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镇北将军。天监元年,加授散骑常侍,增督荆、宁二州,其余职位照旧。封建安郡王,食邑二千户,赐给鼓吹一部。四年,改任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南徐州刺史,使持节、常侍、将军照旧。五年,到都城,改任抚军将军、且历尹,常侍照旧。六年,升使持节、都督握、宜涂二州诸军事、右军将军、扬州刺史。没就任,升军号为中权将军。七年。因病上奏解除州职,改任侍中、中抚军,知司徒事。九年,调任护军、石头戍军事,侍中、将军、鼓吹照旧。逭一年,外出任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江诸军事、镇南将军、江州刺史,鼓吹照旧。十一年,以本身职位加授开府仪同三司。这年,又因病陈请解除职位。十二年,征入任抚军将军,仪同、常侍照旧,因病不就任。十三年,改为左光禄大夫。加授亲信四十人,每年供给米一万斛,布绢五千匹,医疗费用二百四十万钱,生活费用每月二十万钱,并派二卫两营服各种差役者二百人,成倍于先前,设置防合和白直左右职局一百人。萧伟晚年疾病越发加剧,不再外出镇守,所以俸禄品级增加。
十五年,生母陈太妃病重,萧伟和临川王萧宏侍候疾病,都衣不解带。等到太妃逝世,哀伤消瘦超过礼仪,水米不进口持续多日,高祖时常前往开导抚慰他。萧伟虽然奉行诏令,而消瘦得差不多承受不了丧事。
十七年,高祖因建安土地贫瘠,改封萧伟为南平郡王,封邑户数照旧。调任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普通四年,增加封邑一千户。五年,升军号为镇卫大将军。中大通元年,以本身官职兼太子太傅。四年,升中书令、大司马。五年,逝世,逭年五十八岁。韶令以礼服冠冕入殓,赐给棺材。又下韶说:“表彰德行记载功劳,是前朝帝王的美好典章;慎重办理丧事祭祀远祖,是历代通行的规则。已故侍中、中书令、大司马南平王萧伟,气度宽宏开阔,见识宏大简明。起自幼年,清明和睦,在初创基业时尽力辅佐,建大功于樊城、沔水,遥远艰难地区,把辛劳责任寄托给他。等到辅佐朝政评论治道时,光大了三公之职。忽然逝世,我因此心中震撼悲恸。应隆重赐予任命,来昭明重大的典礼。可追赠侍中、太宰,王爵照旧。赐给羽葆鼓吹一部,并赐带剑仪仗四十人。谧号为元襄。”
萧伟年轻时爱好学习,笃实诚恳通达宽容,接近贤才重用士人,经常好像做得不够似的。因此四方交游之士,当代著名人物,无不到他府中。齐世,青溪宫改为芳林苑,天监初年,赐给萧伟为宅第,萧伟又加以挖掘建筑,增种美好的树木珍奇的花果,极尽雕饰华丽,经常和宾客在裹面游乐,命令从事中郎萧子范为逭写题记。梁世藩王住宅的豪华,没有超过萧伟的。然而他性格多行恩惠,格外同情穷困贫乏的人。时常派遣心腹左右,遍访乡里人士,如有贫困者遇红白喜事不能维持生活的,就派人赈济抚恤他们。太原人王曼颖去世,家中贫困无法安葬,友人江革前往吊唁,曼颖的妻子儿子对着江革号哭倾诉。江革说:“建安王了解了遣事,必定为你们料理。”话没说完而萧伟的使者到来,补助丧事,得以周全置办。每当大寒积雪,就派人运送木柴粮食,遇贫乏断炊的就发给他们。晚年信仰佛教义理,格外精通玄学,撰《二旨义》,特别清新通达。又撰写《性情》、《几神》等论,其中义理,僧宠和周舍、殷钩、陆倭都有解说精到的名声,而不能难倒萧伟。
萧伟有四个儿子:萧恪,萧恭,萧虔,萧祗。世子萧恪继嗣。
萧恭字敬范。天监八年,封衡山县侯,因元襄王的功劳,增加封邑到一千户。当初,乐山侯正则犯罪,下令责问各亲王,惟独对元襄王说:“你的儿子没有过失,而且有做人的正道。”
萧恭出仕任给事中,调任太子洗马。外出任督齐安等十一郡事、宁远将军、西阳武昌二郡太守。征入任秘书丞,调任中书郎,兼丹阳尹,代理徐、南徐州事务,改任衡州刺史,因母亲去世离职。不久复出任云麾将军、湘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