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澄遭太妃忧,臣僚为立碑颂,题碑云“康王元妃之碑”澄访于普惠,答 曰:“谨寻朝典,但有王妃,而无元字。鲁夫人孟
称‘元妃’者,
下与‘继室 声
’相对。今烈懿太妃作
先王,更无声
、仲
之嫌,窃谓不假‘元’字以别 名位。且以氏
姓,愚以为在生之称,故《
秋》:‘夫人姜氏至自齐。’既葬, 以谥
姓,故经书‘葬我小君文姜氏’,又曰‘来归夫人成风之襚’,皆以谥
姓。 古者妇人从夫谥,今烈懿太妃德冠一世,故特蒙褒锡,乃万代之
事,岂容于定名 之重,而不称烈懿乎?”澄从之。
伯元,袭。齐受禅,例降。
绍从父弟瑜,济州长史。
瑜弟彝,字凤。太和中,举秀才,稍迁步兵校尉。卒于武邑太守。赠征虏将 军、营州刺史。
澄功衰在,
于七月七日集会文武,北园
。普惠奏记于澄曰:“窃闻三 杀九亲,别疏昵之叙;五服六术,等衰麻之心。皆因事饰情,不易之
者也。然则 莫大之痛,
于终
之外;书策之哀,除于丧纪之内。外者不可无节,故断之以三 年;内者不可遂除,故敦之以日月。《礼》:大练之日,鼓素琴。盖推以即吉也。 小功以上,非虞祔练除不沐浴,此拘之以制也。曾
问曰:‘相识有丧服,可以与 于祭乎?孔
曰:‘缌不祭,又何助于人?祭既不与,疑无宴
之
。’又曰: ‘废丧服,可以与于馈奠之事乎?’
曰:‘脱衰与奠,非礼也。’注云:‘为其 忘哀疾。’愚谓除丧之始,不与馈奠,小功之内,其可观
乎?杂记云:‘大功以 下,既葬适人,人
之,其党也
之,非党也不
。’
犹择人,于
为惑。伏见 明教,立
会之限,将以二七令辰,集城中文武,肄武艺于北园,行揖让于中舍。 时非大阅之秋,景涉妨农之节,国家缟禫甫除,殿下功衰仍袭,释而为乐,以训百 姓,便是易先王之典教,忘哀戚之情,恐非所以昭令德、视
孙者也。
《
仪》,
者以礼乐为本,忘而从事,不可谓礼;钟鼓弗设,不可谓乐。舍此二者,何用
为?又七日之戏,令制无之,班劳所施,虑违事
。库府空虚,宜待新调。二三之 趣,停之为便。乞至九月,备饰尽行,然后奏《狸首》之章,宣矍相之令,声轩悬, 建云钲,神民忻暢于斯时也。伏惟慈明远被,万民是望,举动所书,发言唯则,愿 更广访,赐垂曲采,昭其
见之心,恕其谠言之责,则刍荛无遗歌,舆人有献诵矣。” 澄意纳其言,托辞自罢,乃答曰:“文武之
,自昔成规;明耻教战,振古常轨。 今虽非公制,而此州承前,已有斯式,既不劳民损公,任其私
,复何失也?且纂 文习武,人之常艺,岂可于常艺之间,要须令制乎?比适
依前州府,相率王务之 暇,肄艺良辰,亦未言费用库
也。《礼》:兄弟内除,明哀已杀;小功,客至主 不绝乐。听乐则可,观武岂伤?直自事缘须罢,先以令停,方获此请,
来意。”
广陵王恭、北海王颢,疑为所生祖母服期与三年,博士执意不同,诏群僚会议。 普惠议曰:“谨二王祖母,皆受命先朝,为二国太妃,可谓受命于天
,为始封 之母矣。《丧服》‘慈母如母’,在《三年章》。《传》曰:‘贵父命也。’郑注 云:‘大夫之妾
,父在为母大功,则士之妾
为母
澄转扬州,启普惠以羽林监领镇南大将军开府主簿,寻加威远将军。普惠既为 澄所知,历佐二籓,甚有声誉,旋京之日,装束蓝缕,澄赉绢二十匹以充行资。还 朝,仍羽林监。
张普惠,字洪赈,常山九门人。长八尺,容貌魁伟。父晔,为齐州中
县令。 随父之县,受业齐土,专心坟典,克厉不息。及还乡里,就程玄讲习,
于《三礼》, 兼善《
秋》,百家之说,多所窥览,诸儒称之。
伯元弟叔利,右将军、太中大夫。
伯
,
继瑜后。武定末,□□太守。
太和十九年,为主书,带制局监,与刘桃符、石荣、刘斌同员共直,颇为
祖所知。转尚书都令史。任城王澄重其学业,为其声价。仆
李冲曾至澄
,见普 惠言论,亦善之。世宗初,转积
将军。澄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启普惠为府录 事参军,寻行冯翊郡事。
及王师大举,重征钟离,普惠为安乐王诠别将长史。班师,除扬烈将军、相州 安北府司。迁步兵校尉。后以本官领河南尹丞。世宗崩,坐与甄楷等饮酒游从, 免官。骁骑将军刁整,家有旧训,将营俭葬。普惠以为矫时太甚,与整书论之。事 在《刁雍传》。故事:免官者,三载之后降一阶而叙;若才优擢授,不拘此限。熙 平中,吏
尚书李韶奏普惠有文学,依才优之例,宜特显叙,敕除宁远将军、司空 仓曹参军。朝议以不降阶为荣。时任城王澄为司空,表议书记,多
普惠。
大夫。永熙二年卒,时年六十九。赠都督冀瀛沧三州 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冀州刺史,谥曰宣。
伯嫡弟
宽,开府田曹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