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名声不检,圣上恩准录用,允许他改弦更鸣,封邑高阶,不久又恢复原样。但他不能改节自励,以报答曲成之恩,仍然专擅贪污,名播远近,一次已足够了,难道还可再次吗?宜置以刑书,以明宪章法律。臣等参议,以所见事免去蔡景历的所居官,交付鸿胪,削去爵土。谨恭奉奏章听闻。”高宗下诏“可”于是蔡景历移居会稽。到吴明彻失败,高宗想到蔡景历此前所说,当日追传他回还,又任他为征南鄱阳王谘议参军。数日后,改任员外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恢复原先的封爵,入为守度支尚书。旧式拜官一般在午后,蔡景历拜官那天,正值高宗驾临玄武观,在位诸官都侍奉陪宴,高宗怕蔡景历不能参加,特命令他提早拜官,足见高宗对他的看重。
此年,蔡景历因疾病死于官任上,其时六十岁。赠太常卿,谧号敬。太建十三年,改葬,重赠中领军。祯明元年,配享高祖庙庭。祯明二年,皇帝亲自驾临其宅第,重赠蔡景历侍中、中抚将军,谧号忠敬,赐给鼓吹一部,并在墓所立下碑石。
蔡景历撰文,不崇尚雕凿华丽,而长于叙事,应对机敏神速,为当世所称道。有文集三十卷传世。
刘师知,沛国相人。家庭世代为普通氏族。祖父刘奚之,北齐晋安王谘议参军,淮南太守,能于政事,齐武帝亲下韶书多次赞赏褒扬他。父亲刘景彦,梁代尚书左丞、司农卿。
刘师知好学,有当世之才。博览书生,工于文笔,善于仪礼体制,台合中的种种过往之事,他都十分了解。梁代任王府参军。绍泰初年,高祖入朝为辅,命刘师知为中书舍人,掌诏诰。此时正是兵乱之后,礼仪多阙失,高祖为丞相,加九锡,并受禅,礼仪注意事项等都由刘师知所定。高祖受命,刘师知仍为舍人。刘师知性格粗疏简略,与事物多逮逆,虽然官位不改,但所受委任很重,他所作静言进谏,都很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