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三(7/10)

心。于是国君圣明,居位于上,大臣忠心,尽职于下,怎么还会有人再同您一起作反贼呢?”高祖认为很对。沈约告退后,高祖又召见范云询问他的看法,范云的回答舆沈约大致相同。高祖说:“智者所见竟如此不谋而合,卿明早同沈休文再来。”范云辞出后将高祖的话告诉沈约,沈约说:“先生一定要等我。”范云应诺。第二天,沈约却先到而入,高祖命他草拟阗于受命登基的韶书。沈约就从怀中取出预先已准备好的韶书和各方面人选名单,高祖没有什么改动。不一会儿,范云从外面来了,到殿门口不能入内,只好在寿光阁外徘徊,嘴中不停地发出表示奇怪的“咄咄”声。沈约出来,范云问:“结果如何?”沈约举手向左,表示大事已定,范云笑着说:“不负所望。”过了一会儿,高祖召见范云,对他说:“我生平舆沈休文相处,不觉他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今日见其才智纵横,可谓贤明卓识。”范云说:“明公今才了解沈约,和沈约今日才了解明公一样。”高祖说:“我起兵至今已三年了,功臣诸将都确有功劳,然而能使我成就帝业的乃是你们二位。”

梁国建立,沈约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兼右仆射。高祖受禅登基,任沈约为尚书仆射,受封建昌县侯,食邑一千户,任常侍如故。又封拜沈约母亲谢氏为建昌国太夫人。奉策命之日,右仆射范云等二十余人都来道贺,朝野上下都认为沈约无比荣耀。不久迁尚书左仆射,任常侍如故。不久又兼领军,加侍中。天监二年,沈约母亲去世,高祖亲临吊丧,因沈约年事已高,不宜因母丧而影响健康,高祖遣中书舍人前去拦止客人,劝他节哀。起任沈约为镇军将军、丹阳尹,置佐史。服丧期满,迁侍中、右光禄大夫,领太子詹事,扬州大中正,以尚书八条事上奏皇上,迁尚书令,担任侍中、詹事、中正如故。累次进表辞让,改授尚书左仆射、领中书令、前将军,置佐史,任侍中如故。不久迁任尚书令,领太子少傅。天监九年,转左光禄大夫,任侍中、少傅如故,赐给鼓吹乐队一部。

起初,沈约久居宰相之职,常向往三公之位,时论也都认为他宜居此位,但高祖始终没有同意,沈约于是请求外出任职,皇上也不允许。沈约舆徐勉素来友善,就写信向徐勉陈述自己的心情,他说:“我幼年孤苦,周围又没有可以依靠的亲属,往事即将成为过去,平日裹早晚被辛劳的政务所困扰,虽担任的仅是劳碌奔波的卑微官职,但并非是谋己之私利,衹希望能得到微薄的禄秩,让我束归乡里。过了十年,方愧任襄阳县令,不论从公私哪方面说,都不是我所能胜任的,可是还要依靠别人的帮助,不得不艰难地步入仕途。齐永明末年,出任束阳太守,心裹已经知止知足了;而齐建武初年,世道乖戾,动荡不安,一离开家乡就一直不得回返,行事极其艰难不易。到了齐末昏君当朝时,国家令出多门,我因此而打算退隐江湖,大概是可以的吧,当时还请您代向徐令表露过自己的心情,想来您还未忘记。如今王道兴起,躬逢盛世,往日的志向和心愿,复又成了失误。现在开国伊始,往后敬神之祀将周而复始,而我请求辞官家居,皇上恩遇不予允许,如果真的不能弘扬德化,使朝廷的政治发扬光大,那就要讨寻文册簿籍,议论时政的同异。自从年初以来,病情加重使我更加担忧,大概由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劳役过度,必将凋敝穷竭,走向人生之暮年,也必定会牵制人的行为举止,只好尽力多干点事情了。我现在从外表看来,还像是完整之人,而人的容貌舆体力已是不相统辖了。常常需要对自己进行约束,才可勉强办点事情。而解衣往床上一卧,四肢与身体却不再相关联。经常上身发热下肢发冷,一天比一天厉害,生火取暖又觉得闷热头痛,一旦遇到寒冷,则必定要腹泻,每次病愈之后身体都越发不如以前,病情也要比前一次来得严重。仅仅百日数旬之间,身体消瘦,腰带常要移动孔眼,用手握臂,大概每月要缩小半分。按这样推算的话,还能支持多长时间呢?如果现在再不休养,那么曰复一日,将给朝廷带来无可挽回的后果。我如今上表朝廷,请求辞官归老的禄秩。如果老天能让我多活几年,还我以安健的身体,而且才智和能力又能胜任的话,那么我还希望能受命于王,为国效力。”徐勉为其进言于高祖,请赐给他三公的仪仗,高祖不同意,仅在仪仗中加鼓吹而已。

沈约生性不会饮酒,又没有什么嗜好,虽皇上对他恩宠隆重,但他的生活却非常节俭朴素。他在东田修建了一所房舍,能远望郊外高山,曾作《郊居赋》抒发情怀,其文辞曰:惟道德高尚者没有自我,才能忘却周围琐事与自身。智力平庸低下者,都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百兽因藏身窄窟方能驰骋原野,飞鸟先居于巢中而后翱翔高空。陈完居于偏巷穷困自守却能事业兴泰,晏婴居住低湿之地却使道德高尚无比。公孙侨心怀仁义居住塞里,凤胸怀壮志却匿迹于西堂。我无鸿鹄之志,也无广博识见以治理国事。衹思隐居深林如鸟儿止息,情愿寄身水中如鱼儿藏匿。众多世事皆无情趣,坦荡的仕途也不存奢望。寄身寂寥的东郊,进入苍茫的原野。衹愿能自由行走自由联想,栉风沐雨纵横天地之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