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议论打算征召张华入京任宰相,又打算进封为仪同三司。当初,张华在皇帝前诋毁过不赴朝任职的冯恢,冯鱿是冯恢的弟弟,深受皇帝宠信。冯鱿曾侍奉皇帝,从容地谈论魏晋的政事,于是说:“我认为钟会引起的争端,都因为太祖。”皇帝变了脸色说:“你说的是什么呀!’’冯鱿脱帽谢罪说:“我愚昧地瞎说,罪该万死。然而我隐微的用意,还有可以申述之处。”皇帝说:“你根据什么那样说呢?”冯鱿说:“我认为善于驾车的人必定要懂得六根缰绳伸缩的规律,善于从政的人必定要掌握精审官员的分寸,因此仲由因为胜过别人而被压抑,冉求因为退让文弱而被进用,汉高祖八王因为过分受宠而被夷减,光武帝诸将因为谦让而能善终。不是皇上有仁义暴虐的区别,臣下有愚笨聪慧的差异,而是由褒贬赐予消夺造成的。钟会才能见识有限,而太祖过分夸奖他,嘉奖他的谋略,加封他的名器,让他享有大权,交给他重兵,因而使得钟会自以为谋划不会失策,功劳大得无法赏赐,飞扬跋扈,便造成叛逆。假如太祖录用他的那一点才能,用礼法节制他,用权势压制他,把他纳入法规,那么就没有理由产生作乱的心思,也就不会形成叛乱的事。”皇帝说:“是这样。”冯鱿叩首说:“陛下既然同意了小臣的话,就应该想到坚冰是逐渐冻成的,不要使钟会那样的人重蹈覆灭丧亡的路。”皇帝说:“现在难道有像钟会那样的人吗?”冯鱿说:“东方朔说过‘谈何容易’,《易》说‘臣不保密就会丧失性命,。”皇帝于是屏退左右的人说:“你把话说透。”冯鱿说:“陛下的大谋臣,在天下大功显著,海内没人不知道,占据一方边镇总管兵马重任的人,都在陛下的考虑之列。”皇帝沉默不语。不久,征召张华为太常。由于太庙房梁折断,免官。到武帝这一代,都以列侯身份朝见。
惠帝即位,任命张华为太子少傅,与王戎、裴楷、和峤都因为有名望而被杨骏忌恨,他们都不参与朝政。等到杨骏被杀后,将要废皇太后,在朝堂上会集群臣,议论的人都迎合旨意,认为“《春秋》中记载弃绝文姜,如今太后自绝于宗庙,也应被废黜”惟有张华的议论认为“夫妇之道,父亲不能在儿子那裹得到,儿子也不能在父亲那裹得到,皇太后没有得罪先帝。如果把太后列入杨骏的同党,那是在圣明的当代做了不恭顺母亲的事,应该按照汉朝废赵太后为孝成后的先例,贬太后的封号,仍旧称武皇后。另居别处,以此成全她终生显贵之恩”不被采纳,便把太后废为平民。
楚王司马璋接受密诏杀太宰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罐等,内外军队战乱,朝廷十分恐慌,无计可施。张华对皇帝说:“司马璋伪造诏书擅自杀害二公,将士们在仓猝间,认为是国家的意思,因此追随了他。现在可以派遣人执骝虞幡使外围军队解除戒备,按理必定顺风而从。”皇帝依从了他,楚王司马璋的兵变果然失败。等到司马璋被杀,强茎因为首先出谋有功,授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金印紫绶。坚决推辞开府。
贾谧与皇后共同谋议,认为张华出身庶族,儒雅有谋略,进没有威逼皇上的嫌疑,退则被众望所归,打算倚仗他治理朝廷纲纪,咨询政事。犹豫未决,去问裴憔,裴愿素来敬重张华,完全赞成这件事。张华于是尽心匡正辅佐,纠正错误,虽然在昏庸的皇帝暴虐的皇后之时,而国内安定,这是张华的功劳。张华怕皇后家族势大,作《女史箴》来讽喻。贾后虽然凶狠忌妒,却知道敬重垂垄。一段时间后,议论呈跶的前后功勋,进封壮武郡公。张华十余次谦让,皇帝下手诏敦促开导,这才接受。几年后,代替下邳王司马晃任司空,兼任著作郎。
等到贾后谋划废太子,左卫率刘卞很被太子信任知遇,每次聚会宴饮,刘卞必定参加。屡次见到买进骄傲,太子怨恨他,从言语脸色上都显露出来,买谧也不服气。刘卞把贾后谋划的事询问张革,强垄说:“没听说。”塑庄说:“塑庄出身贫寒,从须昌的小吏受公的成全提拔,到了今天的地位。士感激知己,因此把话全说出来,而公却对我有疑虑啊!”张华说:“假如有你说的事,你想怎么办?”刘卞说:“东宫俊杰敷不清,四率有精兵万人。公居主持国政的要位,如果得到公的命令,皇太子入朝任录尚书事,在金墉城废买后,两个黄门的力量就够用了。”张华说:“如今天子登位,太子,是皇帝的儿子,我又没有接受命令,忽然参与干这种事,是目中没有国君父亲,把不孝展示天下。虽能成功,还是不能免去罪名,何况权臣贵戚满朝,权威不在一方,这样能安定吗!”等到皇帝在式干殿会聚群臣,出示太子手书,展示群臣,没有敢说话的人。衹有张华劝谏说:“这是国家的大祸。自汉武帝以来,每次废黜嫡长子,常招致丧乱。再说国家拥有天下的日子不长,愿陛下慎重对待此事。”尚书左仆射裴憔认为应该先检查核对传书的人,又请求对照太子手书,不这样,恐怕有欺诈。贾后便从宫内拿出太子平素写的十余张纸,众人对比,也没有敢说不是的。议论到太阳偏西未能决定,皇后知道张华等人态度坚决,于是上表乞求把太子免为平民,皇帝同意了她的建议。
当初,赵王司马伦任镇西将军,挠乱关中,压差反叛,于是用!延玺旦墅代替他。有人对亟茎说:“童迗贪婪愚昧,信用逊昼,在那裹作乱,而孙秀狡诈多变,是奸人中的首恶。如今可以派梁王杀掉孙秀,割除赵王的一半封地,谢罪闱右,不也是可行的吗!”张华听从了他,梁王司马肜也答应了。孙秀的友人辛冉从西边来,对攀王司马肜说:“氐羌是自己反叛的,不是孙秀造成的。”孙秀因而免于一死。司马伦回朝后,谄媚地对待贾后,于是求绿尚书事,后来又求尚书令。退茎与裴憔都坚决不同意,因而招致怨恨,趟王司马伦、孙秀恨张华如同仇人。武器库起火,张华惧怕因此发生事变,列士兵固守。然后再救火,因而历代的宝物及漠高祖斩蛇剑、王莽的头、孔子的木屐等都烧掉了。当时张华看到剑穿破屋子飞出,不知飞到了哪裹。
当初,张垄受封的壮武郡有桑树变成了柏树,看到的人认为不吉利。此外张华的住宅及官署屡次有妖怪。小儿子张韪因为中台星分裂,劝张华退职。张华不听从,说:“天道妙远,应修养德行去应顺。不如静待,等待天命。”等到赵王司马伦、逊壶将废置丘,遝重派司马雅在夜裹告诉垂茎说:“如今国家将有危难,赵王想与公一起匡救朝廷,做霸王的事业。”张华知道孙壶等人必定要篡夺,就拒绝他。司马雅发怒说:“刀将要落到脖子上,还这么说话!”不回头就出去了。张华在白天刚躺下,忽然梦见房屋塌壤,醒来后厌恶这个梦。这天晚上灾难就发生了,诈称诏书召张华,于是与裴颜都被收捕。张华在死前,对张林说:“你想害忠臣吗?”张林用诏书来辩解说:“你是宰相,担负天下大事,太子被废时,你不能为节操而死,为什么呢?”张华说:“式干殿的议论,我进谏的言论都保存着,我不是不劝谏。”张林说:“劝谏不被依从,为什么不辞去官位?”张华不能回答。一会儿,使者来了说:“诏书命令斩公。”张华说:“我是先帝的老臣,一片赤诚。我不惜去死,怕的是王室的灾难,祸害是无法测度的。”于是在前殿马道南被害,减三族,朝廷内外没有不悲痛的。时年六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