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六(3/5)

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孔子称“殷有三仁: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王亮之居乱世,势位见矣。其于取舍,何与三仁之异欤?及奉兴王,蒙宽政,为佐 命,固将愧于心。乃自取废败,非不幸也。《易》曰:“非所据而据之,身必危。” 亮之进退,失所据矣。惜哉!张稷因机制变,亦其时也。王莹印章六毁,岂神之害 盈乎?

译文

王亮字奉叔,琅邪临沂人,是晋朝丞相王导的第六代孙。他的祖父王偃,是宋朝的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他的父亲王攸,为给事黄门侍郎。

王亮因为是名门家族的子弟,宋朝末年选配给公主,拜驸马都尉、秘书郎,多次升迁后任桂阳王文学,南郡王友,秘书丞。齐朝的竟陵王子良开辟西邸,延请有才智的人来组建士林馆,派遣工匠为他们画像,王亮也参预其中。王亮迁中书侍郎、大司马从事中郎,出任衡阳太守。因为南方地势低下潮湿,他推辞没有去上任,迁给事黄门侍郎。不久王亮拜晋陵太守,任职清廉公正有好的政治措施。当时齐明帝作相,听说后赞扬他,荐举为领军长史,很被赞赏接纳。等到齐明帝即位,王亮累迁太子中庶子,尚书吏部郎,他以阐述事情条理清晰而出名,又迁侍中。

建武末年,王亮担任吏部尚书。这时尚书右仆射江柘管理朝政,多次推荐选拔人才,成为士子们的归属。王亮凭藉身居选部,常常坚持异议。当初王亮没有做吏部郎时,因为江柘是皇帝的内弟,所以和江柘交情很深,江拓为他播扬声誉,王亮更加被皇帝所器重;到逭时他跟江柘的交情疏远冷淡了,但江柘还像当初一样对他很亲近。等到江柘被杀,众小人违弃教命,凡是拜官授职,都由内宠决定,王亮就更不能制止。对外好像详细审察,对内并无显明的鉴识,他们的选拔录用,仅局限在身份等第上罢了,当世的人们不认为他们有才能。王亮频繁加通直散骑常侍、太子右卫率,担任尚书右仆射、中护军。不久束昏任意残杀,酷刑已经肆行,王亮依附取悦,最终免于被杀。

仁义之师到达新林,朝廷内外的众多官员都到路上去欢迎,那些不能脱身的,也派人从小路去表达真诚的心意,惟独王亮没有去。等到城内已经安定,大家衹推举王亮做首领。王亮出来同高祖相见,高祖说:“盲人跌倒了却不去扶他,哪裹还用得着扶助他的人呢。”却没有给他定罪。霸府开设后,王亮担任大司马长史、抚军将军、琅邪清河二郡太守。梁台建立,授王亮侍中、尚书令,他坚决辞让不肯接受,衹承担侍中、中书监,兼任尚书令。高祖接受禅让,王亮迁侍中、尚书令、中军将军,引进参与佐命,封豫宁县公,食邑二千户。天监二年,王亮转左光禄大夫,侍中、中军还像过去一样。正月初一在朝廷会见各国宾客,王亮推说有病没有上殿,设筵别省,并且谈笑自如。几日后,皇帝召见公卿询问事情,王亮面无病色,御史中丞乐蔼上奏这是对皇帝大不敬,讨论判处他弃市的刑罚。皇帝下令削去王亮的官爵废为庶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