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刺史,其他官职依旧。侯景之乱发生后,裴之高率领大军入城救援,南豫州刺史、鄱阳嗣王范命命令墓之台总管丝右援军诸军事,驻扎在张公洲。柳仲礼到横丝,裴之高派船只二百多艘迎接塑倥擅,他们和童塞等人会合,都在直擅这个地方建立营寨,占据建兴茎。城池被攻陷以后,苤之庖回到合胆,与鄱阳王芦箠向西逆流而上。刚到堑蔡,队伍将近一万人,没有所属的主人,梁元帝派萧慧正去召裴之高来,任命他为侍中、护军将军。裴之高到后,秉承皇帝旨意,被授予特进、金紫光禄大夫。裴主茵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迫赠为侍中、仪同三司,送鼓吹一部。谧号恭。
裴之高的儿子裴畿,屡次担任太子右卫率、隽州刺史。西魏攻陷江陵时,裴畿奋力作战而死。
裴之平字如原,是裴之高的第五个弟弟。少年时也跟随裴邃征讨,因军功被封为都亭侯。历任武陵王的常侍、扶风弘农二郡的太守,没有赴任,又被授予谯州郡长史、阳平郡太守。他参加抗拒侯景,城被攻陷后,迁任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太子詹事。
裴之横字如岳,是裴之高的第十三个弟弟。少年时喜好四处游荡,很看重豪侠义气,不愿从事生产事业。裴之高因为他的放纵荒诞,就给他做了一床窄被子,并衹给他吃蔬食,以此来激励他。裴之横叹息说:“大丈夫我富贵以后,一定要做一百幅被子。”于是和家襄的僮仆好几百人,来到芍陂,大规模开垦荒地,因此而达到殷富,有了积累。梁太宗萧纲还是太子时,听说了裴之横的事,就邀他来京城,让他当河东王常侍、直殿主帅,迁任直合将军。侯景之乱时,裴之横出任贞威将军,附属于鄱阳王萧范,跟他一起讨伐侯景。侯景渡过了长江,裴之横就和萧范的长子萧嗣回京增援。他们连营渡过淮河,占领了东城。京都被攻陷后,裴之横撤退回到合肥,与萧范一起逆流而上,奔赴湓城。侯景派遣任约往上游进逼晋熙,萧范命令裴之横往下游援救,还没到达目的地,萧范去世,裴之横就回来了。
当时寻阳王萧大心在江州,萧范的副将梅思立秘密邀约芦去坐袭击,墓主撞杀死了撞墨立而后抵御萧大心。萧大心献江州投降了侯景。裴之横率领自己的部队与他的兄长裴之高一起归附梁元帝,秉承皇帝旨意,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廷尉卿,出任河东郡内史。又跟随王僧辩在巴陵这个地方抵抗侯景,侯景退回去后,裴之横迁任持节、平北将军、束徐州刺史,中护军,被封为琼空堡,食邑三千户。又跟随王仅盘追讨追景,平郢、鲁、江、晋等几个州,裴之横一直担任先锋冲锋陷阵。就在石头这个地方,打败景,景奔向东逃跑,僧辩镒命墓之横与丝魍进入皇垣守卫。后来,堕曲依靠翅反叛,墓丈之横又跟随王僧辩向南讨伐陆纳。在战阵上杀死陆纳的大将李贤明,于是平定了逭场叛乱。裴之横还在硖口打败丫武陵王。他回来后,被任命为吴兴郡太守,就做了一百幅被子,以实现他当初的志愿。
后来,江陵被攻陷,南齐派遣上党王高涣扶持贞阳侯进攻束关,晋安王萧方智秉承皇帝旨意,任命裴之横为使持节、镇北将军、徐州刺史,都督众军,并送给鼓吹一部,出京守卫蕲城。裴之横还没有修筑好军营的壁垒,而南齐的大军就已经到了,裴之横的队伍逭时士兵大多战死,箭矢用尽,裴之横也在阵地上战死,终年四十一岁。被追赠为侍中、司空公,谧号忠壮。他的儿子萧凤宝继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