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四(4/7)

是也曾听说遇君子的德行。首先就是隐身于市肆之间,退居安卧在山林岩石之下;其次就是在金马之庭上佩结印绶,在云台之上高谈阔论;再其次就是俘虏南越国君,系住单于的颈子:遣都能启用丹书铁券,留名青史。人难道应当争夺一分一寸这样的微小益处,竞争刀刃锥尖这样的细小利益吗!可是我听说毁谤的话积累多了可销熔金子,谗言积累多了可以使骨头糜烂。古代的直生被怀疑有盗窃金子的行为,近世的伯鱼被加上不义的名声。他们这样两个贤才尚且如此,何况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哪裹能使自己免祸。从前上将军遭受的耻辱,可以举出绛侯系囚在牢狱中的例子;名臣所受的羞辱,可以举出史迁被下蚕室遭受宫刑的例子,像我这样的遭遇还有什么话说呢。鲁连有智慧,辞去俸禄而无反顾;接舆贤明,边行边唱忘记归去。王陵在东越闭关自守,仲蔚在西秦杜门谢客,他们也很可以理解。假如我的事不是这样虚假不实,而是罪名与实际相符,那么我就应当闭不言,身伏匕首来殒灭自身,我还有什么面目见齐鲁那些有奇节的人,燕趟那些慷慨悲歌之士呢如今圣上理政英明,天下人安居乐业,青云飘浮在雒水的上空,荣光充塞黄河。西到临洮、狄道,北到飞狐、阳原,没有不沉浸沐浴在仁义的恩泽裹的,人们揽镜照影,饮用甘甜的美酒。然而我却在牢狱裹抱深痛含悲愤,逭一件事情虽然微小,却有值得悲伤的地方。我恳求大王稍稍垂察,把我的事弄个明白,果真如此,那么梧丘的冤魂,就不会因为头颅变成水中污泥而羞愧;鹄亭的游鬼,也不会因为骨朽为灰而遣憾。我不能忍受肺腑之情的急切,衹得恭敬地通过大王左右的人来使您闻悉我的事情。我的遣片心意已经宣明,那就死也将不朽了。

景素看过逭封上书后,当天就放出了江淹。不久又举拔江淹为南徐州秀才,江淹对答皇帝的策问,结果列入最上等,转任巴陵王国左常侍。

景素担任荆州刺史,江淹随从他到镇所。少童即位,言行多失帝德。景素专擅倨傲,控制着上流之地,人们都劝景素趁此时发动事变。江淹每每耐心地劝谏景素说:“谣言会招致灾祸,这是二叔同亡的原因;抵触怨恨、器度狭小,七国就都为此而遭到灭亡。殿下您不求宗庙的安定,却偏信左右的计谋,那么麋鹿霜露栖息布满姑苏台的惨景又要重现了。”景素却不采纳他的忠言。等到景素镇守京,江淹又随任镇军参军事,领南东海郡丞。景素此时与,腹们日夜密谋计议,江淹知道祸乱机变将要发生,就写了十五首诗赠送给景素来讽谏他。

造时碰上南东海太守陆澄守丧离任,江淹认为自己作为郡丞应该处理郡务,景素却任用司马柳世隆主管郡事。江淹坚持要求管理郡事,景素大怒,把此事告诉选部,结果江淹被贬官为建安吴兴令。江淹在吴兴县任职三年。升明年初,齐壹辅助朝政,听说了江淹的才能,就征召他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不久荆州刺史沈攸之发动叛乱,高帝对江淹说:“天下如此纷乱,您说该怎么办?”江淹回答说:“往昔项羽强大而刘邦弱小,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项羽虽然号令诸侯,却终于遭受用一剑刎颈而死的耻辱;袁趋曾经据有四州,却最终成为奔亡败北之人。造就叫‘重在德行而不在显赫’。您疑虑什么呢。”高帝说:“这样的话我已听过很多了,还是请您试着替我分析一下。”江淹说:“您雄壮英武有奇谋异略,这是取胜的第一个条件;您宽厚容忍又仁爱忠恕,这是取胜的第二个条件;天下贤才能人都愿为您尽力,这是取胜的第三个条件;您是民心所向的人,这是取胜的第四个条件;您帮助天子去讨伐叛逆,这是取胜的第五个条件。他们虽然志气锐利但是器量狭小,这是他们会失败的第一个原因;他们有威势却刻薄无恩惠,这是他们会失败的第二个原因;他们的士兵人心涣散,四分五裂,这是他们失败的第三个原因;官宦不支持他们,这是他们失败的第四个原因;他们孤军深入几千里,却没有同伙相助,这是他们失败的第五个原因。所以他们虽有十万豺狼之兵,但是终将被我们俘获。”高帝笑着说:“您说得过分了。”遣时军事上的书、表、记,都让江淹起草备办。相国府建立,补授江淹记室参军事。建元初年,他又担任骠骑豫章王记室,带东武令,参与掌管诏书典册,并且执掌编修国史。不久迁任中书侍郎。永明年初,又迁任骁骑将军,执掌国史修撰。后出京担任建武将军、庐陵内史。在任主事三年,又回京任骁骑将军,兼任尚书左丞,不久又以本官职领国子博士。少帝即位之初,江淹又以本官职兼任御史中丞。

此时明帝担任相职,就对江淹说:“您先前在尚书省时,不是公家的事决不轻妄行动,为官既宽容又严厉,还能折衷调和;现在您任南司之职,足以震慑整肃百官。”江淹回答说:“今天的事,衹能说是按照官员的本分去行事,我更害怕自己才能低劣,意志薄弱,不能够与圣上英明的旨意相称。”于是江淹弹劾中书令谢础、司徒左长史王绩、护军长史庾弘远,都是因为长时间生病而不参与帝陵公事;又劾奏前益州刺史刘悛、凿业刺史壁垒啦,都是贪污受贿得钱物多以万计,这些人就被收交廷尉治罪。临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昙隆以及各郡的二千石和大县的官长,多被弹劾治罪,朝廷内外因此而庄严安定。明帝对江淹说:“宋代以来,不再有严明的御史中丞了,您现在可以称得上是近世独一无二的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