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5/7)

相继前来归降了、”刘劻答应了夏侯详的条件。夏侯详又说:“如果确实这样,就照您所说的办,我请求回去覆命.”刘劭让他到城下,呼唤城中的守军,转告刘劻的承诺,即日殷琰及其部将全部出城投降,全州的百姓得以保全。

刘劻担任刺史时,又补夏侯详为主簿.不久,夏侯详为新汲县令,由于政绩突出,刺史段佛荣将其成绩颁布境内各地,作为他下腊城邑的表率。夏侯详转任治中从事史,又迁别驾:,历事八将,州部表扬他的政绩。

齐明帝为刺史的时候,对他极为器重。等到齐明帝辅佐朝廷政务时,招令夏侯详一同出城,准备重用他。明帝常常整日整夜跟夏侯详及同乡裴叔业一起谈话,夏侯详却表现得漫不经心,不予酬答。明帝就问叔业什么原因,叔业将明帝的疑问告诉夏侯详。夏侯详回答说:“不为福始,不为祸先.”因此明帝有点不悦.,夏侯详出为征虏长史、义阳太守。不久,建安戍被北魏军队围困,又任命夏侯详为建安戍主。带边城、新蔡二郡太守,并都督光城、阳和汝阴三郡的兵力前去救援.夏侯详率领救兵到达建安后,北魏祇好退兵.在这之前,北魏军队在淮河上游设置荆亭戍,常常出来侵犯边境劫掠财物。齐军多次进攻而不能取胜,夏侯详率领精兵锐卒前去攻打,结果敌兵大败,全都弃城而逃.

齐建武末年,夏侯详被征为游击将军,出为南中郎司马、南新蔡太守.齐南康王为荆州刺史时,夏侯详迁西中郎司马、新兴太守,上任时走近路先到汀阳。当时始安王萧遥光在京邑发动叛变,南康王长史萧颖胄还未到达,中兵参军刘山阳事先还在荆州,山阳的副将潘绍氦道萧遥光叛乱的消息之后,也策划想要举兵响应,夏侯详就假装叫潘绍前来议事,在城门口斩了他,荆州各府因此得以安定.夏侯详迁司州刺史,但他却推辞而不去上任。

高祖发兵起义时,夏侯详和萧颖胄协助高祖同创大业。在江陵建立西朝后,任命夏侯详为中领军,加散骑常侍、南郡太守。凡是军国大事,颖胄多向夏侯详求教。当高祖率军围攻郢城却久攻不丸峙,颖’门氏迫卫尉席阐文到高祖军,十夏侯详向高祖献计说:“越是处境艰危的壁垒越容易坚守,而想攻取它却很困难;驻兵攻取坚城,乃是兵家之大忌.确实应该多加谋划,广泛询问并采纳大家的意见,规定军主以下直至平民百姓,都把他们的见解献上来,尽其所想,择善而从,并且选用能人,不以入废言,不以多罔寡。还需要正确估量自己的实力以及敌人的粮草储备,窥探敌方的军心民情,权衡双方的形势。如果敌兵人多而粮食缺乏,就可以计算时曰将敌围困;如果敌兵粮多而力量薄弱,就应该率众全力攻取它。如果敌人粮草兵力都很充足,就不是简单的攻守所能解决的问题,而应该多使用金银财宝,离间敌人内部,使他们智者不被重用,愚者互相猜疑,这就是魏武帝之所以能成就大业的缘故。如果以上三种办法都行不通,就应思变通之计,观察人心的向背,计算自己的粮草。如果受到仁德的感召。就能万里归心.远迩归义,加上平时多加蓄积财物,粮食的运送又很充足,那么就可以列围宽守,延长时间,造就是王翦之所以战胜楚国的办法.如果围困而不能使敌人马上投降,进取不能取胜,反问之计行不通,平时没有积蓄财物粮食,天下列强争雄,人心难以预料,那么就应该再想想其他的变通办法了。改变计策的方法,其实是要靠英明的决断,此中的机要事宜,不好写在纸上,就让席卫尉转述,希望您能采用。”高祖表示赞许并采纳了他的计谋。不久,萧颖胄去世。当时高祖的弟弟始兴王萧怆正留守塞阳,夏侯详就派使者把萧怆接来.一起参与管理军国事务。齐和帝加夏侯详禁兵,自由出入宫殿台省,夏侯详坚决辞让不肯接受。和帝诏令夏侯详迁侍中、尚书右仆射。不久又授使持节、抚军将军、荆州刺史。夏侯详又再三辞让,把以上官职推让给了萧怆.

天监元年,夏侯详被征为侍中、车骑将军,论功封为宁都县侯,食邑二干户。夏侯详多次辞让,言辞非常诚恳,朝廷就重新授予他右光禄大夫,担任侍中如故。赐给他亲信二十人,改封丰垣逊公,食邑如故。互监二年,上表朝廷,请求辞去官职,高祖颁韶解除他诗中之职,晋升为特进。天监三年,迁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将军、湘州刺史。夏侯详善于处理政事,在湘州任职的四年时间裹。为百姓所称颂。湘州城南面临水处有座险峻的山峰,古老的传说说“刺史如果登上此山官职就会被取代”因此历任的官员都不敢到那儿去。夏侯详却命人在山上建造起亭台楼榭,延请僚属,以表达自己谦虚退让的志向。

天监六年,夏侯详被征为侍中、右光禄大夫,赐给亲信二十人,还未前去接受官职,又授尚书左仆射、金紫光禄大夫,担任侍中如故。在半路上生病去世,时年七十四岁,皇上为他身着素服举行哀悼仪式,追赠右光禄。

先前,荆府城局参军吉士瞻督使上万人疏通兵器库周围的防火池,挖到一把革带金钩,雕刻的花纹非常精巧,上面的篆文刻着“赐尔金钩,既公且侯。”吉士瞻是夏侯详哥哥的女婿。夏侯谨的侄女将金钩偷来送给他,夏侯详高兴地佩戴在身上,一年后果然成为贵人。

蔡道恭字怀俭,南阳冠军人。父亲蔡那,是宋益州刺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