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七章(2/10)

又杀太之罚也。

魏时张掖石瑞,虽是晋之符命,而于魏为妖。好攻战,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魏氏三祖皆有其事。石图发于非常之文,此不从革之异也。晋定大业,多毙曹氏,石瑞文“大讨曹”之应也。案刘歆以《秋》石言于晋,为金石同类也,是为金不从革,失其也,刘向以为石白为主,属白祥。

安帝义熙初,东太守殷仲文照镜不见其,寻亦诛翦,占与甘卓同也。

魏明帝景初元年九月,雨,冀、兗、徐、豫四州,没溺杀人,漂失财

愍帝建兴五年,石言于平。是时帝蒙尘亦在平,故有非言之而言,妖之大者。俄而帝为逆胡所弑。

康帝建元元年七月庚申,吴郡灾。

孝怀帝永嘉四年十一月,襄火,烧死者三千余人。是时王如自号大将军、司雍二州牧,众四五万,攻略郡县。此下陵上,失其节之应也。

吴时,历县有岩穿,似印,咸云“石印封发,天下太平”孙皓天玺元年,印发。又,羡山有石,长十余丈。皓初修武昌,有迁都之意。是时武昌为离。班固云“离与城郭同占”,饰城郭之谓也。其宝鼎三年后,皓东关,遣丁奉至合,建衡三年皓又大举华里,侵边境之谓也。故令金失其,卒面缚而吴亡。

元帝太兴二年,吴郡、吴兴、东无麦禾,大饥。

海西公太和中,郗愔为会稽太守。六月大旱灾,火烧数千家。延及山仓米数百万斛,炎烟蔽天,不可扑灭。此亦桓温盛,将废海西,极之应也。

明帝太宁元年正月,京都火。是时王敦威侮朝廷,多行无礼,内外臣下咸怀怨毒,极也。

义熙四年七月丁酉,尚书殿中吏曹火。九年,京都大火,烧数千家。十一年,京都所在大行火灾,吴界尤甚。火防甚峻,犹自不绝。王弘时为吴郡,昼在听事,见天上有一赤下,状如信幡,遥集路南人家屋上,火即大发。弘知天为之灾,故不罪火主。此帝室衰微之应也。

永兴元年,成都伐长沙,每夜戈戟锋有火光如悬烛。此轻人命,好攻战,金失其而为光变也。天戒若曰,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成都不悟,终以败亡。

惠帝元康三年闰二月,殿前六钟皆涕,五刻止。前年贾后杀杨太后于金墉城,而贾后为恶不止,故钟涕,犹伤之也。

《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下。”

石季龙时,鄴城凤门上金凤皇二漳河。

十三年十二月乙未,延贤堂灾。是月丙申,螽斯则百堂及客馆、骠骑府库皆灾。于时朝多弊政,衰陵日兆,不哲之罚,皆有象类。主相不悟,终至亡。会稽王幸尼及姏母,各树用其亲戚,乃至掖,礼见人主。天戒若曰,登延贤堂及客馆者多非其人,故灾之也。又,孝武帝更不立皇后,幸微贱张夫人,夫人骄妒,皇不繁,乖“螽斯则百”之,故灾其殿焉。复赏赐不节,故府库被灾,斯亦其罚也。

魏明帝青龙中,盛修室,西取长安金狄,承槃折,声闻数十里,金狄泣,于是因留霸城。此金失其而为异也。

穆帝永和十年,三麦不登。十二年,大无麦。

《传》曰:“修室,饰台榭,内,犯亲戚,侮兄弟,则稼穑不成。”

永昌二年正月癸巳,京师大火。三月,饶安、东光、安陵三县火,烧七千余家,死者万五千人。

孝武太元六年,无麦禾,天下大饥。

孝武帝宁康元年三月,京师风火大起。是时桓温朝,志在陵上,少主践位,人怀忧恐,此与太宁火事同。

说曰:金,西方,万既成,杀气之始也。故立秋而鹰隼击,秋分而微霜降。其于王事,军行师,把旄杖钺,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叛逆,止暴也。《诗》云:“有虔执钺,如火烈烈。”又曰:“载戢戈,载橐弓矢。”动静应宜,说以犯难,人忘其死,金得其矣。若乃贪恣睢,务立威胜,不重人命,则金失其。盖工冶铸金铁,冰滞涸,不成者众,乃为变怪,是为金不从革。

京房《易传》曰:“颛事者加,诛罚绝理,厥灾。其也,雨,杀人,以陨霜,大风天黄。饥而不损,兹谓泰,厥大杀人。避遏有德,兹谓狂,厥杀人也。已则地生虫。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寒,杀人。追诛不解,兹谓不理,厥五谷不收。大败不解,兹谓皆,厥国邑,陨霜杀谷。”董仲舒曰:“兵结仇,伏尸血,百姓愁怨,气盛,故大也。”

说曰:,北方,终藏万者也。其于人,命终而形藏,神放越。圣人为之宗庙,以收魂气,秋祭祀,以终孝。王者即位,必郊祀天地,祷祈神祇,望秩山川,怀柔百神,亡不宗事。慎其斋戒,致其严敬,是故鬼神歆飨,多获福助。此圣王所以顺事气,和神人也。及至发号施令,亦奉天时。十二月咸得其气,则调而终始成。如此,则得其矣。若乃不敬鬼神,政令逆时,失其。雾,百川逆溢,坏乡邑,溺人民,及雨伤稼穑,是为下。

魏文帝黄初四年六月,大雨霖,伊洛溢,至津城门,漂数千家,杀人。初,帝即位,自鄴迁洛,营造室,而不起宗庙。太祖神主犹在鄴,尝于建始殿飨祭如家人礼,终黄初不复还鄴。又郊社神祇,未有定位。此简宗庙废祭祀之罚也。

元帝永昌元年,甘卓将袭王敦,既而中止。及还,家多变怪,照镜不见其。此金失其而为妖也。寻为敦所袭,遂夷灭。

安帝元兴元年,无麦禾,天下大饥。

太元十年正月,国学生因风放火,焚房百余间。是后考课不厉,赏黜无章。盖有育才之名,而无收贤之实,此不哲之罚先兆也。

元帝太兴中,王敦镇武昌,武昌灾,火起,兴众救之,救于此而发于彼,东西南北数十俱应,数日不绝。旧说所谓“滥炎妄起,虽兴师众,不能救之”之谓也。宝以为“此臣而君行,亢失节,是为王敦陵上,有无君之心,故灾也。”

穆帝永和五年六月,震灾石季龙太武殿及两庙端门。震灾月余乃灭,金石皆尽。其后季龙死,大,遂灭亡。

成帝咸和五年,无麦禾,天下大饥。

吴孙权赤乌八年夏,茶陵县鸿,漂二百余家。十三年秋,丹、故鄣等县又鸿。案权称帝三十年,竟不于建鄴创七庙。惟父一庙远在长沙,而郊祀礼阙。嘉禾初,群臣奏宜郊祀,又不许。末年虽一南郊,而北郊遂无闻焉。吴楚之望亦不见秩,反祀罗妖神,以求福助。天戒若曰,权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故示此罚,悟也。

元兴元年八月庚,尚书下舍曹火。时桓玄遥录尚书,故天火,示不复居也。

皓皆冒之。此修室饰台榭之罚也。

清河王覃为世时,所佩金铃忽生起如粟者,康王母疑不祥,毁弃之。及后为惠帝太,不终于位,卒为司越所杀。

《传》曰:“好战攻,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则金不从革。”

怀帝永嘉元年,项县有魏豫州刺史贾逵石碑,生金可采,此金不从革而为变也。五月,汲桑作,群寇飙起。

三年,卢循攻略广州,刺史吴隐之闭城固守。其十月壬戌夜,火起。时百姓避寇盈满城内,隐之惧有应贼者,但务严兵,不先救火。由是府舍焚,烧死者万余人,因遂散溃,悉为贼擒。

太元元年,吴又有大风涌之异。是冬,权南郊,宜是鉴咎征乎!还而寝疾,明年四月薨。一曰,权时信纳谮诉,虽陆逊勋重,和储贰,犹不得其终,与汉安帝听谗免杨震、废太同事也。且赤乌中无年不用兵,百姓愁怨。八年秋,将军茂等又图逆。

成帝咸和二年五月,京师火。

说曰:土,中央,生万者也。其于王者,为内事,室、夫妇、亲属,亦相生者也。古者天诸侯,庙大小卑有制,后夫人媵妾多少有度,九族亲疏长幼有序。孔曰:“礼,与其奢也,宁俭。”故禹卑室,文王刑于寡妻,此圣人之所以昭教化也。如此,则土得其矣。若乃奢骄慢,则土失其。亡旱之灾而草木百谷不熟,是为稼穑不成。

吴孙皓时,常岁无旱,苗稼丰而实不成,百姓以饥,阖境皆然,连岁不已。吴人以为伤,非也。案刘向《秋说》曰“旱当书,不书旱而曰大无麦禾者,土气不养,稼穑不成”,此其义也。皓初迁都武昌,寻还建鄴,又起新馆,缀饰珠玉,壮丽过甚,破坏诸营,增广苑囿,犯暑妨农,官私疲怠。《月令》,季夏不可以兴土功,

海西太和中,会稽山县起仓,凿地得两大船,满中钱,钱皆文大形。时日向暮,凿者驰以告官,官夜遣防守甚严。至明旦,失钱所在,惟有船存。视其状,悉有钱

安帝隆安二年三月,龙舟二乘灾,是沴火也。其后桓玄篡位,帝乃播越。天戒若曰,王者迁,不复御龙舟,故灾之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