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太守,居郡,以无政绩为由,被罢免归家。一段时间后,任为右军咨议参军事。
建武末年,任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等到高祖举兵起事时,柳惔率汉中兵响应。和帝即位,任之为侍中,领前军将军。高祖为帝时,征为护军将军,未拜任,仍迁任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论功封曲江县侯,食邑千户。高祖在宴会上作诗赠给柳惔,诗云:“尔宴(实在)冠群后,惟余实念功。”又曾陪高祖闲谈,高祖说;“徐元瑜在岑南违命,《周书》罪不相及,我已赦免其诸子,怎么样?”柳惔回答说:“惩罚不加于其后代,赏赐延续至后世,今再次见到圣朝。”当时人们称之为智言。不久迁任尚书右仆射。
天监四年(505),大举北伐,临川王梁宏都督众军,以柳惔为副手。军队返回后,仍任仆射。因久病,转任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配亲信二十人。未拜官,出任使持节、安南将军、湘州刺史。六年(507)十月死于任上,时年四十六岁。高祖着素服举哀。赠侍中、抚军将军,给鼓吹一部,谥号曰穆。柳惔著有《仁政传》及许多诗赋,粗有辞义。儿子柳照继承。
柳惔的第四弟柳憕,亦有美誉,历任侍中、镇西长史。天监十二年(513)卒,赠宁远将军、豫州刺史。
柳忱字文若,是柳惔的第五个弟弟。年龄才几岁时,父亲柳世隆和母亲阎氏常常卧病在床,柳忱没有宽衣睡觉好几年。在居丧守孝期间,因过度悲哀而闻名。起家任司徒行参军,累迁太子中舍人,西中郎主簿,功曹史。
齐东昏侯派遣巴西太守刘山阳从荆州袭击高祖,西中郎长史萧颖胄想不出什么良策妙计,夜裹,叫来柳忱以及亲信席阐文等人一起商议对策。柳忱说:“当今皇帝昏庸狂悖,一天比一天作恶多端。前不久听说京城中的大臣们人人胆战心惊,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现在,我们幸好远离朝廷,得以暂时的安全。朝廷命令我们袭击雍州,衹不过藉此而让双方互相残杀罢了。难道没看到萧令君的下场吗他以几千精兵,打败了崔氏十万大军,然而竟被那帮邪恶的小人所陷害,以致灾祸及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假如那帮小人的阴谋得逞,怎么知道您不会步其后尘呢?再说雍州兵精粮多,萧使君雄姿盖世,刘山阳一定不是他的对手;如果他打败了刘山阳,我们荆州也会因没有执行朝廷命令而受到责难。真是进退两难,所以应该认真加以考虑。”阐文也极力劝说题胄随同高祖起兵举事。颖胄就诱斩了刘山阳,任命柳忱为宁朔将军。
齐和帝即位,柳忱为尚书吏部郎,进号辅国将军、南平太守。不久迁任侍中、冠军将军,担任太守如故。转吏部尚书,没有接受官职。郢州被攻克后,颖胄准备迁都至夏,柳忱又坚持谏阻,他认为巴、陕两地还没有归顺,不应该轻易放弃根据地,动摇民心。颖胄不听从。不久巴束敌兵攻至硖口,迁都的打算才取消。大家都说他有先见之明。
高祖即位,任命柳忱为五兵尚书,领骁骑将军。因为建国有功,封为州陵伯,食邑七百户。天监二年,出为安西长史、冠军将军、南郡太守。六年,征为员外散骑常侍、太子右卫率。还未出发,又迁持节、督湘州诸军事、辅国将军、湘州刺史。八年,由于擅自放纵军士而被免职。不久入为秘书监,迁散骑常侍,转祠部尚书,还未拜官就生病,朝廷下诏改授他为给事中、光禄大夫,由于病情加重而没有拜官。十年,在家中去世,时年四十一岁。追赠中书令,谧为穆。儿子柳范继承爵位。
席阐文,安定郡临泾县人。幼年失去父母,生活贫困,从小喜欢浏览群书。齐初。担任雍州刺史萧赤斧的中兵参军,因此跟他的儿子萧颖胄很友好。又历任西中郎中兵参军,领城局。高祖将起兵反抗束昏侯,阐文极力劝说,萧颖胄同意响应高祖一同举事,又派田祖恭密报高祖,并贡献银装刀,高祖回赠他金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