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七(2/7)

百匹绢。或谓怀珍曰:“萧君此不中骑,是以与君耳。君报百匹,不亦多乎?”怀珍曰:“萧君局量堂堂,宁应负人此绢。吾方名托之,岂计钱多少。”太祖辅政,以怀珍内资未多,二年冬,征为都官尚书,领前军将军,以第四宁朔将军晃代为豫州刺史。或疑怀珍不受代,太祖曰:“我布衣时,怀珍便推怀投款,况在今日,宁当有异?”晃发经日,而疑论不止。上乃遣军主房灵民领百骑追送晃,谓灵民曰:“论者谓怀珍必有异同,我期之有素,必不应尔。卿是其乡里,故遣卿行,非唯卫新,亦以迎故也。”怀珍还,仍授相国右司。建元元年,转左卫将军,加给事中,改霄城侯,增邑二百。明年,加散骑常侍。虏寇淮、,以本官加平西将军,假节,西屯巢湖,为寿势援,虏退乃还。

灵哲,字文明。解褐王国常侍、行参军,尚书直郎,齐台步兵校尉。建元初,历宁朔将军,临川王前军谘议,庐陵内史,齐郡太守,前军将军。灵哲所生母尝病,灵哲躬自祈祷,梦见黄衣老公曰:“可取南山竹笋之,疾立可愈。”灵哲惊觉,如言而疾瘳。嫡母崔氏及兄景焕,泰始中没虏,灵哲为布衣,不听乐。及怀珍卒,当袭爵,灵哲固辞以兄在虏中,存亡未测,无容越当茅土,朝廷义之。灵哲倾产私赎嫡母及景焕,累年不能得。世祖哀之,令北使告虏主,虏主送以还南,袭怀珍封爵。灵哲永明初历护军长史,东中郎谘议,领中直兵,为宁朔将军、西梓潼二郡太守,西王左军司。隆昌元年,卒,年四十九。

怀珍年老,以禁旅辛勤,求为闲职,转光禄大夫,常侍如故。其冬,虏寇朐山,授使持节、安北将军,本官如故,领兵救授。未至,事宁,解安北、持节。

四年,疾笃,上表解职,上优诏答许,别量所授。其夏,卒,年六十三。遗言薄葬。世祖追赠散骑常侍、镇北将军、雍州刺史,谥曰敬侯。

李安民,兰陵承人也。祖嶷,卫军参军。父钦之,殿中将军,补薛令。安民随父之县,元嘉二十七年没虏,率曲自南归。太初逆,使安民领支军。降义师,板建威将军,补鲁左军。及反,安民遁还京师,除领军行参军,迁左卫殿中将军。大明中,虏侵徐、兖,以安民为建威府司、无盐令,除殿中将军,领军讨汉川互螫贼。

元徽初,除督司州军事、司州刺史,领义太守,假节、将军如故。别敕安民曰:“九江须防,边备宜重,今有此授,以增鄢郢之势,无所致辞也。”及桂王休范起事,安民顿,遣军援京师。征授左将军,加给事中。建平王景素作难,冠军黄回、游击将军庆、辅国将军曹欣之等皆密遣致诚,而游击将军庆领众讨,太祖虑其有变,使安民及南豫州刺史段佛荣行以防之。安民至京,破景素军于葛桥。景素诛,留安民行南徐州事。城局参军王迥素为安民所亲,盗绢二匹,安民涕谓之曰:“我与卿契阔备尝,今日犯王法,此乃卿负我也。”于军门斩之,厚为敛祭,军府皆震服。授冠军将军,骁卫将军,不拜。转征虏将军、东中郎司、行会稽郡事。

晋安王勋反,明帝除安民武卫将军、领军,补建安王司徒城局参军,击赭圻、湖白、荻浦、獭窟,皆捷,除积将军、军主。张兴世据钱溪,粮尽,为贼所。安民率舟乘数百,越贼五城,送米与兴世。伪军主沈仲、王张引军自蠊罂谟断江,安民军合战破之。又击鹊尾、江城,皆有功。事平,明帝大会新亭,劳接诸军主,樗蒲官赌,安民五掷皆卢,帝大惊,目安民曰:“卿面方如田,封侯状也。”安民少时贫窭,有一人从门过,相之曰:“君后当大富贵,与天手共戏。”至是安民寻此人,不知所在。从张永、沈攸之讨薛安都于彭城,军败,安民在后拒战,还保下邳。除宁朔将军,戍淮城。论蠊罂诠Γ封邵武县邑四百。复随吴喜、沈攸之击虏,达睢,战败,还保宿豫。淮北既没,明帝敕留安民戍角城。除宁朔将军、冗从仆。戍泗,领舟军缘淮游防,至寿。虏遣伪长社公连营十余里寇汝,豫州刺史刘勔击退之。虏荆亭戍主升乞弃城归降,安民率军攻前,破荆亭,绝其津迳。迁宁朔将军、冠军司、广陵太守、行南兖州事。

宋泰始以来,内外频有贼寇

安民将东,太祖与别宴语,淹留日夜。安民密陈宋运将尽,历数有归。苍梧纵,太祖忧迫无计,安民白太祖于东奉江夏王跻起兵,太祖不许,乃止。苍梧废,太祖征安民为使持节督北讨军事、冠军将军、南兖州刺史。沈攸之反,太祖召安民以本官镇白下,治城隍,加征虏将军。军西讨,又前将军。行至盆城,沈攸之平,仍授督郢州司州之义诸军事、郢州刺史,持节、将军如故。升明三年,迁左卫将军,领卫尉。太祖即位,为中领军,封康乐侯,邑千

太祖在淮,安民遥相结事,明帝以为疑,徙安民为刘韫冠军司、宁朔将军、京兆太守,又除宁朔将军、司州刺史,领义太守,并不拜,重除本职,又不拜,改授宁朔将军、山太守。泰始末,淮北民起义南归,以安民督前锋军事,又请援接,不克,还。除越骑校尉,复为宁朔将军、山太守。三,太守张澹弃涪城走,以安民假节、都督讨蜀军事、辅师将军。五獠汉中,敕安民回军至魏兴,事宁,还至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