, 上亦述尊遗志。今大明临朝,泽及行苇,国富兵
,能言率职。何惮而为之,何求 而行此?往日萧衍通敬求和,以诚肃未纯,抑而不许。先帝弃戎于前,陛下
夷于 后,无乃上乖
祖之心,下违世宗之意。
太宗以郡国豪右,大为民蠹,乃优诏徵之。民多恋本,而长吏遣。于是轻薄 少年,因相扇动,所在聚结。西河、建兴盗贼并起,守宰讨之不能禁。太宗乃引玄 伯及北新侯安同、寿光侯叔孙建、元城侯元屈等问曰:“前以凶侠
民,故徵之京 师,而守宰失于绥抚,令有逃窜。今犯者已多,不可悉诛,朕
大赦以纾之,卿等 以为何如?”屈对曰:“民逃不罪而反赦之,似若有求于下,不如先诛首恶,赦其 党类。”玄伯曰:“王者治天下,以安民为本,何能顾小曲直也?譬琴瑟不调,必 改而更张;法度不平,亦须
而更制。夫赦虽非正
,而可以权行,自秦汉以来, 莫不相踵。屈言先诛后赦,会于不能两去,孰与一行便定。若其赦而不改者,诛之 不晚。”太宗从之。
崔玄伯,清河东武城人也,名犯祖庙讳,魏司空林六世孙也。祖悦,仕石虎, 官至司徒左长史、关内侯。父潜,仕慕容暐,为黄门侍郎。并有才学之称。玄伯少 有隽才,号曰冀州神童。
库长兰,累迁龙骧将军,行光州事。
苻牧冀州,虚心礼敬,拜
平公侍郎,领冀州从事,
征东记室。
总庶事,
为宾友,众务修理,
断无滞。苻
闻而奇之,徵为太
舍人。辞以母疾不就, 左迁著作佐郎。苻丕牧冀州,为征东功曹。太原郝轩,世名知人,称玄伯有王佐之 才,近代所未有也。
亡,避难于齐鲁之间,为丁零翟钊及司
昌明叛将张愿所留 絷。郝轩叹曰:“斯人而遇斯时,不因扶摇之势,而与雀飞沉,岂不惜哉!”慕容 垂以为吏
郎、尚书左丞、
内史。所历著称,立
雅正,与世不群,虽在兵
, 犹励志笃学,不以资产为意,妻
不免饥寒。
太祖常引问古今旧事,王者制度,治世之则。玄伯陈古人制作之,及明君贤 臣,往代废兴之由,甚合上意。未尝謇谔忤旨,亦不谄谀苟容。及太祖季年,大臣 多犯威怒,玄伯独无谴者,由于此也。太祖曾引玄伯讲《汉书》,至娄敬说汉祖
以鲁元公主妻匈
,善之,嗟叹者良久。是以诸公主皆厘降于宾附之国,朝臣
弟, 虽名族
彦,不得尚焉。尚书职罢,赐玄伯爵白
侯,加周兵将军,与旧功臣庾岳、 奚斤等同班,而信
过之。
太和五年卒。诏赐帛一千匹、粟三千石,遣侍御史营护丧事,册赠镇南将军、 相州刺史、广平公,谥曰简。
太祖幸鄴,历问故事于玄伯,应对若,太祖善之。及车驾还京师,次于恆岭。 太祖亲登山
,抚尉新民。适遇玄伯扶老母登岭,太祖嘉之,赐以
米。因诏诸徙 人不能自
者,给以车
。迁吏
尚书。命有司制官爵,撰朝仪,协音乐,定律令, 申科禁,玄伯总而裁之,以为永式。及置八
大夫以拟八坐,玄伯通署三十六曹, 如令仆统事,
为太祖所任。势倾朝廷。而俭约自居,不营产业,家徒四
;
无 车乘,朝晡步上;母年七十,供养无重膳。太祖尝使人密察,闻而益重之,厚加馈 赐。时人亦或讥其过约,而玄伯为之逾甚。
兰弟修虎,都牧、驾二曹给事中,上谷公,司农少卿。奉使柔玄,察民疾苦。 迁平北将军、燕州刺史。
太和初,怀州民伊祁苟初三十余人谋反,将杀刺史。文明太后尽诛一城之民。 白泽谏曰:“臣闻上天
之生,明王重民之命,故杀一人而取天下,仁者不为。 且《周书》父
兄弟,罪不相及,今群凶肆
,轘烈诛尽,合城无辜,奈何极辟? 不诬十室,而况一州?或有忠焉,或有仁者,若
刑滥及,杀忠与仁,斯乃西伯所 以叹息于九侯,孔
所以回
于河上。伏惟圣德昭明殷鉴,
镜前礼,止迅烈之怒, 抑雷霆之威,则溥天知幸矣。昔厉防民
,卒灭宗姬;文听舆颂,终摧
楚。愿不 以人废言,留神省察。”太后从之。转散骑常侍,迁殿中尚书。
为后将军、肆州刺史。还朝,除燕州大中正。孝庄初,迁太常少卿,不拜, 转大司农卿。卒官。
若事不获已,应颁制诏,示其上下之仪;宰臣致书,讽以归顺之。若听受忠 诲,明我话言,则万乘之盛不失位于域中,天
之声必笼罩于无外。脱或未从,焉 能损益,徐舞
戚以招之,敷文德而怀远。如迷心不已,或肆犬羊,则当命辛李之 将,勒卫霍之师,
定云沙,扫清逋孽;饮
瀚海之滨,镂石燕然之上,开都护, 置戊己,斯亦陛下之
功,不世之盛事。如思
甲养民,务农安边之术,经国之防, 岂可以戎夷兼并,而遽亏典制?将取笑于当时,贻丑于来叶。昔文公请隧,襄后有 言;荆庄问鼎,王孙是抑。以古方今,窃为陛下不取。又陛下方
礼神岷渎,致礼 衡山,登稽岭,窥苍梧,而反与夷虏之君,酋渠之长,结昆弟之忻,抗分
之义, 将何以瞰文命之遐景,迹重华之
风者哉?臣以为报使甚失如彼,不报甚得如此。 愿留须臾之听,察愚臣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