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以来,王公回家,难道有能保住妻子儿女的吗!发这种议论的人可以杀掉。”于是百官恐惧,王戎装作药性发作掉入厕所,因而未遭杀害。
王戎因为晋室正处于战乱,羡慕蘧伯玉的为人,顺随形势屈伸,没有忠正的节操。自从主管选举,从未任用过门第卑微的平民,也没有贬退遇徒有虚名的官吏,而是顺随时局而浮沉,在官吏内迁转举荐而已。不久任司徒,虽然官位极高,但把政事交给同僚。有时骑着小马,从便门出游,见到他的人不知道他是三公。原来的下属多作了大官,在道路上相遇王戎就避开。生性喜好谋利,广收八方的园田及水力磨坊,遍及天下。积聚钱物,贪得无厌,往往拿着筹码,昼夜算计,总觉不够。而又吝啬,不顾及自己的身体,天下人说他是病入膏盲。女儿嫁给裴顿,向王戎借钱几万,很久未还。女儿后来回家,王戎脸色不好看,女儿急忙还了钱,逭才有了笑脸。侄儿将结婚,王戎送他一件单衣,婚事办完又要了回来。家中有好李子,常拿出去卖,恐怕别人得到种子,总是钻坏果核。因此在世上受到嘲笑。
以后跟从皇帝北伐,王室军队在荡阴打了败仗,王戎又去了邺,随皇帝回洛阳。皇帝西迁时,王戎出奔到郏。在危难时期,亲自作战,谈笑自如,从未有惧怕的样子。时常召集亲朋宾客,终日欢娱。永兴二年,在郏县去世,时年七十二岁,谧号元。
王戎善于鉴别人才,曾把山涛看作是没有雕琢的玉没有分剖的金,人们都敬重他的宝贵,但不知怎样形容他的才能;王衍神韵姿容高雅纯洁,像瑶林琼树,自然是世俗以外的人物。说裴颁不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而荀勖善于弥补自己的短处,陈道宁挺拔如长竿。同族弟弟王敦有名望,王戎厌恶他。王敦每次等着见王戎,王戎就推托有病不见。王敦后来果然叛逆作乱。王戎的鉴别力和先见之明就像这样。曾经路过黄公酒炉,回头对后面车上的客人说:“我过去与嵇叔夜、阮嗣宗在这襄畅饮,竹林之游我也曾参加。自从嵇、阮故去,我就被时事束缚。今天看这一切虽近在眼前,但却好像远隔山河!”当初,孙秀任琅邪郡吏,让乡大夫评议。王戎的堂弟王衍打算不答应,王戎劝他给孙秀品评。孙秀得志后,朝中官员与他有宿怨的都被杀害,而王戎、王衍却从孙秀那裹得到好处。
儿子王万,有好名声。年少而肥胖,王戎让他吃糠而他肥胖得更厉害。十九岁死。有庶子王兴,王戎瞧不起他。让堂弟阳平太守王情的儿子继嗣。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净秀美,安详高雅。童年时曾拜访山涛,山涛感叹了很久,王衍走了,山涛目送他说:“什么老妇人,生了这么个儿子!耽误天下百姓的,未必不是这个人。”父亲王义,是干北将军,常有公事,派人列出,不定时上报。王衍十四岁,当时在京师,去仆射羊枯那裹,申述事情,言辞很是清楚明辩。羊祜名声德行很重,而王衍年纪虽小却没有委屈于人下的样子,众人都感到惊异。杨骏想把女儿嫁给他,王衍以此为耻,便装疯免去此事。武帝听说他的名声,问王戎说:“夷甫在当世可以与谁相比?”王戎说:“没见到可以和他相比的人,应从古人中寻求。”
泰始八年,下韶让推举有奇才可以安定边境的人,王街起初喜好谈论纵横之说,因此尚书卢敛推举他作辽塞太守。不赴任,于是不谈论世事,惟作诗清谈而已。曾因为宴饮相聚,惹怒了族人,举起木盘扔到他脸上。王衍起初不说话,叫上王遵同车离去。然而心中不平,在车中拿起镜子照自己,对王导说:“你看我的目光却在牛背上。”父亲死在北平,丧事送赠很多,亲友向他借贷,就施舍给他们。几年之间,家产耗尽,到洛城西田园居住。后来任太子舍人,升任尚书郎。出京补任元城令,终日清谈,然而县中政务也得到处理。召入任中庶子、黄门侍郎。
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等人开始论述《老》《庄》,立论认为:“天地万物都以无为本。所谓无,通晓万物之理而成功,无处不存在。阴阳靠它变化产生,万物靠它成形,贤人靠它成就德行,不贤的人靠它免难保身。因此无的作用,没有爵位而宝贵。”王衍很重视逭一言论。而裴题认为不对,著述理论批判,王衍对待批判若无其事。王堑既有高才美貌,而又聪明如神,常自比王贡。再加上名声极高,在当时极有影响。善于谈玄,把《老》《庄》作为话题。常常手拿玉柄拂麈,与手同色。义理有觉得不合适的地方,立刻更改,世上号称“口中雌黄”朝廷内外异口同声,说他是“一世龙门”连续出任显赫官职,后来做官的人,没有不仰慕效法的。选举上朝,都以他为首。高傲虚浮怪诞,于是成了风俗。王衍曾死了幼子,山个去吊唁。玉堑悲伤不能自持,山个说:“怀抱的幼儿,何至于如此悲伤!” 王衍说:“圣人忘情,最下者不及于情。而情之所钟,正在我这类人。”山简佩服他的话,更为悲痛。 王衍的妻子郭氏,是贾后的亲戚,凭内宫的势力,刚愎贪暴,聚敛不知满足,喜好干预人事,王衍忧虑却不能禁止。当时有同乡人幽州刺史李阳,是京师的大侠,郭氏一向怕他。王衍对郭氏说:“不但是我说你不对,李阳也说不对。”郭氏为此稍加收敛。王衍憎恶郭氏的贪婪卑劣,因此从不提钱。郭氏想试试他,令婢女用钱绕床,使王衍无法走动。王衍早晨起来见到钱,对婢女说:“拿这些东西下去!”他的心意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