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留守府事务。原来由刘穆之决断的大事,现在都向刘裕请示,刘裕在长安停留了一段时间,以谋划处理赵州、魏州事务。不巧碰到刘穆之病逝,就决定回京师。十一月,从长安出发,委任桂阳公刘义真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留下心腹将领辅佐他处理大事。闰十二月,刘裕从洛河进入黄河,开辟汴渠回京城。
义熙十四年(418)正月,刘裕到彭城,休整部队,任命辅国将军刘遵考为并州刺史,兼河东太守,镇守薄坂。刘裕辞去司州刺史,任徐州、冀州刺史,坚决辞让宋王称号。
六月,刘裕接受了相国、宋王的称号和皇上赐赏的九锡。下令赦免这个月二十三日以前犯罪的罪犯(死罪除外),救济那些鳏寡孤独不能生存的人,每人赐粟五斛,以度饥荒,府州的罪犯同等对待,其余的遵循旧制。
皇上下诏尊奉豫章公母亲为宋国太妃,长子为中军将军,辅佐相国府。委任太尉军谘祭酒孔季恭为宋国尚书令,青州刺史檀祗为领军将军,相国左长史王弘为尚书仆射。其余百官设制都依晋朝旧例,又下诏准许宋国官员在所封十郡之外也可拜官授职。
起先官西中军参军沈田子杀了安西司马、龙骧将军王镇恶,众将领又杀了安西长史王修,关中于是大乱。义熙十四年(418)十月,刘裕派右将军朱龄石代替安西将军桂阳公刘义真为雍州刺史。佛佛虏追杀刘义真,刘义真侥幸免于一死,朱龄石和其他诸将被杀,领军檀祗去世,刘裕任命中军司马檀道济为中领军。
义熙十四年(418)十二月,天子驾崩,大司马琅玡王继位。
元熙元年(418)正月,皇上派使者征召刘裕入京辅佐朝政。重申前令,晋刘裕爵位为王,划徐州的海陵郡、北东海郡、北谯郡、北梁郡,豫州的新蔡郡,兖州的北陈留郡,司州的陈郡、汝南郡、颍川郡、荥阳郡等十郡,增补给宋国。七月,刘裕接受任命,赦免国内五年以下徒刑的罪犯,将都城迁到寿阳。任命尚书刘怀慎为北徐州刺史,镇守彭城。九月,刘裕辞去扬州刺史之职。
十二月,天子吩咐刘裕穿皇帝服,树天子旗,出行严加警戒,所过之地严加戒备,断绝行人,坐金银车,配六匹马。配备五时副车,添置旌头云旗,乐舞八佾,设钟磬于宫廷,升王太妃为王太后,王妃为王后,长子为太子,加封王子王孙称号,遵循旧制。
元熙二年(420)四月,晋帝征召刘裕入京。六月,刘裕到京,晋帝将王位禅让给刘裕,下诏说:
“天造草卉,树木管之,天造三级,教化天下。大道运行,选贤任能,兴衰更替,没有定期。禅让替代,由来已久。晋朝衰败,祸乱频繁,及至元兴年间,更是多灾多乱。三光换位,冠履易所。安皇流离,宗庙坠毁,纵览天下,皇祚已倾。相国宋王刘裕,天赐其圣德,灵武秀世,力挽狂澜,再造基业,挽大厦于既倾,征讨叛逆,收复失地,拓展疆土,多次俘获伪主,收复平定京都。蛮夷之地,大漠之乡,莫不来朝,沐浴皇恩。
“我虽昏聩,不明大道,但知借鉴历史兴衰。为顺民心,我将退位离官,禅让于刘裕,遵循唐虞、汉魏旧例。”
诏书拟成后,呈送天子审阅,天子随即执笔,对左右说:“桓玄专权时,天命已改,被刘裕延续了二十年。今日让位,心甘情愿。”致信给刘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