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当时的人所推重就像这样。太建五年去世,当时年纪七十岁,赠给特进的官衔,谧号叫做元子。
张种为人仁厚宽恕寡欲,虽然历居显贵的官职,而家中产业屡次亏空,他终日安逸,不为此忧虑。左建初年,垂种的女儿做了舱星王的妃子,因为他的住所偏僻简陋,特赐给住宅一处,又累次赐给躯堡、台里逊的官职。张捶曾在筮垦看见有一个判了重罪的犯人关在狱中,天气寒冷,叫出来晒太阳,就丢失了这个犯人,世祖知道后大笑,而不深加责备。彊种着有文集十四卷。
张种的弟弟张台,也心怀高洁有见识气度,官做到司徒左长史,基建十一年去世,当时年纪七十岁,赠给光禄大夫的官衔。
张种同族的侄子张稚才,是齐朝护军张冲的孙儿。少年时就方正耿直有独到见地而不随流俗,出仕时任尚书金部郎中。升任右丞,建康县令、太舟卿、扬州别驾从事史,兼任散骑常侍。出使于周朝,回来后任司农、廷尉卿。历任官职都以清白著称。
王固字子坚,左光禄大夫王通的弟弟。少年时为人处世高洁正直,非常广泛地涉猎文史知识,因为是梁武帝的外甥封为莫口亭侯。荐举为秀才。出任梁朝秘书郎起家,升任太子洗马,掌管东宫信札文牍的工作,因母亲去世服丧而离职。服丧期满,任命为丹阳尹丞。侯景叛乱时,逃到荆州,梁元帝禀承皇帝的旨意任用他为相国户曹属,掌管信札文牍。接着出使于西魏,西魏的人因为他是梁区王朝的外戚,对他的接待非常优厚。承圣元年,升任太子中庶子,接着任贞威将军、安南长史、寻阳太守。荆州失陷,王固到鄱阳,随同哥哥王质越过束岭,居住在信安县。绍泰元年,征召回朝廷任侍中,没有去上任。永定年间,移居吴郡。世祖因为王固心地高洁,表示愿意联姻。天嘉二年,王固到京城,任命为国子祭酒。天嘉三年,升任中书令。天嘉四年,又任散骑常侍、国子祭酒。逭年,以王固的女儿为皇太子妃,以礼相待非常隆重。
废帝登位,任命为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当时直塞辅佐朝政,王厘因为是庆查外戚,乳母一直往来于宫廷之中,多次宣示秘密的旨意,事情泄露,将受死刑,高宗因为王固本来没有兵权,而且行为举止没有嫌疑之处,衹免去他所任官职,禁止他再做官。
太建二年,按照惯例任用王固为招远将军、宣惠豫章王谘议参军。升任太中大夫、太常卿、南徐州大中正。太建七年,死于任官期间,当时年纪六十三岁。赠给金紫光禄大夫的官街。办丧事所需财物,随所用予以资助供给。至德二年改葬,谧号叫做恭子。
王固性格清虚寡欲,服丧时以孝著称。又崇敬信仰佛法,到为亲生母亲服丧时,便开始吃素食以至终生,夜晚则坐禅,白天就读佛经,又学习《成实论》所讲的道理,然而对于精微深奥的道理的领会非其所长。王固曾出使于西魏,在宴会进餐的时候,请求停止杀一只羊,羊在王固前跪拜。又赴宴于昆明池,西魏的人因为南方人喜欢吃鱼,就大设罟网捕鱼,王固用佛法祷告,于是一条鱼也没有捕到。
王固的儿子王宽,官做到司徒左长史、侍中.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曾祖父孔璘之,在齐朝任左民尚书、吴兴太守。祖父孔臶,任太子舍人、尚书三公郎。父亲孔稚孙,在梁朝任宁远枝江公主簿、无锡县令。
孔奂才几岁时就成了孤儿,为叔父孔虔孙所抚养。他爱好学习,善于写文章,经书史籍诸子百家的著作,没有不通晓涉猎的。沛国人刘显当时号称学问渊博,每次和孔奂一起讨论,对他深为赞叹佩服,便拉着孔奂的手说:“从前蔡伯喈的古代典籍都给了王仲宣,我则希望做那个蔡昼,您可以做工压而不必有愧。”塑呓所保藏的书籍,不久就赠给孔奂。
州中荐举王速为秀才,他考试得到优秀成绩。以任命为扬州主簿、宣惠湘东王行参军起家,都没有就任。又任命为镇西湘束王外兵参军,调入朝廷任尚书仓部郎中,升任仪曹侍郎。当时左民郎沈炯为匿名信所诽谤,将陷于重罪。事情牵连到台阁大臣,人们心中感到忧虑恐惧,壬速在朝廷议论时申辩此事,终于得以弄明白。且屋尹鱼董主容因为王乙鱼刚正,请求将他补为功曹史。调出朝廷任南昌侯相,正遇侯景叛乱,没有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