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十(2/7)

世宗季舅护军将军显卒,其兄右仆肇私托景及尚书邢峦、并州刺史聪、 通直郎徐纥各作碑铭,并以呈御,世宗悉付侍中崔光简之,光以景所造为最,乃奏 曰:“常景名位乃诸人之下,文诸人之上。”遂以景文刊石。肇尚平公主, 未几主薨,肇使公主家令居制服,付学官议正施行。尚书又以访景,景以妇人 无专国之理,家令不得有纯臣之义,乃执议曰:“丧纪之本,实称以立情;轻重 所因,亦缘情以制礼。虽理关盛衰,事经今古,而制作之本,降杀之宜,其实一焉。 是故臣之为君,所以资敬而崇重;为君母妻,所以从服而制义。然而诸侯大夫之为 君者,谓其有地土,有吏属;无服文者,言其非世爵也。今王姬降适,虽加爵命, 事非君邑,理异列土。何者?诸王开国,备立臣吏,生有趋奉之勤,死尽致丧之礼; 而公主家令,唯有一人,其丞已下,命之属官,既无接事之仪,实阙为臣之。原 夫公主之贵所以立家令者,盖以主之内事脱须关外,理无自达,必也因人。然则家 令唯通内外之职,及典主家之事耳,无关君臣之理,名义之分也。由是推之,家令 不得为纯臣,公主不可为正君明矣。且女人之为君,男之为臣,古礼所不载,先 朝所未议。而四门博士裴广、孙荣乂等以公主为之君,以家令为之臣,制服以斩, 乖谬弥甚。又张虚景、吾难羁等,不推君臣之分,不寻致服之情,犹同其议,准母 制齐,求之名实,理未为允。窃谓公主之爵,既非菜之君;家令之官,又无纯臣 之式。若附如母,则情义罔施;若准小君,则从服无据。案如经礼,事无成文;即 之愚见,谓不应服。”朝廷从之。

景淹滞门下,积岁不至显官,以蜀司相如、王褒、严君平、扬云等四贤, 皆有才而无重位,乃托意以赞之。其赞司相如曰:“长卿有艳才,直致不群。 郁若烟举,皎如秋月映。游梁虽好仁,仕汉常称病。清贞非我事,穷达委天命。” 其赞王渊曰:“王秀质,逸气青云。明珠既绝俗,白鹄信惊群。才世苟不 合,遇否途自分。空枉碧命,徒献金文。”其赞严君平曰:“严公沉静,立 志明霜雪。味综微言,端蓍演妙说。才屈罗仲,位结李。素尚迈金贞,清 标陵玉彻。”其赞扬云曰:“蜀江导清,扬挹余休。光绝后彦,覃思邈前 修。世轻久不赏,玄谈无求。当途谢权,置酒独闲游。”

是年九月,蠕蠕主阿那瑰归阙,朝廷疑其位次。王雍访景,景曰:“昔咸 宁中,南单于来朝,晋世之王公、特之下。今日为班,宜在蕃王、仪同三司之 间。”雍从之。朝廷典章,疑而不决,则时访景而行。

初,平齐之后,光禄大夫聪徙于北京,中书监允为之娉妻,给其资宅。聪 后为允立碑,每云:“吾以此文报德,足矣。”豫州刺史常绰以未尽其。景尚允

常景,字永昌,河内人也。父文通,天太守。景少聪,初读《论语》、 《诗》,一受便览。及长,有才思,雅好文章。廷尉公孙良举为律博士,祖亲 得其名,既而用之。后为门下录事、太常博士。正始初,诏尚书、门下于金墉中书 外省考论律令,敕景参议。

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 也?”盖讥世人好偷窃他文以为己用。而莹之笔札,亦无乏天才,但不能均调,玉 石兼有,制裁之,减于袁、常焉。侠,有节气,士有穷厄,以命归之,必见 存拯,时亦以此多之。其文集行于世。珽,字孝征,袭。

先是,太常刘芳与景等撰朝令,未及班行。别典仪注,多所草创。未成,芳卒, 景纂成其事。及世宗崩,召景赴京,还修仪注。拜谒者仆,加宁远将军。又以本 官兼中书舍人。后授步兵校尉,仍舍人。又敕撰太和之后朝仪已施行者,凡五十余 卷。时灵太后诏依汉世邓二后故事,亲奉庙祀,与帝献。景乃据正,以定仪注, 朝廷是之。正光初,除龙骧将军、中散大夫,舍人如故。时肃宗行讲学之礼于国 寺,司徒崔光执经,敕景与董绍、张彻、冯元兴、王延业、郑伯猷等俱为录义。事 毕,又行释奠之礼,并诏百官作释奠诗,时以景作为

将军。及帝登阼,莹以太 常行礼,封文安县。天平初,将迁鄴,齐献武王因召莹议之。以功迁仪同三司, 爵为伯。薨,赠尚书左仆、司徒公、冀州刺史。

景在枢密十有余年,为侍中崔光、卢昶、游肇、元晖尤所知赏。累迁积将军、 给事中。延昌初,东建,兼太屯骑校尉,录事皆如故。其年受敕撰门下诏书, 凡四十卷。尚书元苌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请景为司,以景阶次不及,除录 事参军、襄威将军,带长安令。甚有惠政,民吏称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