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太常彪之、宗正司马综,用礼物纳采。”何琦回答说:“前太尉参军、都乡侯小臣何琦行稽首礼叩首再拜。皇帝下达美好的命令,在我家族中寻访婚姻,准备了数人供选择。我的堂祖父的弟弟,已故散骑侍郎何准的遣女,没间断过训导,衣着如常人。恭敬严肃地奉承旧有的典章制度。”又派兼太保、武陵王司马晞,兼太尉、中领军司马洽带上册书,立法倪为皇后。
皇后没有儿子。哀帝即位,被称为穆皇后,居住在永安宫。桓玄篡位,把皇后移到司徒府。路过太庙,皇后停车大哭,哀伤感动路人。桓玄听说后发怒说:“天下挥让替代是平常的事,舆姓包的女子有什么关系!”于是把皇后降为零陵题昼。舆宝童一同西行,到了旦医。塑瞪树立义旗,殷仲文侍奉皇后回到京都,皇后下令说:“战事频繁,百姓艰难饥饿。而我们膳食车服丰盛浪费,怎么能舆百姓一同俭朴节约呢。减少供给,不要游乐遇度。”皇后当时因为从远地回京,打算参拜陵庙。有关官吏因敌寇还没平息,奏请取消。元兴三年去世,时年六十六岁,在位共四十八年。
哀靖王皇后名夔之,左愿置屋人。司徒左长史王遂的女儿。皇后起初是堕墨王的妃子。塞童即位,立她为皇后,追赠她母亲爱旦为塞垦翅星。皇后在位三年,没有儿子。星空二年去世。 废帝孝庾皇后名道搓,题丛匮堕入。父亲尘速,本书有传。起初是塞海王的妃子。废帝即位,立她为皇后。太和六年去世,葬在敬平陵。皇帝被废为海西公后,追贬她为海西公夫人。太五十一年,荡酉公死在呈,又把皇后与蛊酉公合葬在吴陵。
简文宣郑太后名阿春,河南荥阳人。历代为豪门世族。祖父鄞合,是临济令。父亲郑恺,字祖元,是安丰太守。皇后年少时即成了孤儿,没有兄弟,仅姐妹四人,皇后最大。先嫁给渤海田氏,生下一个男孩就守了寡,投奔舅舅濮阳吴氏家。元帝为丞相时,邀后先去世,将娶吴氏女儿作夫人。皇后与吴氏的女儿一起游后园,有人看见了,对皇帝说:“墓返女虽是寡妇,但比呈旦的女儿贤惠多了。”建武元年,娶为琅邪王夫人,很受宠爱。皇后虽然显贵受宠,然而常有忧虑之色。皇帝问她缘故,回答说:“我有妹妹,中间那个已嫁给长沙王褒,还剩两个妹妹没出嫁,怕姐姐成了妾,再没有求婚的人了。”皇帝于是从容地对刘隗说:“郑氏两个妹妹,你可以为她们寻求好配偶,使她们不失去旧日的显赫。”刘隗推举他的侄子刘佣娶了二妹,把最小的嫁给汉中李氏,都到了世族之家。皇帝召王褒为尚书郎,以此取悦皇后的心意。皇后生下琅邪悼王、简文帝、寻阳公主。琅邪王称帝,皇后虽然是夫人,皇帝令太子及束海王、武陵王都按母亲之礼事奉她。皇帝去世,皇后被称为建平国夫人。
咸和元年皇后去世,简文帝当时是琅邪王,服大丧。有关官吏认为琅邪王已经过继,对生母的丧礼应降格,国中大臣不能匡正,奏请罢免国相诸葛颐。琅邪王上疏说:“亡母在世时在我的国家,去世时留国家的宅第,我虽出继,也没有丧服降等的道理,这样母子之情能表达。过去敬后去世,孝王已经过继,也还是服大丧。这是清楚的先例,我应效法。”明穆皇后不强迫他改变主意,于是调琅邪王为会稽王,追封皇后为会稽太妃。简文帝即位,未来得及追加尊号。临死,封皇子道子为琅邪王,领会稽国,祭祀太妃。
太元十九年,孝武帝下诏书说:“会稽太妃是文德之母,德音融融,满载圣明,光照大晋。先帝给圣明善良的会稽太妃追加尊号,朝廷的议论不一致,道被怀疑歪曲。我陈述遵循先帝的志向,常常在心中告诫。今天恭奉遣旨,依照《春秋》、两汉及孝怀皇帝过去的做法,加太妃尊号为简文宣太后。”于是在太庙路西立庙,陵墓称嘉平。当时群臣为了迎合皇上旨意,多认为郑太后应配祭于元帝。皇帝以此询问太子前率徐邈,徐邈说:“我认为《春秋》的义理,是母亲因为儿子而显贵。鲁隐公尊重桓公的母亲,另建仲子之宫而不在惠庙配享。而且在以往,郑太后不是先帝的夫人,到了子孙怎么能为祖辈立元配呢?尊崇已经至极,由于臣子,才得以称太后,陵庙礼典完备。假如合葬拊祭,那是义礼所不允许的。”依从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