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献上。事情急促需一日完成,但循顺意绪而作则少有错误;事情宽缓没有写七步诗时那么紧迫,但诗文却写得隐涩晦暗。同是一人,其思绪的迟缓与迅捷,其作品的精工和粗拙,好像有天壤之别。为什么却独独对于语言的平仄声律,一定要使它们完全合一呢?评论者衹可以说前贤对声律没有穷尽地推究其极致,却不能说先前毫无觉察。沈约答覆说:
宫商的声调衹有五种,文字的差别是几万,用几万文字的繁杂,来配合五声的简约,则读音的高下低昂,不是人们思维的力量所能一一列举的。还不仅仅是这种情况。十个字的诗文,颠倒相配合,字不过衹有十个,但再巧妙的配合也不能穷尽它的精美,何况字数超过十的诗文呢?自灵均以来,对此没有经过精心思考,所以原本便无从识得其大概。像这样精妙的声律,为什么圣人不去崇尚呢?这是因为研究声韵曲折的巧妙,对于训诫之义没有很大的作用,这不是圣人贤哲立论的紧要之处。因此扬子云把它比喻为“雕虫篆刻”般的小技巧,说“大丈夫是不屑于这样干的”
自古以来的诗人们,怎么会不知道宫羽商征的区别呢?但虽然知道五音有差别,却对于其中的交错变动,不明白之处确实很多,所以我说他们“个中奥妙未能看清”以此推论,则知前世文士便没有真正觉察到这些地方。
如果拿文章中字的音韵等于弦管中的声曲,那么它的美恶妍蚩,便不能有一点点的违反相悖。譬如让子野来弹琴奏曲,哪里会突然出现舒缓失调的声音?拿《洛神赋》和陈思王曹植的其他赋作相比,好像是两人之作。所以知道,如果天机开窍,则音律自然谐和;如果六情阻滞,则音律顿时错谬。陆士衡虽然说过“鲜明华美好像锦绣”,但怎会出现在江中洗彩色衣裳,其中有一片是卫文侯的衣服这种情况?因而陆生所言,也不是很完美的。合不合音韵,也还有精细和粗糙的区别,对此,轮扁不能说清楚,老夫我也不能完全辨别得清。
齐永元元年,始安王萧遥光造反,陆厥父亲陆闲被杀,陆厥获罪被囚禁。不久有大赦令,陆厥对父亲没有等到大赦而被杀深感遣恨,感伤哀痛而死,时年二十八岁。有文集流行世上。
会稽虞炎,永明年间,因有文学才能,与沈约一道受到文惠太子的赏识,待遇之深厚不同寻常,最后官至骁骑将军。
崔慰祖字悦宗,清河郡东武城人。父崔庆绪,永明年间,为梁州刺史。
崔慰祖初出仕为奉朝请。父亲亡故后他不再吃盐,母亲说:“你既没有兄弟。也没有子嗣。遇大丧不灭孝的本性,应当不进食美味佳肴罢了,怎能断绝吃盐呢!我现在也不吃盐丁。”崔慰祖不得已而听从丫母亲的劝告。父亲在梁州的资产家财有千万,都散发给同宗的族人;家具器物都用漆写上日字,这种有日字的器具,流散到远近各地。崔慰祖整理了父亲有关的租借文书凭证,对族侄崔弦说:“他们如果有了这些器具,自然会将借去的归还回来;如果他们没有这些器具,我说什么呢?”于是便将人们的租借字据全都烧掉。
崔慰祖爱好学习,收藏书籍达到万卷。邻居中有爱学习的青年都相随着来向他借书,每天数量达到几十套,崔慰祖都亲自取出给他们,从来没有推托过。
崔慰巡任垃童工抚军墨曹行参军,转刑狱,兼记室。萧遥光喜欢下棋,多次召崔慰祖来对弈,崔慰担常推辞说下得不好,不是朔日望日就不来拜见。建武年间,有韶要求各地举荐才士,崔慰祖的堂兄崔慧景推荐了崔显回和芒厦人塑坠扰,并为硕学。齐明帝想让他管理一个方圆百里的小地方,以测试他的才能,崔慰祖推辞不就职。
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跳曾在吏部省中聚集很多宾朋好友,每人都向崔慰祖询问十几件有关地理方面的不熟悉的事,崔慰祖口吃,语言不华美,但回答得有根有据而且精通熟悉,满座宾客都赞不绝而且心服口服。谢跳赞叹说:“假如班固、司马迁再生,也不过如此。”
崔慰祖出卖自己的住宅,标价四十五万,买者说:“能否减点价?”崔慰祖说:“我实在比韩{继更惭愧些,不许有两种价格。”买者又说:“那你先标价四十六万,待我间时你可减让一万给我。”崔慰祖说:“这样做就是伙同你一块去欺骗别人,这哪里是我的本心呢?”
崔慰迟年轻时和侍中辽祀很有交情,等到江担显贵了,常来邀他去作客,但崔慰祖不去。崔慰巡和丹阳县回非常要好,崔慰光依凭墓应造反时,崔慰祖正在城内、,在城池还没有被攻下的前一天,对崔慰说:“你家中有老母亲,应当赶快出城去。”于是命守门人放他出去。崔慰祖出城后就去朝廷自首,被囚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