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改任侍中,加特进。不久改任尚书令,侍中、特进照旧。李胤虽然当过朝内外官职,但家中却很贫穷俭朴,儿子有病没钱买药。武帝听说后,赏钱十万。后来武帝认为以前丞相职位中有司徒一职,下韶以李胤为司徒。在任五年,清静持重,很称职。以吴会刚平定,大臣多有功劳,应当提拔为由,上疏请求辞官。武帝不听,派侍中宣旨,拒绝其上疏,厚诏敦促。李胤不得已,出来处理政事。
太康三年去世,武帝下诏派御史持节监丧致哀,谧号成。皇太子令舍人王赞写哀悼文章,文笔和内容都很美。武帝后来想起李胤高洁的节操,下韶说:“已故司徒李胤,太常彭灌,忠心耿耿,高洁俭朴,人死以后,家无余财,赏李胤家钱二百万、谷一千斛,彭灌家减半。”三个儿子:李固、李真长、李修。李固字万基,担任散骑郎,死于李胤前,儿子李志继承爵位。李志字彦道,历任散骑侍郎、建威将军、阳平太守。李真长官至太仆卿。李修任黄门侍郎、太弟中庶子。
卢钦字子若,是范阳涿人。祖父卢植,汉时任侍中。父亲卢毓,魏时任司空。世代以儒学显赫。卢钦淡泊有远见,专攻经史,被举为孝廉,不去,魏大将军曹爽征用为属官。曹爽的弟弟曾经有所嘱托,卢钦告诉他们应依法办事,曹爽非常赞同,惩罚了弟弟。担任尚书郎。曹爽被杀,卢钦免官。后为侍御史,继承父亲的大利亭侯爵位,多次升任琅邪太守。宣帝任太傅时,征用为从事中郎,外任阳平太守,升任淮北都督、伏波将军,很有政绩。征召为散骑常侍、大司农,升任吏部尚书,进封大梁侯。
武帝接受惮让,以卢钦为都督沔北诸军事、平南将军、假节,给追锋韬卧车各一乘、第二驸马二乘、骑具刀器、御府人马镜甲等以及钱三十万。卢钦在军镇宽猛相济,边疆平安无事。召入任尚书仆射,加侍中、奉车都尉,领吏部。因为清贫,特被赏赐绢一百匹。卢钦惟才是举,享有廉洁公平的美誉。
咸宁四年去世,诏书说:“卢钦遵循正道,清正廉洁。文武双全,闻名华夏。入掌机要,处事公平。勤政于内外,鞠躬尽瘁。不幸去世,我很悲痛。追赠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棺材、朝服各一套、常服一件、布五十匹、钱三十万。”谧号元。因卢钦忠诚高洁,不经营产业,去世以后,家无房产,特赏钱五十万,为盖房舍。又下诏书说:“已故司空王基、卫将军卢钦、领典军将军杨嚣,都一向清贫,去世以后,家无余财。近来闸饥荒,听说这几家尤其匮乏,各给谷三百斛。”卢钦历任地方官,不崇尚功名,衹以公平治理为宗旨。俸禄分给亲戚故旧,不经营家产。按礼仪典章办事,妻子去世,盖陋舍,在外舍服丧完毕。所著诗赋论难数十篇,书名《小道》。儿子卢浮继嗣。
卢浮,字子云,初为太子舍人。手生毒疮被截去,成了残废。但朝廷很器重他,让他任国子博士、祭酒、秘书监,他都不肯。
卢钦的弟弟卢珽,字子笏,任卫尉卿。卢埏的儿子卢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