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宏说:“你是想要我与贵国和亲?还是不想要二国和亲?”崔庆远说:“和亲则两国都很欢悦,天下苍生将赖以生存;不和则两国互相仇恨,将使生灵涂炭。和还是不和,一切听凭魏主陛下的裁决。”元宏说:“朕这次来是为了再次巡行江、淮一带产盐的边境,北去洛阳,轻易就可到达。我既不攻打你的城池,也不侵伐你的村庄,你不要担心。”元宏设置酒席及烤羊果品招待崔庆远等人,他又对崔庆远说:“听说你朝君主废黜凶恶的继位者而又没有违背忠孝之义。为何不拥立武帝的近亲藩王,就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而要苟且地自取皇位呢?”崔庆远回答说:“成王有次于圣主的贤德,所以周公才能够做他的宰辅扶助他。今武帝的近亲藩王虽然没有谁违背仁德,但都没有周成王那样贤能。霍光电舍汉昭帝的近亲藩王而迎立丁远亲的宣帝。”元宏说:“如果是逭样,那么从前霍光自立为帝,他能不能算得上忠臣?”崔庆远回答说:“这本不是同一类性质的事,怎么可以去谈论该不该拥立宣帝的问题呢?明帝怎能去和霍光相比较?如果这样去比,为什么不说‘武王伐纣,为何不拥立塑王而辅佐他,而要自己去贪得天下?”,元宏大笑。第二天魏主元宏领兵向城东开拔,并派道登道人进城向众和尚布施五百匹绢,给崔庆远、朱选之每人一套裤褶和络带。
萧遥昌死于永泰元年。明帝喜爱萧遥昌兄弟好像喜欢儿子一样,所以对他的死很感痛惜。追赠他马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明帝以此询问徐孝嗣,徐孝嗣说:“丰城县公原来资历尚浅,赠给他这样高的职位,好像有些小失误。”明帝说:“你是想保存万代的准则,他是我死去兄长的儿子,就不必计较这些了。”谧为宪公。
安陆昭王萧缅字景业.他的仪表举止很得体。初任秘书郎,宋朝邵陵王的文学侍从,中书郎。齐太祖建元元年,受封为安陆侯,食邑一千户。转调为太子中庶子,又改迁为侍中。齐世祖即位,萧缅调任五兵尚书,领前军将军,又出任辅国将军、吴郡太守。不久,在教化方面便政绩卓著。竟陵王萧子良给萧缅的信中说:“我甘拜下风,您的政绩数十年来都未曾有过。”齐世祖很赏识他的才能,调他任持节、都督郢州及司州的义阳郡军事、冠军将军、郢州刺史。
永明五年,萧缅回京任侍中,领骁骑将军,又迁为中领军。第二年,又转官属散骑常侍,太子詹事。出任会稽太守,照旧是散骑常侍。又升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以及荆州的竟陵郡司州的随郡军事、左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萧缅很留心于诉讼狱事,亲自体恤百姓的疾苦,对于那些以劫夺财物度El的人,都赦免遣散他们,允许他们改过自新,如果再犯才加以惩罚,所以深受百姓的敬畏与爱戴。
永明九年,萧缅去世。诏命发放十万钱和二百匹布以资助他家办丧事。灵柩回京时,百姓们沿着沔水痛哭着为他祭奠,并在岘山为他建立祠堂。追赠为侍中、卫将军,持节、都督、刺史这些官位照旧。又赐给鼓吹乐一部。谧号昭侯。时年三十七岁。明帝年轻时便和萧缅非常友爱,萧面死时明帝任仆射,领卫尉,他上表请求解除卫尉的职务,在自己家中陈设灵堂对他哀悼,韶命不许可这样做。明帝每当来到萧缅的灵前,总要悲哭,泣不成声。建武元年,又追赠萧缅为侍中,司徒,安陆王,食邑二千户。
萧缅子萧宝睡继承安陆王位,任持节、督湘州军事、辅国将军、湘州刺史。萧宝晅弟萧宾览为江陵公,萧宝宏为汝南公,食邑各一千五百户。建武二年,萧宝眨进号为冠军将军。建武三年,萧宾宏改封为霄城公。永元元年,由于安陆郡靠近北魏,所以改封萧宝晅为湘东王,进号征虏将军。永元二年任左卫将军。齐明帝兄弟一门都喜爱审案之事,萧宝晅还略微爱好文学。梁王义师束下,萧宝晅正在京城内。东昏侯被废黜后,萧宝晅希望人心归向自己,坐等成为皇帝。不久城内人将束昏侯首级送去给梁王。宣德太后临朝视事,以萧宝晅为太常。萧宝陉自己感到很不安,所以谋反,兄弟都被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