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六(2/6)

萧琛,字彦瑜,兰陵人。祖僧珍,宋廷尉卿。父惠训,太中大夫。琛年数岁, 从伯惠开抚其背曰:“必兴吾宗。”

琛常言:“少壮三好,音律、书、酒。

琛频莅大郡,不治产业,有阙则取,不以为嫌。普通元年,征为宗正卿,迁左 民尚书,领南徐州大中正,太右卫率。徙度支尚书,左骁骑将军,领军将军,转 秘书监、后军将军,迁侍中。

骑常侍、光禄大夫,领本州大中正,寻领秘书监。五年,迁散骑常侍、 金紫光禄大夫,中正如故。

映泛涉记传,有文才,而不以篇什自命。少时与刘绘、萧琛相友善,绘之为南 康相,映时为府丞,文教多令草。褚彦回闻而悦之,乃屈与贲等游。年未弱 冠,彦回令仕,映以昭未解褐,固辞,须昭仕乃官。

祖在西邸,早与琛狎,每朝宴,接以旧恩,呼为宗老。琛亦奉陈昔恩,以 “早簉中,夙忝同闬,虽迷兴运,犹荷洪慈。”上答曰:“虽云早契阔,乃自非 同志;勿谈兴运初,且异。”

永元元年,参镇军江夏王军事,为武康令。及祖师次建康,吴兴太守袁昂 自谓门世忠贞,固守诚节,乃访于映曰:“卿谓时事云何?”映答曰:“元嘉之末, 开辟未有,故太尉杀以明节,司徒当寄托之重,理无苟全,所以不顾夷险,以殉 名义。今嗣主昏,狎近群小,亲贤诛戮,君消,外难屡作,曾无悛改。今荆、 雍协举,乘据上,背昏向明,势无不济。百姓思治,天人之意可知;既明且哲, 忠孝之途无。愿明府更当雅虑,无祇悔也。”寻以公事免。天监初,除征虏鄱 王参军,建安王中权录事参军,领军长史,乌程令。所受俸禄,悉归于兄。复为临 川王录事参军,南台治书,安成王录事,太翊军校尉,累迁中散大夫、光禄卿, 太中大夫。大同五年,卒,年八十三。弘。

东昏初嗣立,时议以无庙见之典,琛议据《周颂-烈文》、《闵予》皆为即位 朝庙之典,于是从之。祖定京邑,引为骠骑谘议,领录事,迁给事黄门侍郎。梁 台建,为御史中丞。天监元年,迁庶为宣城太守。征为卫尉卿,俄迁员外散 骑常侍。三年,除太中庶、散骑常侍。九年,为宁远将军、平西长史、江夏 太守。

映字徽远,昭弟也。三岁而孤。兄弟友睦,修厉行,非礼不行。始昭之守临 海,陆倕饯之,宾主俱,日昏不反,映以昭年,不可连夜极乐,乃自往迎候, 同乘而归,兄弟并已斑白,时人而服焉。及昭卒,映丧之如父,年逾七十,哀戚 过礼,服制虽除,每言辄恸。

琛少而朗悟,有纵横才辩。起家齐太学博士。时王俭当朝,琛年少,未为俭所 识,负其才气,候俭。时俭宴于乐游苑,琛乃著虎靴,策桃枝杖,直造俭坐, 俭与语,大悦。俭为丹尹,辟为主簿,举为南徐州秀才,累迁司徒记室。

昭所莅官,常以清静为政,不尚严肃。居朝廷,无所请谒,不畜私门生,不 私利。终日端居,以书记为乐,虽老不衰。博极古今,尤善人,魏晋以来,官宦 簿伐,姻通内外,举而论之,无所遗失。尤笃慎。妇尝得家饷,昭召 其曰:“之则犯法,告之则不可,取而埋之。”其居行己,不负暗室,类皆 如此。京师后,宗其学,重其,人人自以为不逮。大通二年九月,卒,时年七 十五。诏赙钱三万,布五十匹,即日举哀,谥曰贞。长谞,尚书郎,临安令。 次肱。

琛寻迁安西长史、南郡太守,母忧去官,又丁父艰。起为信武将军、护军长史, 俄为贞毅将军、太尉长史。为信威将军、东太守,迁吴兴太守。郡有项羽庙, 土民名为愤王,甚有灵验,遂于郡厅事安施床幕为神座,公私请祷,前后二千石皆 于厅拜祠,而避居他室。琛至,徙神还庙,之不疑。又禁杀解祀,以脯代

永明九年,魏始通好,琛再衔命到桑乾,还为通直散骑侍郎。时魏遣李固来 使,齐帝宴之。琛于御筵举酒劝固,固不受,曰:“公无私礼,不容受劝。” 琛徐答曰:“《诗》所谓‘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座者皆服,固乃受琛酒。 迁司徒右长史。为晋熙王长史、行南徐州事。还兼少府卿、尚书左丞。

始琛在宣城,有北僧南度,惟赉一葫芦,中有《汉书序传》。僧曰:“三辅旧 老相传,以为班固真本。”琛固求得之,其书多有异今者,而纸墨亦古,文字多如 龙举之例,非隶非篆,琛甚秘之。及是行也,以书饷鄱王范,范乃献于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