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泰始年以后,国家内外常有贼寇,将帅以下的官员,各自招募部下,屯驻在京城,安民奏陈皇上,认为“除了淮北的常备军以外,其余的军队,都要遣散,如果亲近的人需要随身护卫,也要限定人数”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特下诏制止众人招募部下。当时王敬则因为勋劳被宠幸,至于国家的机密大事,皇上衹和安民谈论,对安民说:“在奏事的摺裹署有你的名字,我就不再详细看了。”不久任领军将军。
北虏侵犯寿春,到了马头.下诏命安民出征,加赐鼓吹一部。北虏退兵丁,安民沿着淮水进入寿春。原先宋代的逃将王元初聚伙在六合山称王,自己说自己垂手过膝。州郡兵马去征讨不能擒他,已有十多年了。安民派人侦察,活捉了元初,在建康的市集上斩了。加官散骑常侍。那年,北虏又南侵,朝廷诏命安民持节管辖沿淮水的清泗等一带的驻军。北虏攻打朐山、连、角城,安民驻守泗口,分派兵力赶往各处。三年,带领水步军进到淮阳驻扎,和敌人交战,打败丫他们。北虏退兵。安民了解到敌人有埋伏,就派堂弟马军主长文带二百骑兵为先锋,自己和军副周盘龙、崔文仲跟在后面,分散军队躲在山林中。当长文到了宿豫时,、敌人看他人少,几千骑兵就掩杀过来。长文边战边退,诱使贼兵到大车埋伏的地方,安民领着盘龙等人挥兵杀去,在孙溪渚战父弯的边上交战,北虏大败,投到清水中淹死的人数都数不清。北虏派菟头公运送做攻车用的木料到布丘去,左军将军孙文显打跑了他们,烧了那些做攻车的木材。
淮北四州听说太祖即位,都想回南方。到这时鳖蛆人桓蝗之、蛮州人涂猛王等人,集合了几万起义人马,结寨在险要处,请求援兵。太祖下诏说:“壹途等四州,义军如云集合。安民可长驱而去,指挥众将。”安民滞留救援迟了,北虏紧急派兵攻打,擦之等人都被击溃,皇上很是责备他。
太祖驾崩,遣诏加他为侍中。世祖即位,升他为抚军将军、丹阳尹。永明二年,升尚书左仆射,将车一职不变.安民因多次奏陈密计被奖赏,又结交了尚书令王俭,所以世人传言是于俭奏请才有这样的授职。不久上表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辞职,改任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将军的职务未变。永明四年,任安东将军、吴兴郡太守,常侍一职不变。死在任上,终年五十八岁。送丧礼十万钱,布一百匹。
吴兴有项羽的神灵守护郡府大厅,太守不能上堂。每个太守到郡,一定要用驾车的牛来祭祀。安民信佛教,不用牛祭神,穿着木屐到厅里。还在厅中设八关斋。不久牛死了,埋在庙边,现在称为“李公牛坟”等到安民去世,世人都认为是神灵害死的。皇上下诏说:“安民历任内外职务,功劳显着。确是忠诚气节高,总是合我心意。在京郊执政,正要寄托大任。突然逝世,心中悲痛。追赠为镇束将军,赐鼓吹一部,常侍、太守的职务仍像以前一样。谧号肃侯。”
王玄载,字彦休,是下邳人。祖父王宰,做过伪北周太守。父亲王蕤,曾任东莞太守。
王玄载最初任官是做江夏王国侍郎、太宰行参军。泰始初,任长水校尉。跟随张永出征彭城,中央军大败,王玄载率全军据守下邳城抵抗敌虏,被任命为假冠军将军。当时官军刚失败,心情恐骇,朝廷考虑到王玄载在士民中很有些威望,便行文任命他为徐州刺史、持节、监徐州、豫州、梁郡军事、宁朔将军、平胡中郎将,不久又领山阳、东海二郡太守。泰始五年(469),任督青、兖二州刺史,将军、东海郡的职务仍旧。泰始七年,又任徐州刺史,督徐、兖二州军事、钟离太守,将军、郎将等仍旧。迁任左军将军。又被任命为宁朔将军、历阳太守,改任持节、都督二豫、冠军将军、西戎校尉、梁、秦二州刺史。后进号征虏将军。不久又移督益、宁二州、益州刺史、建宁太守,将军、持节等仍旧。
沈攸之反叛时,王玄载率兵起义向太祖表示忠诚,被进号为后军将军,封为鄂县子。后调任散骑常侍,领后军,他没上任,建元元年(479),担任左民尚书,仍旧为鄂县子爵。赶上北虏有所动作,南兖州刺史王敬则逃回京师,皇上派王玄载领广陵太守,加平北将军、假节、行南兖州事,本官仍旧。事件平定后,被任命为光禄大夫、员外散骑常侍。永明四年,担任持节监兖州沿淮一带诸军事、平北将军、兖州刺史。永明六年,去世,年六十六岁。谥号为“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