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讨都督、征北大将军,镇守。三年,盖茎任中权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置佐史,加侍中。中大通元年,萧藻迁任护军将军,并仍旧担任中权。三年,任中军将军、太子詹事,出任丹阳尹。高祖经常赞叹说:“子弟们如果都能像迦叶一样,我还有什么忧虑呢。”是芦蓬的小名。芦茎又被召入任安左将军、尚书左仆射,加侍中,萧藻坚决辞让,不肯接受任命,皇帝命令不许他推让。大同五年,迁任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并仍担任侍中之职。
董姜性情恬静,他独自一人住一间屋子,他常坐的床具,被膝盖磨出了痕迹,宗室子弟、官绅士大夫,没有一人不以他为效仿的楷模。他经常认为自己所得到的爵位、俸禄太多太高,就想隐退,因此门内庭中空闲寂寞,与宾客们也很少来往,塞塞因此特别敬重喜爱芦莲。自从遭受家庭灾难以后,萧藻常年穿布衣、垫蒲席,不吃鲜鱼活禽,如果不是在公众场所,就不听音乐,高担常因此而称赞他。芦莲出任使持节、督南徐州刺史。±谴之乱发生后,芦蘧派自己的长子芦盛率领兵士进入京城增援,城门解放后,萧藻被加任散骑常侍、大将军。侯景派他的仪同萧邕代替自己,占据塞旦时,芦莲染上流行病,他自己不作治疗。有人劝他投奔江北,萧藻说:“我是国家的重臣,地位特别重要,既然不能诛杀剪除逆贼,那么正应当舆朝廷同死生,怎么能卖身投靠异族人,而求保全自己的性命呢。”于是,他好几天不吃东西。太清三年,萧藻去世,终年六十七岁。
永阳嗣王萧伯游,字士仁,是高祖二哥萧敷的儿子。芦堑字处达,入仕变翘担任后军征虏行参军,转任太子舍人,洗马,迁任丹阳尹丞。后被召入任太子中舍人,授官为建威将军、随郡内史。萧敷能招抚关怀远近人民,百姓们安居乐业,认为前后几任官员的政绩都比不上他。萧敷进封号为宁朔将军,被征召任庐陵王的谘议参军。建武四年,蔻錾去世。直担即位后,追赠盖敷为侍中、司空,封为永阳郡王,谧号昭。
萧伯游风度优美,神情俊秀,善于阐述玄理。元年四月,皇帝下韶说:“我哥哥的儿子值游,虽然年龄不大,见识不广,想来还可以。逝塞的深山地区,也需要有人管理,伯游可督盒擅、塞墨、塞瞳、丞台、堕堕五郡诸军事、辅国将军、盒擅型太守。”二年,蔻值游袭封丞阳郡王。五年,芦值游去世,终年二十三岁。谧号恭。
衡阳嗣王元简,字熙远,是高祖四弟萧畅的儿子。萧畅在直蛮作官至太常,封江陵县侯,后去世。丢监元年,被迫赠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衡阳郡王。谧号宣。
元简三年袭封,授官为中书郎,迁任会擅郦太守。十三年,被召入任给事黄门侍郎,出任为持节、都督广州、交州、越州三州诸军事、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迁任太子中庶子。再迁任使持节、都督郢州、司州、霍州诸军事、信武将军、郢州刺史。十八年正月,萧元简在州任上去世。谧号孝。他的儿子萧俊继嗣。
桂阳嗣王萧象,字世翼,是长沙宣武王的第九个儿子。最初,他的叔父芦融在壶蛮任官,作到了太子洗马。丞五年间,在宣武之难中,芦融遇害身亡。产担平定京城后,迫赠芦融为给事黄门侍郎。玉监元年,加赠散骑常侍、抚军大将军,封桂阳郡王。谧号简。萧融没有儿子,于是皇帝下韶让萧象继嗣,袭封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