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徵,字希祥,侍中、中抚军将军景历也。幼聪
,
识
记。年六岁,诣 梁吏
尚书河南褚翔,翔字仲举,嗟其颖悟。七岁,丁母忧,居丧如成人礼。继母 刘氏
悍忌,视之不以
,徵供侍益谨,初无怨
。徵本名览,景历以为有王祥之
,更名徵,字希祥。
至德二年,迁廷尉卿,寻为吏郎。迁太
中庶
、中书舍人,掌诏诰。寻授 左民尚书,与仆
江总知撰五礼事。寻加宁远将军。后主
其材
,任寄日重,迁 吏
尚书、安右将军,每十日一往东
,于太
前论述古今得丧及当时政务。又敕 以廷尉寺狱,事无大小,取徵议决。俄有敕遣徵收募兵士,自为
曲,徵善抚恤, 得
情,旬月之间,众近一万。徵位望既重,兼声
世祖崩,废帝冲昧,宗录尚书辅政,仆
到仲举等知朝望有归,乃矫太后令 遣
宗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措言。喜即驰
,谓
宗曰:“陈有天下日浅,海 内未夷,兼国祸并钟,万
危惧。皇太后
惟社稷至计,令王
省,方当共康庶绩, 比德伊、周。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之重,愿加三思。以喜之愚,须更闻 奏,无使
贼得肆其谋。”竟如其策。
右卫将军韩始与仲举通谋,其事未发,喜请
宗曰:“宜简选人
,
与
,并赐铁炭,使修
甲。”
宗惊曰:“
谋反,即
收执,何为更如是邪?” 喜答曰:“山陵始毕,边寇尚多,而
受委前朝,名为杖顺,然甚轻狷,恐不时 授首,脱其稽诛,或愆王度。宜推心安诱,使不自疑,图之一壮士之力耳。”
宗
然之,卒行其计。
喜至郡,不受俸秩,政弘清静,民吏便之。遇豊州刺史章大宝举兵反,郡与豊 州相接,而素无备御,喜乃修治城隍,严饰械。又遣所
松
令周磻领千兵援建 安。贼平,授南安内史。祯明元年,征为光禄大夫,领左骁骑将军。喜在郡有惠政, 乃征
朝,
路追送者数百里。其年
病卒,时年七十二。有集十卷。
冲嗣, 官至仪同从事中郎、中书侍郎。
及众军北伐,得淮南地,喜陈安边之术,宗纳之,即日施行。又问喜曰: “我
兵彭、汴,于卿意如何?”喜对曰:“臣实才非智者,安敢预兆未然。窃 以淮左新平,边氓未乂,周氏始吞齐国,难与争锋,岂以弊卒疲兵,复加
。且 弃舟楫之工,践车骑之地,去长就短,非吴人所便。臣愚以为不若安民保境,寝兵 复约,然后广募英奇,顺时而动,斯久长之术也。”
宗不从。后吴明彻陷周,
宗谓喜曰:“卿之所言,验于今矣。”
宜用‘叔’为称。”宗 以访于喜,喜即条牒自古名贤杜叔英、虞叔卿等二十馀人以启世祖,世祖称善。
十二年,加侍中。十三年,授散骑常侍、丹尹。迁吏
尚书,常侍如故。及
宗崩,叔陵构逆,敕中庶
陆琼宣旨,令南北诸军,皆取喜
分。贼平,又加侍 中,增封并前九百
。至德元年,授信威将军、永嘉内史,加秩中二千石。
初,后主为始兴王所伤,及疮愈而自庆,置酒于后殿,引江总以下,展乐赋诗, 醉而命喜。于时山陵初毕,未及逾年,喜见之不怿,谏而后主已醉,喜升阶,佯 为心疾,仆于阶下,移
省中。后主醒,乃疑之,谓江总曰:“我悔召
喜,知其 无疾,但
阻我
宴,非我所为,故
诈耳。”乃与司
申谋曰:“此人负气,吾
将乞鄱
兄弟听其报仇,可乎?”对曰:“终不为官用,愿如圣旨。”傅縡争之 曰:“不然。若许报仇,
置先皇何地?”后主曰:“当乞一小郡,勿令见人事也。” 乃以喜为永嘉内史。
梁承圣初,祖为南徐州刺史,召补迎主簿。寻授太学博士。天嘉初,迁始兴 王府法曹行参军,历外兵参军事、尚书主客郎,所居以
理称。太建初,迁太
少 傅丞、新安王主簿、通直散骑侍郎、晋安王功曹史、太
中舍人,兼东
领直,中 舍人如故。丁父忧去职,服阕,袭封新豊县侯,授戎昭将军、镇右新安王谘议参军。
宗即位,除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典军国机密。
宗将议北伐,敕喜 撰军制,凡十三条,诏颁天下,文多不载。寻迁太
右卫率、右卫将军。以定策功, 封东昌县侯,邑五百
。又以本官行江夏、武陵、桂
三王府国事。太建三年,丁 母忧去职,诏追赠喜母庾氏东昌国太夫人,赐布五百匹,钱三十万,官给丧事。又 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图其墓田,
宗亲与缅案图指画,其见重如此。寻起为明威将 军,右卫、舍人如故。改授宣远将军、义兴太守。寻以本号
为御史中丞。服阕, 加散骑常侍、五兵尚书,参掌选事。
初,宗委政于喜,喜亦勤心纳忠,多所匡益,数有谏诤,事并见从,由是十 馀年间,江东狭小,遂称全盛。唯略地淮北,不纳喜谋,而吴明彻竟败,
宗
悔 之,谓袁宪曰:“不用
喜计,遂令至此,朕之过也。”喜既益亲,乃言无回避, 而皇太
好酒德,每共幸人为长夜之宴,喜尝为言,
宗以诫太
,太
患之, 至是稍见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