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卷二十七
儒林
◎沈文阿 沈洙 戚衮 郑灼 张崖 陆诩 沈德威 贺德基 全缓
张讥 顾越 沈不害 王元规
盖今儒者,本因古之六学,斯则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dao,正人lun,致治 之成法也。秦始皇焚书坑儒,六学自此缺矣。汉武帝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 设科she1策,劝以官禄,其传业者甚众焉。自两汉登贤,咸资经术。魏、晋浮dang,儒 教沦歇,公卿士庶,罕通经业矣。宋、齐之间,国学时复开置。梁武帝开五馆,建 国学,总以《五经》教授,经各置助教云。武帝或纡銮驾,临幸庠序,释奠先师, 躬亲试胄,申之宴语,劳之束帛,济济焉斯盖一代之盛矣。高祖创业开基,承前代 离luan,衣冠殄尽,寇贼未宁,既日不暇给,弗遑劝课。世祖以降,稍置学官,虽博 延生徒,成业盖寡。今之采缀,盖亦梁之遗儒云。
沈文阿,字国卫,吴兴武康人也。父峻,以儒学闻于梁世,授桂州刺史,不行。 文阿xing刚qiang,有膂力,少习父业,研jing1章句。祖舅太史叔明、舅王慧兴并通经术, 而文阿颇传之。又博采先儒异同,自为义疏。治《三礼》、《三传》。察孝廉,为 梁临川王国侍郎,累迁兼国子助教、《五经》博士。
梁简文在东gong,引为学士,shen相礼遇,及撰《长chun义记》,多使文阿撮异闻以 广之。及侯景寇逆,简文别遣文阿招募士卒,入援京师。城陷,与张乘共保吴兴, 乘败,文阿窜于山野。景素闻其名。求之甚急,文阿穷迫不知所chu,登树自缢, 遇有所亲救之,便自投而下,折其左臂。及景平,高祖以文阿州里,表为原乡令, 监江yin郡。
绍泰元年,入为国子博士,寻领步兵校尉,兼掌仪礼。自太清之luan,台阁故事, 无有存者,文阿父峻,梁武世尝掌朝仪,颇有遗稿,于是斟酌裁撰,礼度皆自之chu。 及高祖受禅,文阿辄弃官还武康,高祖大怒,发使往诛之。时文阿宗人沈恪为郡, 请使者宽其死,即面缚锁颈致于高祖,高祖视而笑曰:“腐儒复何为者?”遂赦之。
高祖崩,文阿与尚书左丞徐陵、中书舍人刘师知等议大行皇帝灵座侠御衣服之 制,语在师知传。及世祖即皇帝位,克日谒庙,尚书右丞庾持奉诏遣博士议其礼。 文阿议曰:
民wu推移,质文殊轨,圣贤因机而立教,王公随时以适宜。夫千人无君,不散 则luan,万乘无主,不危则亡。当隆周之日,公旦叔父,吕、召爪牙,成王在丧,祸 几覆国。是以既葬便有公冠之仪,始殡受麻冕之策。斯盖示天下以有主,虑社稷之 艰难。逮乎末叶纵横,汉承其弊,虽文、景刑厝,而七国连兵。或逾月即尊,或崩 日称诏,此皆有为而为之,非无心于礼制也。今国讳之日,虽抑哀于玺绂之重,犹 未序于君臣之仪。古礼,朝庙退坐正寝,听群臣之政,今皇帝拜庙还,宜御太极殿, 以正南面之尊,此即周康在朝一二臣卫者也。其壤奠之节,周礼以玉作贽,公侯以 圭,子男执璧,此瑞玉也。奠贽既竟,又复致享,天子以璧,王后用琮。秦烧经典, 威仪散灭,叔孙通定礼,尤失前宪,奠贽不圭,致享无帛,公王同璧,鸿胪奏贺。 若此数事,未闻于古,后相沿袭,至梁行之。夫称觞奉寿,家国大庆,四厢雅乐, 歌奏huan欣。今君臣吞哀,万民抑割,岂同于惟新之礼乎?且周康宾称奉圭,无万寿 之献,此则前准明矣。三宿三咤,上宗曰飨,斯盖祭傧受福,宁谓贺酒邪!愚以今 坐正殿,止行荐璧之仪,无贺酒之礼。谨撰谒庙还升正寝、群臣陪荐仪注如别。
诏可施行。寻迁通直散骑常侍,兼国子博士,领羽林监,仍令于东gong讲《孝经》、 《论语》。天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一。诏赠廷尉卿。
文阿所撰《仪礼》八十馀卷,《经典大义》十八卷,并行于世,诸儒多传其学。
沈洙,字弘dao,吴兴武康人也。祖休稚,梁馀杭令。父山卿,梁国子博士、中 散大夫。洙少方雅好学,不妄jiao游。治《三礼》、《chun秋左氏传》。jing1识qiang记, 《五经》章句,诸子史书,问无不答。解巾梁湘东王国左常侍,转中军宣城王限内 参军,板仁威临贺王记室参军,迁尚书祠bu郎中,时年盖二十馀。大同中,学者多 涉猎文史,不为章句,而洙独积思经术,吴郡硃异、会稽贺琛甚嘉之。及异、琛于 士林馆讲制旨义,常使洙为都讲。侯景之luan,洙窜于临安,时世祖在焉,亲就习业。 及高祖入辅,除国子博士,与沈文阿同掌仪礼。
高祖受禅,加员外散骑常侍,历扬州别驾从事史、大匠卿。有司奏前宁远将军、 建康令沈孝轨门生陈三儿牒称主人翁灵柩在周,主人奉使关内,因yu迎丧,久而未 返。此月晦即是再周,主人弟息见在此者,为至月末除灵,内外即吉?为待主人还 情礼申竟?以事谘左丞江德藻,德藻议:“王卫军云:‘久丧不葬,唯主人不变, 其馀亲各终月数而除。’此盖引《礼》文论在家内有事故未得葬者耳。孝轨既在异 域,虽已迎丧,还期无指,诸弟若遂不除,永绝婚嫁,此于人情,或为未允。中原 沦陷已后,理有事例,宜谘沈常侍详议。”洙议曰:“礼有变正,又有从宜。《礼 小记》云:‘久而不葬者,唯主丧者不除,其馀以麻终月数者除丧则已。’《注》 云:‘其馀谓傍亲。’如郑所解,众子皆应不除,王卫军所引,此盖礼之正也。但 魏氏东关之役,既失亡尸柩,葬礼无期,议以为礼无终shen之丧,故制使除服。晋氏 丧luan,或死于虏ting,无由迎殡,江左故复申明其制。李胤之祖,王华之父,并存亡 不测,其子制服依时释縗,此并变礼之宜也。孝轨虽因奉使便yu迎丧,而戎狄难亲, 还期未克。愚谓宜依东关故事,在此国内者,并应释除縗麻,毁灵附祭,若丧柩得 还,别行改葬之礼。自天下寇luan,西朝倾覆,liu播绝域,情礼莫申,若此之徒,谅 非一二,宁可丧期无数,而弗除衰服,朝ting自应为之限制,以义断恩,通访博识, 折之礼衷。”德藻依洙议,奏可。
世祖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侍东gong读。寻兼尚书左丞,领扬州大中正,迁光 禄卿,侍读如故。废帝嗣位,重为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迁戎昭将军、轻车 衡yang王长史,行府国事,带琅邪、彭城二郡丞。梁代旧律,测囚之法,日一上,起 自晡鼓,尽于二更。及比bu郎范泉删定律令,以旧法测立时久,非人所堪,分其刻 数,日再上。廷尉以为新制过轻,请集八座丞郎并祭酒孔奂、行事沈洙五舍人会尚 书省详议。时高宗录尚书,集众议之,都官尚书周弘正曰:“未知狱所测人,有几 人款?几人不款?须前责取人名及数并其罪目,然后更集。”得廷尉监沈仲由列称, 别制已后,有寿羽儿一人坐杀寿慧,刘磊渴等八人坐偷ma仗家口渡北,依法测之, 限讫不款。刘dao朔坐犯七改偷,依法测立,首尾二日而款。陈法满坐被使封藏、阿 法受钱,未及上而款。弘正议曰:“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 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测人时节,本非古制,近代已来,方有此法。 起自晡鼓,迄于二更,岂是常人所能堪忍?所以重械之下,危堕之上,无人不服, 诬枉者多。朝晚二时,同等刻数,进退而求,于事为衷。若谓小促前期,致实罪不 伏,如复时节延长,则无愆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