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崔氏及汝 南应氏,并累世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云崔氏‘世擅雕龙’。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 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世者也。沈少傅约语人云: ‘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已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 氏之盛者也。’汝等仰观堂构,思各努力。”筠自撰其文章,以一官为一集,自洗 马、中书、中庶子、吏部佐、临海、太府各十卷,《尚书》三十卷,凡一百卷,行 于世。
史臣陈吏部尚书姚察曰:王僧孺之巨学,刘孝绰之词藻,主非不好也,才非不 用也,其拾青紫,取极贵,何难哉!而孝绰不拘言行,自踬身名,徒郁抑当年,非 不遇也。
译文
王僧孺字僧孺,是东海郯人,魏朝卫将军王肃的第八代孙。曾祖父名王雅,在晋朝任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祖父名王准,在宋任司徒左长史。
僧孺五岁读《孝经》,问授课先生此书所载述的内容,先生说:“是论说忠孝二事。”僧孺说:“像这样,我愿意常读它。”六岁时能写文章,长大好学。家贫,常靠替别人抄书以奉养母亲,书抄完之后,就能很通畅地背诵。
在齐朝作官,从家中征召出来任王国左常侍、太学博士。尚书仆射王晏非常欣赏喜欢他。王晏任丹阳尹,召补郡功曹,让他编撰《东宫新记》。迁任大司马豫章王行参军,又兼太学博士。司徒竟陵王子良开设西邸招致有文学才能的人,僧孺也在其中。文惠太子闻其名,召入束宫,在崇明殿值勤。打算让他作太子宫属,因文惠太子去世,此事终于没有实行。当时王晏的儿子德元出任晋安郡守,以僧孺补郡丞,授候官令。建迭初年,有诏令荐举人才,荡州刺史始安王逻光上表荐举秘书丞型奎及仅逦说:“前任侯官令东海王僧孺,三十五岁,志趣爱好简约,思想意趣聪慧敏悟,以笔代耕维持生活,在替别人抄书中完成学业,以至于到了照萤映雪,将蒲叶编订成册,柳木制成书简这样艰辛刻苦的地步。对于先世贤人的言行,人物的雅俗,甘泉宫中实施的礼仪,南宫中发生的政事,都很熟悉,到了在地上刻画便能成圃,指着手掌便能一一陈述的程度。岂止是能辩解像鼹鼠那样的疑难问题,使竹书没有记载的错误,而且不断地回答皇帝的咨询,有疑难问题就向他请教。”授尚书仪曹郎,迁任治书侍御史,出任钱唐令。当初,僧噩与碧!室人任堕相遇在童陆王的酉塑,以文学友会,现在要去垄卢任职,任堕赠诗给他,其略曰:“您受到恩遇,我深深地了解您。观枧到您的品行言论,始终如一。敬佩您尊重您,您像兰草像白芷。形体舆影子互相跟随,过去相行今日分离。众多品行之首,立身最为显著。这些您都具有,谁能毁誉您。美名已树立,年老又何妨。谁为您执鞭,我为您御车。刘歆的《七略》,班玺的《艺文志》,卢翅的《周说》,董坦的《漠记》,过去您有所识,我们互相欣赏勉励。在家苦读书,作官有撰述。称赞您的晨灯,珍惜我的夜烛。”他被友人推重就像这样。
天监初年,授临川王后军记室参军,待诏文德省。不久出任南海太守。郡裹常有被贩卖的高速人及海船每岁数至,外国商人来通贸易,过去州郡以很低的价钱在市场贩卖,又买又卖,从中获取敷倍的利益,历来官员都这样习以为常。僧彊于是感叹说:“昔人作蜀部长史,终身不从蜀地掠取财物,我想要留给子孙的,不在越地置办行装。”卢涂的财物一无所取。任职一月,诏令征他回京师,郡襄百姓道俗六百人到朝廷请求留任他,朝廷不许。回到朝廷,授中书郎、领着作,再次在塞坛宣当值,编撰《中表簿》及<起居注》。迁任尚书左丞,领著作如旧。不久授游击将军,兼御史中丞。僧孺幼年家贫,母亲以卖纱布维持生活,曾带僧孺到市上去,路上遇到中丞出行前导的仪仗骑从,把他们驱迫到沟中。到了自己拜授中丞的造天,引鹑在前面清道,悲痛伤感不能控制。后来因公事降任云骑将军,兼职照旧,不久兼职改为实任。遣时高祖写了《春景明志诗》五百字,让在朝官员沈约以下都和韵同作,产担认为仅噩作的诗最精巧。迁任少府卿,出监呈盛。回朝后授尚书吏部郎,参与官员的考察铨选,想到他遣裹走门路的人都不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