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我康皇,仰其嗣洪德。有为而不宰,雅音传四塞。防邪自以诚,镇物以玄默。威仪静宇内,道宣布邦国。
歌穆帝:曹毗 孝宗夙睿哲,美名堪称扬。德如彼晨明,日耀拂扶桑。垂训在华帐,流润至八方。幽深赞玄妙,渊博合典章。西以平伪蜀,北而静旧疆。高谋达悠远,代代有遣芳。
歌哀童:曹毗 大哉我哀皇,至圣心虚远。风雅好玄古,履践则控农。道德尚无为,施政存易简。教化若风行,民从犹草偃。虽说帝已崩,德音愈彰颢。《云》《韶》静情情,颂德尽美善。
歌简文帝:王殉
皇皇简文帝,其光照于天。灵明如神助,恬淡若大渊。虚静应其来,实与其同迁。心意娓娓化,日用从不言。心易而有亲,行简而可传。流布观弥远,求本固愈玄。 歌孝武帝:王殉 上天监我大晋,钦哉穆穆烈宗。圣德齐同文考,深沉语默貌恭。有威行而不猛,简约政和令通。神釭声震海内,九域莫不来同。圣道积于淮海,雅颂之声自束。气韵陶如醇露,教化协若和风。
四时祠祀:曹毗
肃肃祖宗清庙,巍巍诸神圣功。万国诸侯来朝,礼仪行止有容。钟鼓声声,金石熙熙。宣帝兆祚,武皇开基。诸神其乐兮!理我管弦,有来即和。述说功德,以吐清歌。诸神其乐兮!洋洋玄化之乐,仁德泽及九壤。万民无有不悦,政通无有不往。礼仪有节,乐奏有式。咏唱九功,永享无极。诸神其乐兮!
汉时有《短箫铙歌》之乐,其曲有《朱鹭》、《思悲翁》、《艾如张》、《上之回》、《雍离》、《战城南》、《巫山高》、《上陵》、《将进酒》、《君马黄》、《芳树》、《有所思》、《雉子班》、《圣人出》、壮邪》、《临高台》、《远如期》、《石留》、《务成》、《玄云》、《黄爵行》、《钓竿》等曲,列于鼓吹乐,多叙战阵之事。
及魏代汉,改其十二曲名,使缪袭作词,叙述魏代漠的功德。改《朱鹭》为《楚之平》,述魏。改《思悲翁》为《战荣阳》,述曹公。改《艾如张》为(获吕布》,述曹公东围临淮,擒吕布。改《上之回》为《克官渡》,述曹公与袁绍之战,破袁绍于官渡。改《雍离》为《旧邦》,述曹公战胜袁绍于官渡,回谯收埋死亡士卒。改《战城南》为《定武功》,述曹公初破邺,武功始定于此。改《巫山高》为《屠柳城》,述曹公越过北部边塞,经白檀,击破三郡乌桓于柳城。改《上陵》为《平南荆》,述曹公平定荆州。改《将进酒》为《平关中》,述曹公征马超,平定关中。改《有所思》为《应帝期》,述文帝以圣德称帝,应天期运。改《芳树》为《邕熙》,述魏氏君临其国,君臣和睦,众多政绩都很显著。改《上邪》为《太和》,述明帝继体制承传统,改元太和,德泽流布。其余并同旧名。
此时呈也令韦昭制十二曲名,以述功德受命。改《朱鹭》为《炎精缺》,述漠室衰微,孙坚奋志迅猛,意在匡救,王迹始于此。改《思悲翁》为《汉之季》,述孙坚哀伤漠之衰微,痛恨茎皇之乱,兴兵奋击,功盖海内。改《艾如张》为《摅武师》,述孙挞完成父业而行征伐。改《上之回》为《乌林》,述魏武攻克荆州以后,顺流东下,欲来争锋,孙权命将领周瑜于乌林迎击而破之使其败逃。改《雍离》为《秋风》,述孙权用人而使其悦服,人忘其死。改《战城南》为《克皖城》,述魏武志在兼并,而孙权亲征,于皖城击破曹军。改《巫山高》为《关背德》,述蜀将关羽背弃吴国恩德,孙权发兵浮江而擒关羽。改《上陵曲》为《通荆州》,述孙权舆蜀交好结成同盟,其间虽有关羽自失之罪,终于修复初好。改《将进酒》为《章洪德》,述孙权彰明其大德,远方齐来归附。改《有所思》为《顺历数》,述孙权顺应圃录符命,而建大号。改《芳树》为《承天命》,述吴国当时君主以圣德登帝位,教化盛行。改《上邪曲》为《玄化》,述其时主修文修武,顺天而行,仁泽流布和洽,天下喜乐。其余同样用旧名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