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监元年,以本来官职兼任前军将军。这年,调任冠军将军、丹阳尹。行政清简而奉行无为而治,去掉烦琐苛刻的政令。京城有个寡妇没有儿子,婆婆死后,借债加以收殓安葬,安葬后无法还钱,王志同情她的道义,用俸禄替她偿还。这年发生饥荒,每天早晨在郡府门前摆稀粥,来布施百姓,民众称赞王志不绝口。三年,担任散骑常侍、中书令,兼游击将军。王志担任中书令,居职任京城长官,就认为很知足了。时常对子侄们说:“谢庄在宋孝武帝时,地位仅中书令,我自认为不能够超过他。”于是多次称病,少和宾客来往。调任前将军、太常卿。六年,外出任云麾将军、安西始兴王长史、南郡太守。次年,调任军师将军、平西鄱阳郡王长史、江夏太守,都加授中二千石的品级。九年,调任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十二年,去世,这年五十四岁。
王志擅长草书隶书,当时作为楷模。齐朝游击将军徐希秀也号称能书写,常称王志为“书圣”
王志的家庭世代居住在建康禁中里马蕃巷,从父亲僧虔以来,家风多宽容,王志尤为淳朴厚道。在所历任的职位上,从不以罪遇弹劾别人。门下宾客曾经偷盗王志车辆上的帷幔出卖,王志知道后也不追究,对待那人如当时一样。宾客到他家游玩,他专门掩饰别人的过失而称赞他们的善处。兄弟子侄都笃厚诚实谦虚和顺,当时人称马蕃各位王姓家族有长者风范。普通四年,王志改葬,高祖丰厚地赠送赏赐,追加谧号为安。王志有五个儿子,叫王缉、王休、王锤、王操、王塞,都有名声。
王些字茎远,王困堕巫人。曾祖父敬丛,在塞曲时有大名声,官位至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祖父瓒之,官位至金紫光禄大夫。父亲秀之,官位至吴兴太守。
王些年轻时风度优美,举止适宜。出仕为着作佐郎,不就任,屡经升迁为中军庐陵王法曹行参军,太子舍人,邵陵王文学,太傅主簿。府主变竟陵王王垦对他十分赏识厚待。升为司徒主簿,因父亲去世离职。服丧期满,授任太子洗马,建安王友。外出任宁远将军、桂阳内史。遇义军兴起,上游各郡多惊慌骚动,王峻关门静坐,一郡安定,百姓仰赖他。
玉监初年,回京授任中书侍郎。高祖十分喜爱他的风度,和速登人趔堑一同受到赏识擢升。不久调任吏部,在位不称职,改任征虏安成王长史,又担任太子中庶子、游击将军。外出任宣城太守,行政清廉平和,官吏民众安定。任职三年,征召入京任命为侍中,调任度支尚书。又以本来官职兼任起部尚书,监督修建太极殿。事情结束,外出任征远将军、平西长史、南郡太守。不久担任智武将军、镇西长史、蜀郡太守。回京担任左民尚书,兼步兵校尉。调任吏部尚书,在选拔官吏的职位上很受称赞。
型蜜性情安详高雅,没有趋附争竞的心意。曾经和谢篓约定,官位到侍中,不再谋求升任。谢堕从吏部尚书任上外出任吴兴郡太守,用心公平不畏惧豪强,也是由于处世的心情淡泊的缘故。王些担任侍中以后,虽然不退职,也操守淡泊,没有什么钻营行为。很久以后,因患病上奏表请求解除职位,调任金紫光禄大夫,没就任。萱通二年,去世,逭年五十六岁,谧号为惠子。
儿子王签。王羞为国子学生员,娶始兴王的女儿繁昌县主,因不聪明,为学生们所嗤笑,于是离婚。王些向盘罢工道歉,王说:“这本是皇上的意思,我极不愿意这样。”王峻说:“臣下的太祖是谢仁塑的外孙,也不凭藉殿下的婚姻来确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