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5/10)

“睦退静思愆,改修其德,今有爵土,不但以赦。江阳险远,其以高阳郡封之。”乃封为高阳王。元康元年,为宗正。薨于位,世子蔚早卒,孙毅立。拜散骑侍郎,永嘉中没于石勒。隆安元年,诏以谯敬王恬次子恢之子文深继毅后。立五年,薨,无嗣,复以高密王纯之子法莲继之。宋受禅,国除。

任城景王陵,字子山,宣帝弟魏司隶从事安城亭侯通之子也。初拜议郎。泰始元年封北海王,邑四千七百户。三年,转封任城王,之国。咸宁五年薨,子济立。拜散骑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辅国将军。随东海王越在项,为石勒所害,二子俱没。有二弟:顺、斌。

顺字子思,初封习阳亭侯。及武帝受禅,顺叹曰:“事乖唐虞,而假为禅名!”遂悲泣。由是废黜,徙武威姑臧县。虽受罪流放,守意不移而卒。

西河缪王斌,字子政,魏中郎。武帝受禅,封陈王,邑千七百一十户。三年,改封西河。咸宁四年薨,子隐立。薨,子LE立。

史臣曰:泰始之初,天下少事,革魏余弊,遵周旧典,并建宗室,以为籓翰。诸父同虞虢之尊,兄弟受鲁卫之祉,以为历纪长久,本支百世。安平风度宏邈,器宇高雅,内弘道义,外阐忠贞。洎高贵薨殂,则枕尸流恸;陈留就国,则拜辞陨涕。语曰‘疾风彰劲草’,献王其有焉。故能位班上列,享年眉寿,清徽至范,为晋宗英,子孙遵业,世笃其庆。高密风监清远,简素寡欲,孝以承亲,忠以奉上,方诸枝庶,实谓国桢。新蔡、南阳,俱莅方岳。值王室多难,中原芜梗,表义甄节,效绩艰危。于时丑类实繁,凶威日逞,势悬众衅,相继沦亡,悲夫!谯闵沈雄壮勇,作镇南服。属奸回肆乱,称兵内侮。怀忠愤发,建义湘州,荆沔响应,群才致力。虽元勋不立,而诚节克彰,垂裕后昆,奕世贞烈,岂不休哉!勋托末属,禀性凶暴。仍荷朝寄,推觳梁民,遂弃亲背主,负恩放命。凭庸蜀之饶,苞藏不逞;恃江山之固,奸谋日深。是以搢绅切齿,摅积愤之志;义士思奋,厉忘身之节。天道祸淫,应时荡定。昔汲黯犹在,淮南寝谋,周抚若存,凶渠未发,以邪忌正,异代同规。《诗》云“自贻伊戚”,其勋之谓矣。习阳凭庆枝叶,守约怀逸,栖情尘外,希踪物表,顾匹夫之独善,贵达节之弘规,言出身播,犹为幸也。

赞曰:安平立节,雅性贞亮。高密含和,宗室之望。新蔡遇祸,忠全元丧。谯闵徇义,力屈志扬。勋自贻戚,名陨身亡。顺不恤忌,流播遐方。

译文

◎宗室 安平献王孚(子邕 邕弟义阳成王望 望子河间平王洪 洪子威洪弟随穆王整 整弟竟陵王楙 望弟太原成王辅 辅弟翼 翼弟下邳献王晃 晃弟太原烈王瑰 瑰弟高阳元王珪 珪弟常山孝王衡 衡弟沛顺王景) 彭城穆王权(曾孙纮 纮子俊) 高密文献王泰(子孝王略 略兄新蔡武哀王腾 范阳康王绥子虓) 济南惠王遂(曾孙勋) 谯刚王逊(子闵王承等 高阳王睦 任城景王陵 弟顺)

安平献王司马孚字叔达,是宣帝的次弟。当初,司马孚的长兄司马朗字伯达,宣帝字仲达,司马孚弟司马馗字季达,司马恂字显达,司马进字惠达,司马通字雅达,司马敏字幼达,都有名气,因而当时号称“八达”司马孚温和敦厚正直谦让,广泛阅读经典史籍。汉朝末年丧亡动乱,与兄弟处于危亡之中,粗茶淡饭,而披阅不知疲倦。性格开通宽容,以贞洁清白作为立身之本,从没与别人结怨。陈留人殷武在国内闻名,曾经遭受刑罚,司马孚去探望他,于是就与他同吃同住,谈论的人称道此事。

魏陈思王曹植有超人的才干,精选官属,任命司马孚为文学掾。曹植仗着才干凌驾于人,司马孚常常诚恳地劝谏,起初不合曹植的心意,后来才向他认错。迁任太子中庶子。魏武帝去世,太子号哭得太厉害,司马孚劝谏说:“皇帝去世,天下仗着殿下您来发布命令。应当上为宗庙,下为各封国,为什么效仿平民的孝道呢!”太子好一会儿才止住哭,说:“你说得对。”当时群臣刚听说皇帝去世,聚在一起号哭,不再成行列。司马孚在朝廷上厉声说:“如今皇帝去世,天下震动,应该及早拜继位的国君,来镇抚海内,祇是哭就行了吗!”司马孚与尚书和洽解散群臣,设置禁卫,完成丧事,拥戴太子即位,也就是文帝。

当时正在选侍中、常侍等官,太子身边的旧人不时地暗示主事的人,打算就任用他们自己,不再征调其他人。司马孚说:“虽然有了尧舜,还一定少不了稷契。如今新君才即位,应该进用海内英才贤士,尚且还怕得不到,怎能想利用时机来自相推荐举用呢做官不称职,得到官位也不足以令人尊重。”于是另外推选。转授司马孚为中书郎、给事常侍,住宿在官署内,又拜任黄门侍郎,加任骑都尉。

当时孙权对魏自称属国,请求送人质入魏,应当遣送魏的前将军于禁回魏,很久人还不到。天子向司马孚问此事,司马孚说:“先王设下了九服的制度,是诚心用仁德的胸怀来要求荒远的地域,而不用中原的礼去责求。陛下继承帝位,远方的人服从进贡。孙权虽没送来人质,于禁也没回来,可还是应该以宽厚对待他们。蓄积兵士马匹,观察事态的变化。不能因为嫌疑而责怪,那样恐怕会有伤感怀远方人的大义。从孙策到孙权,累世相继承,力量的强舆弱,不在于一个于禁。于禁没到,应当是有其他缘故。”后来于禁回到了魏。果然是因为有病而滞留,然而人质始终没送来。大军开到江边,责备吴国违背诺言,吴于是断绝关系不再贡献。此后出任河内典农,赐爵位为关内侯,转任清河太守。

当初,魏文帝设置度支尚书,专门掌管军队国家的支出计划,朝廷的议论认为征战讨伐没有平息,举措必须节约。等到明帝继承君位,打算任用司马孚,问左右的人说:“有他兄长的风范吗?”回答说:“像他兄长。”天子说:“我得到两个司马懿,还有什么忧虑呢!”司马孚转任度支尚书。司马孚认为擒敌制胜,应有所准备。每次诸葛亮入侵关中,边境的军队不能制止敌人,后方军队奔赴边境,就会赶不上战机,应该事先挑选两万步兵骑兵,分成两部分,作为讨伐敌人的预备队。司马孚又认为关中连续遭受敌人进犯,谷物布帛不足,派遣冀州农夫五千人在上郢驻扎,秋天冬天演习战阵,春季夏季治理田地桑园。从此关中军队国家有了富余,预防入侵有了准备。此后拜任尚书右仆射,进封爵位为昌平亭侯,迁任尚书令。等到大将军曹爽专权,李胜、何晏、邓飏等人搞乱政治,司马孚不过问日常政事,衹是端正自身远离祸害而已。等到宣帝诛杀曹爽,司马孚与景帝驻扎在司马门,因为有功进封爵位为长社县侯,加任侍中。

当时吴将诸葛恪包围新城,任命司马孚督统诸军二十万人防御敌军。司马孚驻扎在寿春,派遣母丘俭、文钦等人进军讨伐。诸将想快速进击,司马孚说:“进攻这种事,要藉对方的力量取得成功,而且应当狡诈巧妙,不能力争。”故意滞留一个多月才进军,吴国军队望风而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