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二(6/7)

,用大道信义之辞开导他,希望他能够听取劝告,翻然悔改。但是他的本性像豺狼一样凶狠,衹是更加紧他的阴谋。臣子不得叛乱,否则必被处死,这是《春秋》中的明义,何况他罪孽如此深重,积累到这么大。正该收监交付给廷尉,赶紧处置使刑法得以肃正。罪过祇涉及到元凶一人,其他人不加追究。”

萧谌喜好旁门左道,吴兴沈文猷为他相面说:“面相不差于高帝。”萧谌欣喜地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要跟别人说。”到这时沈文猷也被杀了。

萧谌的哥哥萧诞,字彦伟,开始做殿中将军。永明年间为建康令,和秣陵令司马迪之同车而行,车前有四个军卒作前导,左丞沈昭略上奏疏说:“所有的卤簿官,同乘一车时都不应该排列掌管车马的仆隶。请朝廷免去萧诞等人的官职。”诏令可用财物抵消此过。延典元年,自辅国徐州为持节督司州刺史,将军职衔如故。明帝即位,封为安复侯,食邑五百户。进号冠军将军。建武二年春,北方虏族攻打司州,萧诞竭力拒守,敌兵退走。增封采邑四百户。征左卫将军。皇上想杀萧谌,因为萧诞在边防抗击敌军,所以没有执行。敌兵退走后六十天,萧谌被杀,另派遣黄门郎梁王为司州别驾,命他杀掉萧诞,萧诞被捆绑处死,家中人都押到尚方署。

萧谌的弟弟萧诔,和萧谌一道参预了废除旧王另立新帝的事,为宁朔将军、东莞太守,转任西中郎司马。建武初年,封为西昌侯,食邑一千户。转太子左率。率军解除了司州的围困,回来后,一同被杀。

萧谌的伯父萧仙民,官至太中大夫,去世。

萧坦之,是南兰陵郡兰陵县人。祖父萧道济,官至太中大夫。父亲萧欣祖,为世祖立过功,官至武进县令。

萧坦之和萧谌同族。开始时做殿中将军,累官至世祖中军板授刑狱参军。因为是皇室同宗被任用。任竟陵王镇北征北参军,束宫直合,因为勤勉正直,受到世宗的赏识。任给事中,淮陵县令,又任兰陵县令,给事中职位如故。尚书起部郎,司徒中兵参军。世祖去世,萧坦之跟随太孙文武百官升至台官,任射声校尉,令如故。没有拜任,任正员郎、南鲁郡太守。

少帝因为他是世宗的旧官,对他很是信任没有隔阂,可以入后宫见皇后。皇上在宫裹或出后堂游玩嬉戏,萧坦之都跟随在身旁。有时碰到皇上喝醉酒裸露出身体,萧坦之就上前扶持并加劝谏。看到少帝不能君临天下,就改变主意依附高宗,秘密地做高宗的耳目。任晋安王征北谘议。隆昌元年,追封萧坦之父亲的功勋,封为临汝县男,食邑三百户。徙任征南谘议。

高宗谋划废掉少帝,已经和萧谌、萧坦之商量好了。皇上的心腹直合将军曹道刚怀疑朝廷外有不寻常的事,秘密地有所准备,萧谌不能发难。始兴内史萧季敞、南阳太守萧颖基都奉命回到都城,萧谌想等他们两人来到以后,藉着他们的势力发动事变。高宗担心事情舍有变故,告诉了萧坦之,萧坦之骑着马去跟萧谌说:“废除天子自古以来就是了不得的事。最近听说曹道刚、朱隆之等人已经有所怀疑。卫尉明天如果不起事,就要来不及了。我有一百岁的老母亲需要奉养,怎么能坐视大祸临头,正应该为余生打算啊!”萧谌感到惊恐不安,第二天就废掉了少帝。是坦之的功劳。

海陵王即位,任黄门郎、兼卫尉卿,进爵号为伯,增加采邑至六百户。建武元年,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进爵号为侯,增加采邑到一千五百户。第二年,北方民族发动战事,赐萧坦之节,督徐州征讨军事。敌军围困钟离,春季截断淮洲,萧坦之率军打败敌兵。回朝后加领太子中庶子,没有拜任,迁任领军将军。永泰元年,为侍中、领军。

东昏侯即位,为侍中、领军将军。永元元年,为母亲守丧,丧期未满官复原职,加右将军,建置府属。江柘兄弟想立始安王遥光,秘密地对萧坦之说,萧坦之答道:“明帝取得帝位,已经是违背了长幼之序,天下众人至今还不甚心服。现在如果又做这样的事,恐怕四海之内统治将要瓦解.我不敢说什么。”因守丧回到家裹。他的宅第在东府城的束边,遥光发动政变,派人趁着夜色去抓萧坦之,萧坦之光着头穿着裤子翻墙逃跑,从束冶急急忙忙向南渡河,走小道回到尚书台,假藉符节督促众军来讨伐遥光,屯兵湘宫寺。事情平定以后,迁任尚书右仆射,丹阳尹,右将军职衔如故。进爵号为公,增加采邑到一千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