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四(7/7)

促年,伯猷贿以败业,惜乎!崔辩器业 著闻,位不远到。逸经明行高,籍甚太和之日,德优官薄,仍世恨之。模雄壮之烈, 楷忠贞之操,杀身成义,临难如归。非大丈夫亦何能以若此!

部分译文

郑羲,字幼駘,荥阳开封人,曹魏将作大臣郑浑的八世孙。曾祖郑豁,慕容垂政权的太常卿。父郑晔,不做官,娶长乐潘氏为妻,生有六个儿子,都粗有志气,而郑羲排行第六,文学为优。少年时被举为秀才,尚书李孝伯把女儿嫁给他。高宗末年,朝廷拜授他为中书博士。

天安初年(466),刘彧的司州刺史常珍奇举汝阳来降朝廷,显祖下诏让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前去迎降,并招慰淮、汝,派郑羲参预元石军事。到上蔡之后,常珍奇率领文武官员三百人前来迎接,相见后,大家商议要把军队驻扎在汝水以北,并不马上入城。郑羲对元石说:“军机之事,贵在神速,而今珍奇虽然来了,但意图不明,我不如直入其城,夺其要害,据有府库,虽然这样做并非出自我们的初衷,但我们的目的是要全面控制局势。”元石接受了郑羲的意见,于是策马径自入其城池。城中还有珍奇亲信兵马数百人,驻在常珍奇宅第里面。元石既克城池,意气更加骄横怠惰,只管置酒嬉戏,毫无警戒防备之意。郑羲对元石说:“看常珍奇很有不平之色,应该严兵设防,以备非常之变。”这天夜里,常珍奇果然派人焚烧府邸厢屋,意在救火时发难,因元石有备,只好作罢。第二天,郑羲备白虎幡旗慰喻郭邑,大家心情才安定下来。

第二年春天,他们又领军东讨汝阴。刘彧的汝阴太守张超据守的城池攻克不下,元石率领精锐人马攻打,不克,于是退军至陈、项,商量打算退军长社,到秋天再行攻打。众将都乐于早点回去,全都说这是好计策。郑羲说:“现在张超驱使市民,挑着石头,蚁聚穷困城池,其坚持的最长限度不会超过一个月,我们应该安心地守在这里。张超粮食一完,不投降也会弃城而逃,我们可翘足以待,他自然会成擒拿之物了。而我们如弃围还归长社,长社路途遥远,张超听说必定修城深挖堑壕,多积谷薪,将来恐怕难以攻打了。”元石不听,于是还师长社。到了冬天,又来攻打张超,张超果然有防备,他们只好无功而还。几年以后,张超死了,杨文长代其戍守城池,食尽城溃,才攻下城池,竟如郑羲所预计的相同。淮北平定之后,郑羲迁升中书侍郎。

延兴初年,阳武人田智度,年十五,妖惑动众,扰乱京城。朝廷以郑羲深得河南老百姓的信任,也为州郡长官所信,便派他前去安抚。郑羲到该地以后,宣示祸福,重加悬赏,十天内,聚集的民众纷纷归去散开。智度奔逃颍川,不久就被擒拿斩杀。因功,郑羲被赐予平昌男爵位,加授鹰扬将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