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7/10)

被封为太原王,封邑五千四百九十六户,泰始二年去封国。四年入朝,赐他衮冕的服装,迁任束中郎将。十年去世,诏书说:“司马瓖心地忠厚,才智高雅鲜明。历任文官武职,有干事的业绩。出京去自己的封国,各族人感怀依附,镇守许都,策谋可以记载。不幸早逝,我很是悼念他。如今安葬在不远处,追赠为前将军。”儿子司马腮继嗣,迁封为河间王,另有传。

高阳元王司马珪字子璋,年轻时有才气名望,是魏高阳乡侯。历任河南令,进封为浈阳子,官拜给事黄门侍郎。武帝接受惮让,封他为高阳王,封邑五千五百七十户。历任北中郎将、督邺城守诸军事。泰始六年入朝,因为父亲司马垩年老,请求留京供养。官拜尚书,迁任右仆射。十年去世,诏书派遣兼大鸿胪持节监护丧事,追赠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司马珪在世上有美誉,而皇帝很是悼念痛惜他。没有儿子,诏书让太原王司马辅的儿子司昼纬承袭爵位。司马缉继嗣五年,咸宁四年去世,谧号是塞。没有儿子,太康二年诏书让主愿王旦屋基长子司马腮的儿子司马讼做司马缉的继承人,封为真室腿。

常山孝王司马衡字子平,魏封为德阳乡侯。进封汝阳子,任驸马都尉。武帝接受挥让,封他为常山王,封邑三千七百九十户。二年去世,没有儿子,让安平献王的长子司马邕的第四个儿子司马殷继嗣。

沛顺王司马景字子文,是魏的乐安亭侯。历任谏议大夫。武帝接受禅让,封他为沛王亘,封邑三千四百户。在位十一年,咸宁元年去世,儿子司马韬继嗣。

彭城穆王司马权字子舆,是宣帝的弟弟魏鲁相东武城侯司马馗的儿子。刚承袭封爵时,任冗从仆射。武帝接受禅让,封他为彭城王,封邑两千九百户。出任北中郎将、都督邺城守诸军事。泰始年间入朝,赐他衮冕的服饰。咸宁元年去世,儿子元王司马植继嗣。历任后将军,不久官拜国子祭酒、太仆卿、侍中、尚书。出任安束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代替淮南王司马允镇守寿春,没有出发。有人说司马植帮助司马允攻打赵王司马伦,于是忧郁而死。追赠车骑将军,增加封邑一万五千户。儿子康王司马释继嗣,官至南中郎将、持节、平南将军,分出鲁国蕃、薛两个县来扩充他的封国,共两万三千户。去世,儿子司马雄继嗣,因投奔苏峻获罪被杀,改用司马释的儿子司马弦继嗣。

司马弦字伟德,起初被封为堂邑县公。建兴末年,元帝根据皇帝旨意,把司马弦遇继给高密王司马据。等到元帝即位,司马弦官拜散骑侍郎,迁任翊军校尉、前将军。司马雄被诛杀后,司马弦回去继承自己的宗族。官拜国子祭酒,加任散骑常侍,不久迁任大宗正、秘书监。有疯病,情绪理智不能持久。有时想上疏陈奏事情,展示在公卿之前。又闭门谦让退还印章冠饰,着《杜门赋》来表达他的志向。因此改拜光禄大夫,兼任大宗师,常侍的职位依旧。后来病重,放纵无度,有时攻击掠取军寺,有时伤害官属,恶语伤人,诽谤上下。又乘车冲入端门,直到太极殿前。于是御史中丞车灌上奏弹劾,请求免去司马弦的官职,送他到所封国严加防范约束。成帝下诏说:“王凭着美德又是有才的亲属,官居宗师的要位,应该广布道义修养德行,使他的操行清静专一。而近来屡屡游荡烦劳,冒风履尘。应命令府吏以下,各自根据职责侍奉护卫,不能让王再有这类烦劳。内外机构,各自慎重对待职掌。王可以免去常侍、光禄、宗师,先前所给的车牛可以收回,赐米布床帐用于养病。”咸康八年去世,追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有两个儿子:司马玄、司马俊。

司马玄继嗣。适逢庚戌制不许隐瞒户数,司马玄隐匿五户,桓温上表说司马玄犯禁,收捕他交给廷尉。这之后又赦免了他,官做到中书侍郎。去世,儿子司马弘之继嗣,官做到散骑常侍。去世,儿子司马邵之继嗣。去世,儿子司马崇之继嗣。去世,儿子司马缉之继嗣。宋接受禅让后,封国被取消。

恭王司马俊字道度,过继给高密王司马略,官做到散骑常侍。去世,儿子敬王司马纯之继嗣,历任临川内史、司农少府卿、太宰右长史。去世,儿子司马恢之继嗣。义熙末年,以给事中身份兼任太尉,修整拜谒洛阳园陵。宋接受惮让后,封国被取消。

高密文献王司马泰字子舒,是彭城穆王司马权的弟弟,任魏阳亭侯,补任阳翟令,迁任扶风太守。武帝接受挥让,封他为陇西王,封邑三千二百户,官拜游击将军。出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迁任使持节、都督宁益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兼益州刺史,声称有病没有赴任。转任安北将军,代替兄长司马权督邺城防守事宜。迁任安西将军、都督关中事。太康初年,入朝任散骑常侍、前将军,兼邺城门校尉,因病辞官。后来代替下邳王司马晃任尚书左仆射。出任镇西将军,兼任护西戎校尉、假节,代替扶风王司马骏都督关中军事,因病回到京师。永熙初年,代替石鉴任司空,不久兼任太子太保。等到杨骏被诛杀,司马泰兼管杨骏的军营,加授侍中,给步兵两千五百人,马五百匹。司马泰坚决推辞,于是给一千步兵一百匹马。

楚王司马璋被收捕时,司马泰整肃兵马将要去救他,祭酒丁绥劝谏说:“公身为宰相,不能轻率行动。再说夜晚仓猝,应该派人参加审问。”司马泰听从了他。司马璋被诛杀后,就任命司马泰录尚书事,迁任太尉,试任尚书令,改封为高密王,封邑一万户。元康九年去世,追赠为太傅。

司马泰品性廉洁清静,不接近音乐女色。虽任宰辅,享有大国的租赋,但服饰饮食如同平民百姓。率真自然简易坦率,每次朝会,不认识他的人不知他是王公。事奉父母恭敬谨慎,居丧悲哀忧伤,谦虚甘居人下,是宗室的仪表。当时的诸王,衹有司马泰和下邳王司马晃因为节制自己被称赞。虽然都不能救济施舍,但其余方面没人能比。司马泰有四个儿子:司马越、司马腾、司马略、司马模。司马越自己有传。司马腾遇继给叔父,弟弟司马略继嗣。 孝王司马略字元简,孝敬慈顺,谨慎谦恭地对待贤士,有些他父亲的风范。元康初年,愍怀太子在太子宫,挑选大臣子弟中有声望的人作为宾客友人,司马略和华恒等人一同侍奉在太子左右。历任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秘书监,出任安南将军、持节、都督沔南诸军事,迁任安北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司马略威逼青州刺史程牧,程牧避开他,司马略自己兼管青州。永兴初年,嵫令刘根在东莱起兵,欺骗迷惑百姓,有上万人追随,在临淄攻打司马略,司马略抵御不住,跑到聊城固守。怀帝即位,迁任使持节、都督荆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京兆被流放的人王迪与叟人郝洛聚集几千人,驻扎在冠军。司马略派参军崔旷率将军皮初、张洛等人讨伐王迪,中王迪计,打了败仗。司马略又派左司马曹摅统率崔旷等人进逼王迪。将要大战,崔旷在后边悄悄地自己退兵跑了,曹摅的军队没有后援,打了败仗,曹摅死在战场上。司马略赦免了崔旷的罪过,又派部将韩松再次督统崔旷攻打王迪,王迪投降了。不久进位开府,加任散骑常侍。永嘉三年去世,追赠侍中、太尉。儿子司马据继嗣。去世,没有儿子,让彭城康王的儿子司马弦继嗣。后来司马弦回到自己的宗族,立司马弦的儿子司马俊继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