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至平凉太守。
李敷的弟弟李式,字景则。以学问知名。历任散骑常侍、干东将军、西兖州刺史,濮阳侯。李式自因家人占据要职,心中忧虑危难祸患,常常告诫守渡口的官吏:朝廷有使者,一定先禀告,然后让他通过。不久使者黎明时突然来到,守渡口的官吏想先禀告李式,使者欺骗说:“我需要南渡,不在此州停留,不烦劳告诉尊刺史。”守渡口的人相信他的话,与他一起渡水。使者渡过以后,冲进去捉拿李式前往京城,与兄长一同被杀。
李式的儿子李宪,字仲轨。清秀,仪容美好,好学,有器量。太和初年,继承爵位,又被降为伯爵。被任命为秘书中散,很为高祖所赏识。不久升任散骑侍郎,接待应对萧衍的使臣萧琛、范云。以母亲年老请求回家奉养,被任命为趟郡太守。赵脩与他同乡,赵脩送父母的遣骸回乡安葬,郡守以下的官员对他畏惧得重足而立,衹有李宪不向他屈服,当时的人尊崇他。改任骁骑将军、尚书左丞、长兼吏部郎中。升任长兼司徒左长史、定州大中正。不久升任河南尹。在尚书上省参与商议新法令。永平三年,出任左将军、兖州刺史。四年,因事获罪被取消原有身份。后来与高肇结党,被御史弹劾。事在《高聪传》。正光二年二月,肃宗在国子学演讲,召李宪来参预听讲,又让他的儿子李骞做国子生。四年,被任命为光禄大夫,恢复原来的爵位濮阳伯。五年,任持节、安西将军、行雍州刺史。不久任七兵尚书,加授抚军将军。
孝昌初年,元法僧在徐州反叛。诏令李宪任使持节、假镇东将军、徐州都督,与安丰王延明、临淮王元或等讨伐他。适逢萧衍派遣他的豫章王萧综占据彭城,不久萧综投降。徐州平定以后,韶令派遣兼黄门侍郎常景前往军中慰劳,赐给李宪驿骝马一匹,又授任征东将军、扬州刺史、淮南大都督。二年,萧衍派遣他的平北将军元树、右卫将军胡龙牙、护军将军夏侯宜等来侵犯寿阳。元树等经过下蔡驻扎在城东北,夏侯直经过黎浆驻扎在城南。李宪认为不先打败元树等,就无法攻克夏侯卖,于是派遣儿子长钧率军迎战。军队失败,长钩被捉拿。元树等乘机进攻,李宪力竭,献出城池投降。于是请求回国,萧衍让他回去。回国以后,被皇上下令交付廷尉。三年秋,李宪的女婿安乐王元鉴在相州造反。灵太后认为元鉴想威逼胁迫,于是赐令李宪自杀,当时五十八岁。永熙年间,被追赠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定冀相殷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定州刺史,溢号为文静。
儿子希远,字景冲。去世很早。
儿子祖悛,继承祖父的爵位。齐接受禅让,依例降低爵位。
希远的哥哥长钧,兴和年间,任梁州骠骑府长史。
希远的二弟希宗,字景玄。过继给李宪的哥哥。他性情宽厚温和,仪容高雅优美,涉猎典籍,有文才。初入仕途任太尉参军事,改任直后,领侍御史,升任通直散骑常侍。不久任东南道行台逊趁的右丞,与各路大军在彭沛两地讨伐贼人,战胜敌人,改任齐献武王大行台郎中。升任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献亘迄提拔他为中外府长史,向齐王贡献他的第二个女儿。签宗因声望很好,深受礼遇。派出兼任上塞太守。不久生病,垦和二年四月在郡中去世,终年四十岁。被追赠为使持节、都督定冀涂遍凿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空公、壁州刺史,谧号为文简。
长子祖升,武定末年,任太子洗马。
希宗的弟弟希仁,字景山。武定末年,任国子祭酒、兼给事黄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