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8/10)

丽,酒肉饭食,超过王室。每逢宴会朝见,不吃太官准备的食物,皇帝就命令他取自家的饭食。蒸饼上不裂开成十字他不吃。一天饮食耗用万钱,还说无处下筷子。有人用小张纸写的书信,他告诉门房不要上报。刘毅等人数次上奏弹劾何曾奢侈无度,皇帝因为他是重臣,一概不过问。

都官从事刘享曾经奏报何曾奢华,用铜钩丝带做牛鼻绳,装饰牛的蹄角。后来何曾征召刘享做属官,有人劝刘享不答应。刘享认为这完全是公事,不卷入私人怨恨,于是应征。何曾常因小事对玺匣杖罚。所谓外表宽容内心忌恨,就是这一类事。当时司空贾充权力类似国君,何曾在贾立面前谦抑而且依附他。等到买充与庾纯因酒相争,何兽偏向亘充而压制座钟,因此被正直的人非议。何曾有两个儿子:何遵、何劭。何劭继承了爵位。

何劭字敬祖,年少时与武帝年岁相同,有自幼结下的交情。武帝为太子时,以何劭为中庶子。到了即位时,何劭转任散骑常侍,很是被亲近。何劭有姿貌声望,远方客人朝见,必定让何劭陪同。每逢各地贡献,皇帝就赏赐他,而观看他吐辞道谢。咸宁初年,官员奏报何劭及兄何遵接受原员令塞遨的财物,虽然经过了赦免,还是应该完全禁止。事情交给了廷尉。韶书说:“太保与塞堑有几代人的交情,何遵等人所收受的较轻微,一概都免罪。”升任侍中尚书。

惠帝即位,开始建立东宫,太子年纪幼小,想让他亲政因而隆重地选择六傅,任命何劭为太子太师,兼理尚书事。以后转特进,逐渐升迁为尚书左仆射。

何劭博学,善于写文章,陈说近代的事情,了若指掌。永康初年,改任司徒。赵王司马伦篡位,任命何劭为太宰。到了三王争斗,何劭乘轩戴冕周旋在他们中间,没有怨恨他的人。而骄横奢侈,如同他父亲的作风。服装及服用玩物,新旧积存极多。吃饭一定要吃遍各地的珍稀异味,一天的供给以两万钱为限。当时的评论认为太官御膳,也无法超过何劭的饭食。然而他优游自足,不贪权势。曾对同乡人王诠说:“我虽名位过于幸运,年轻时没有可以记录下来的事,惟有和夏侯长容进谏授博士一事,可以流传于史册。”他所撰写的《荀粲传》、《王弼传》及那些奏议文章都流传在世上。永宁元年去世,赠司徒,谧号康。儿子何岐继承。

何劭刚去世,袁粲向何岐吊丧,何岐以生病为由推辞。袁粲哭着出来说:“今年决意把何岐降到奴婢的等级。”王诠对他说:“吊唁死者,何必要见活人!何岐以前罪过多,那时没降等级,何公刚去世,就降他等级,人们会说你怕强欺弱。”袁粲这才罢休。

何遵字思祖,是何劭的庶兄。年少时有才干。初任散骑黄门郎、散骑常侍、侍中,逐渐升任大鸿胪。也奢侈过度,驱使御府工匠做宫禁用品,又卖国君出行用的行装器物,司隶刘毅参奏,被免官。太康初年,起用为魏郡太守,升迁为太仆卿,又被免官,死在家中。有四个儿子:何嵩、何绥、何机、何羡。

何嵩字泰基,宽弘爱士,博览典籍,尤其精通《史记》、《汉书》。年轻时出任过地位显贵政事不繁的官职,兼著作郎。

何绥字伯蔚,官至侍中尚书。自认为世代名贵,奢侈过度,性情轻慢,文书高傲。城阳王尼看到何绥写疏奏,对人说:“伯蔚处在战乱还遣么傲慢,怎么能免于祸呢!”刘舆、潘滔在束海王司马越前说他的坏话,司马越便杀了何绥。起初,何曾侍奉武帝宴饮,回去后告诉何遵等人说:“国家顺应天命接受禅让,开创大业留传子孙。我每次赴宴参见,没有听到过治国的长远谋略,衹说些平常琐事,这不是为子孙谋划的兆头。自己还能在位,后代恐怕危险了!这是子孙们的忧患。你们还能保全。”指着孙子们说:“这些人必定遇上乱世。”等到何绥死,何嵩哭他说:“我的祖父真是大圣人啊!”

何机是邹平令。性情也傲慢,责令同乡人谢鲲等行跪拜礼。有人告诫他说:“礼是敬年龄爵位的,以德为主。让谢馄拜的是权势,恐怕有伤风俗。”何机不觉得惭愧。

何羡是离狐令。既骄横又爱财,凌驾于别人之上,乡人憎恶他如同仇人。永嘉末年,何氏家族一个不剩地全死光。

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文雅开朗有才智,容貌仪表漂亮,不注重小节。因而当时人们谈到他时说:“石仲容,美无双。”县中召他为小吏,供农司马差遣。适逢谒者阳翟郭玄信奉命出使,寻求驾车者,司马把石苞及邓艾给了他。走了十余里,玄信对他们两人说:“你们日后都会官至卿相。”石苞说:“赶车的奴仆,怎么能成卿相呢?”这以后又被差遣到邺,事情长时间办不完,于是在邺地市面上贩卖铁。市长沛国赵元儒以善于发现人才知名,见到石苞,感到惊异,与石苞结交。感叹石苞气量远大,当官至公辅,因此石苞出了名。见吏部郎许允,请求在一个小县为县令。许允对石苞说:“你是我们遣一辈人,应当相互在朝廷推荐,为什么想要个小县呢?”石苞回去后叹息,没想到许允竟这么知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