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七(2/4)

张齐,字响,冯翊郡人。世居横桑,或云横桑人也。少有胆气。初事荆府司 垣历生。历生酗酒,遇下严酷,不甚礼之。历生罢官归,吴郡张稷为荆府司, 齐复从之,稷甚相知重,以为心腹,虽家居细事,皆以任焉。齐尽心事稷,无所辞 惮。随稷归京师。稷为南兗州,又擢为府中兵参军,始委以军旅。

十一年,假节、督益州外诸军。十二年,魏将傅竖寇南安,齐率众距之, 竖退走。十四年,迁信武将军、西、梓潼二郡太守。是岁,葭萌人任令宗因众 之患魏也,杀魏晋寿太守,以城归款。益州刺史鄱王遣齐帅众三万,督南梁州长 史席宗范诸军迎令宗。十五年,魏东益州刺史元法僧遣景隆来拒齐师,南安太守 皇甫谌及宗范逆击之,大破魏军于葭萌,屠十余城,魏将丘突、王穆等皆降。而魏 更增傅竖兵,复来拒战,齐兵少不利,军引还,于是葭萌复没于魏。

十七年,迁持节、都督南梁州诸军事、智武将军、南梁州刺史。普通四年,迁 信武将军、征西鄱王司、新兴、永宁二郡太守。未发而卒,时年六十七。追赠 散骑常侍、右卫将军。赙钱十万,布百匹。谥曰壮。

初,仙琕幼名仙婢,及长,以“婢”名不典,乃以“玉”代“女”,因成“琕” 云。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帷幕衾屏,行则饮 与厮养最下者同。其在边境,常单,伺知垒村落险要所,故战多 克捷,士卒亦甘心为之用,祖雅仗之。在州四年,卒。赠左卫将军。谥曰刚。 岩夫嗣。

王珍国初次离家当官,任冠军行参军,屡次升迁任虎贲中郎将、南谯郡太守,在任上以能闻名。那时郡内苦于饥荒,王珍国就发放粮钱财,以拯救饥寒迫的人民。齐帝亲手撰敕说:“卿惜人民辅佐治国,非常合我的心意啊。”永明初年,王珍国迁任为桂郡内史,他讨伐逮捕盗贼,使得郡内非常太平。王珍国卸任后,在回京都时,路过江州,江州刺史柳世隆在江边为他设宴饯行,看见王珍国回朝携带的东西少而简朴,于是叹息说:“这位真可谓是贤良的地方大员啊。”王珍国回朝后担任大司中兵参军。齐武帝对他非常了解和欣赏,经常赞叹:“近代将领家的弟中,像珍国这样的太少了。”后来王珍国又外任为安成郡内史。又被召任越骑校尉、冠军长史、钟雕郡太守。后又迁任束、建平二郡太守。被召回任游击将军,因父亲去世而离职。

天监二年,还为虎贲中郎将。未拜,迁天门太守,宁朔将军如故。四年,魏将 王足寇、蜀,祖以齐为辅国将军救蜀。未至,足退走,齐戍南安。七年秋, 使齐置大剑、寒冢二戍,军还益州。其年,迁武旅将军、西太守,寻加征远将军。 十年,郡人姚景和聚合蛮蜒,抄断江路,攻破金井。齐讨景和于平昌,破之。

齐永元中,义师起,东昏征稷归,都督城诸军事,居尚书省。义兵至,外围 渐急,齐日造王珍国,与定计。计定,夜引珍国就稷造膝,齐自执烛以成谋。明 旦,与稷、珍国即东昏于内殿,齐手刃焉。明年,祖受禅,封齐安昌县侯,邑五 百,仍为宁朔将军、历太守。齐手不知书,目不识字,而在郡有清政,吏事甚 修。

陈吏尚书姚察曰:王珍国、申胄、徐元瑜、李居士,齐末咸为列将,拥兵, 或面缚请罪,或斩关献捷;其能后服,仙琕而已。仁义何常,蹈之则为君,信 哉!及其临边抚众,虽李牧无以加矣。张齐之政绩,亦有异焉。胄、元瑜、居士 梁事迹鲜,故不为之传。

祖兴起义师,束昏侯召王珍国率队回京师,并安顿在建康城。起义队伍到达后,昏侯派王珍国屯守朱雀门,结果被王茂军打败,于是退城内。王珍国又秘密派遣郄纂手捧明镜献给梁祖,表明他的诚意,梁祖用断金作为给他的回报。当时城中军民都想

齐在益累年,讨击蛮獠,无宁岁。其居军中,能亲劳辱,与士卒同其勤 苦。自画顿舍城垒,皆委曲得其便,调给衣粮资用,人人无所困乏。既为情所附, 蛮獠亦不敢犯,是以威名行于庸、蜀。西郡居益州之半,又当东冲要,刺史经 过,军府远涉,多所穷匮。齐沿路聚粮蔬菜,行者皆取给焉。其能济办,多 此类也。

建武末年,魏军围困司州,明帝派徐州刺史裴叔业攻夺取涡,作为声援,起用王珍国任辅国将军,率领兵士协助裴叔业。魏军将领杨大率领大队突然到来,裴叔业害怕了,便弃军而逃,王珍国率领他的队殿后,才不至于大败。永泰元年,会稽郡太守王敬则反叛,王珍国又率军队前去抵御。王敬则被平定后,王珍国迁任宁朔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将军之职依旧。

初,南郑没于魏,乃于益州西置南梁州。州镇草创,皆仰益州取足。齐上夷獠 义租,得米二十万斛。又立台传,兴冶铸,以应赡南梁。

王珍国字德重,是沛国相地人。父亲名广之,是齐朝的一员良将,官到散骑常侍、车骑将军。

译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