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时设置八人。到了晋代,设置定员九名,品级和治书相同,而且有十三曹:吏曹、课第曹、直事曹、印曹、中都督曹、外都督曹、媒曹、符节曹、水曹、中垒曹、营军曹、法曹、算曹。到江左初期,撤销课第曹,设置库曹,掌管厩牧牛马市租,后来分开这个曹,设置外左库、内左库等。
殿中侍御史,考魏时由兰台派两个御史住在殿中,巡察非法行为,就是遣一官职的开始。到置伐,设置四名,时期设置两名。又考魏置官品的文件中有禁防御史为第七品,孝武太五年间有检校御史县璺,那么这两种官职也是兰台的官职了。
符节御史,是秦代的符玺令的官职。汉代沿用,品位次于御史中丞。到了魏,另外成为一个台,品位次于御史中丞,掌管授节、铜武符、竹使符。到泰始九年,武帝裁并兰台,设置符节御史掌管有关事务。
司隶校尉,考漠武帝开始设置,各一名刺史,又设置司隶校尉,督察三辅、三河、弘皇共七个郡,经选的塞塞时期到垄置,遣一官职没有变更。属官有功曹、都官从事、诸曹从事、部郡从事、主簿、录事、门下书佐、省事、记室书佐、诸曹书佐守从事、武猛从事等官员,共有一百名吏,三十二名卒。到了渡江以后,才取消司隶校尉官职,负责它的职务的就是扬州刺史。
谒者仆射,是秦代职官,从汉到魏沿用。魏设置仆射,掌管大拜授时的礼仪和百官的排班位次,统管十名谒者。到武帝时减去仆射,将谒者并入兰台。江左时又设置仆射,后来又撤销了。 都水使者,是2龇的水衡这一职官。汉又有都水长丞,主管陂池灌溉,保护看守河渠,隶属于太常。还的塞直时期撤销都水,设置河堤谒者,垫沿用。到!适时设置都水使者一人,将河堤谒者作为都水的属官。时期,撤销河堤谒者,设置六名谒者。
中领军将军,是垫时的官职。漠代建安四年,苏茎在丞相府自行设置,到攻下漠中,任曹体为中领军。塞童登基,开始设置领军将军,任命萱体担任它,主管五校、中垒、武卫等三营。鱼适初期撤销,派中军将军羊祜统管二卫、前、后、左、右、骁卫等营,就是领军将军的职务。堡童丞台年间,改称中军为中领军。永昌元年,改称北军中候,不久又恢复为领军。成帝时。又叫中候,不久又恢复为领军。
护军将军,考它本是秦代的护军都尉这一官职。沿用,产担任命速垩为护军中尉,武帝又把它作为护军都尉,隶属大司马。魏武任丞相时,让整造担任护军,史逸担任领军,不是汉代的官职。十二年,改称护军为中护军,领军为中领军,设置长史、司马。魏的初期,沿用设置护军将军,主管武官选拔,隶属领军,晋代就不隶属了。亘壶丞旦元年,撤销护军,并入领军。塱壹左空二年,又设置领、护,分别统管营兵。以来,领军不再另外统领营兵,总管二卫、骁骑、材官各营,护军还是另外有营兵。资格老的人任领军、护军,资历浅的人任中领军、中护军。属官有长史、司马、功曹、主簿、五官,接受诏命出兵征伐的时候就设置参军。
左右卫将军,考塞童首先设置中卫和卫,武童承受天命后,分为左右卫,任命羊璘为左卫将军,趟庄为右卫将军。都设置长史、司马、功曹、主簿等人员,江左时期撤销长史。
骁骑将军、游击将军,都是汉代的杂号将军。魏设置为中军。到了置,将领、护、左右卫、骁骑、游击作为六军。
左右前后军将军,考蕴旦旦童时有左军,那么左军是魏的职官,到了晋没有改变。武帝初期又设置前军、右军,泰始八年又设置后军,造就成了四军。
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等校尉,这是五校,都是漠代的官职。魏晋直到江左,还统领营兵,都设置司马、功曹、主簿。后来撤销左军、右军、前军、后军而改为镇卫军,他们的左右营校尉依然照旧,都是中领军统管。
二卫开始设前驱、由基、强弩为三部司马,各自设置督史。左卫,是熊渠虎贲;右卫,是做飞虎贲。二卫各有五部督。其中的命中虎贲,由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分别统领。又设置虎贲、羽林、上骑、异力四个部,连同命中虎贲为五督。其中的卫、镇四军和五校一样,各设置一千人。又设殿中将军,中郎、校尉、司马的设置和骁骑将军一样。持椎持斧虎贲,分别隶属左右卫。殿中虎贲、持钣冗从、羽林司马,平常的随从人数各有增减。武帝很重视军队的官职,所以将军校尉等多半挑选朝廷中有清望的人士担任。在那之前,陈勰受文帝任用,卓越有才干,通晓军中律令。帝当晋王时,委任他典掌兵马事务。到蜀被攻破之后,让陈勰学习诸葛亮的围阵用兵倚伏的方法,以及甲乙校标帜的规制,陈勰全部掌握了,于是任命陈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升为将军。过了很长时间,每当武帝出入,陈勰手持白虎幡随从在车驾左右,仪仗队排列整齐肃穆。太康末年,武帝曾经出猎射雉,当时陈勰已经是都水使者,散骑随从。车驾临近天黑才返回,夜已深,应当布置警戒,车驾停下来,警戒却迟迟不能完成,于是韶令陈勰去安排警戒。陈勰举着白虎幡指挥,一会儿就部署完毕。众人都自愧弗如,很受武帝信任。
太子太傅、少傅,都是古代的官职。壶盘三年,亘游开始设立东宫时,各设置一名,还没有设置詹事,束宫中事情不论大小,都由二傅处理,都有功曹、主簿、五官。太傅是中二千石,少傅是二千石。有训导方面的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皇太子先行拜礼,然后各傅还礼。武帝以后因为太子是储君而地位尊崇,于是任命各个公来担任傅;由于原本官阶地位很高,所以有的称“行”有的称“领”当时的侍中鱼樘,是尽帝亲近敬重的人,又让他兼任,也是一时的制度罢了。元年,任命给事黄门侍郎握逃为詹事,掌管东宫中的事务,二傅不再统辖属官。到杨珧任卫将军,兼任少傅,撤销詹事,于是推崇弘扬以傅训导的制度,任命太尉贾充兼太保,司空齐王司马攸兼太傅,设置的吏员属官都和原先一样。二傅戴两梁的进贤冠,黑色介愤,穿五时朝服,佩水苍玉,享受的俸禄是每天三斛。太康二年,开始赐给春绢五十匹,秋绢一百匹,丝绵一百斤。以后太尉汝南王司马亮、车骑将军杨骏、司空卫璀、石鉴都兼任过傅保,还是不设置詹事,直到武帝时代结束。惠帝元康元年,又设置詹事,给二傅各六顷采地,六名农业役隶,立夏以后未赐封地的,享受一年的俸禄。设置丞一名,品级为千石;主簿、五官掾、功曹史、主记门下史、绿事、户曹法曹仓曹贼曹功曹书佐、门下亭长、门下书佐、省事各一名,给赤色耳的安车一套。到愍怀设束宫时,才设置六傅,三太、三少,因为景帝名师,所以将太师改为太帅,都处理尚书方面的事务,詹事的文书事务都经过六傅。但自从元康以后,各傅有时二人有时三人,有时四人有时六人,到永康年间又不设置詹事。从太安以后设置詹事,直到孝怀帝时代结束。渡江以后,有太傅和少傅,不设立师和保。
中庶子四名,职务和侍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