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望赶不上和崤,却以清正干练闻名,历任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尚书令。盗阳陷落后,投靠苞堕,因病去世。
武陔字元夏,是沛国竹邑人。父亲武周,魏时任卫尉。武陔深沉敏锐有度量,早有声誉,与二弟武韶字叔夏、武茂字季夏孩童时就知名,即使父辈兄弟和乡里老成而有名望的人,也都分辨不出他们的优劣。同郡刘公荣能鉴赏人物,常到武周家,武周让三个儿子出来见面。公荣说:“都是国士。元夏最优,有王佐之才,施展才力去做官,可为司徒。叔夏、季夏不次于常伯、纳。
武陔年少时喜欢品评人物,与颖川太守陈泰友善。魏明帝时,升任下邳太守。景帝为大将军,引为从事中郎,多次升至司隶校尉,改任太仆卿。先封为亭侯,立五等爵位时,改封薛县侯。文帝很器重他,多次与他评论当时人物。曾问陈泰和他的父亲陈群哪个更优。武陔各说他们的长处,认为陈群、陈泰差不多,文帝同意。
泰始初年,拜任尚书,掌管吏部,升任左仆射、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武陔以年老是旧臣,名声和官位都很高,自认为无辅佐之功,又在魏已为大臣,不得已而做官,很想辞职,保全节操,当世以为美谈。在任上去世,谧号定。儿子武辅继嗣。
武韶历任吏部郎、太子右卫率、散骑常侍。亘递以品德和操行著称,名声次于亘瞪,任上洛太守、散骑常侍、侍中、尚书。颖川荀恺比武茂小,是武帝姑姑的儿子,自恃是贵戚,想与武茂结交,武茂不肯,由此结怨。等到杨骏被杀,荀恺当时任仆射,因武茂是杨骏的表兄弟,诬为叛党,于是被害。武茂清廉正直,闻名朝野,一旦含冤而死,天下痛心。侍中傅祗上奏为他申辩,后来追封为光禄勋。
任恺字元褒,是乐安博昌人。父亲任昊,魏时任太常。任恺年少有见识和度量,娶魏明帝的女儿,多次升任中书侍郎、员外散骑常侍。晋国建立,任侍中,封昌国县侯。
任恺有治国的才干,大小事情都管。为人忠正,以国家属己任,皇帝器重而亲近他,政事多向他咨询。泰始初年,郑冲、王祥、何曾、荀颢、裴秀等各以老、病回家。皇帝优待宠信他们,不想劳其筋骨,多次派任恺告诉他们旨意,咨询当朝大事,参与议论得失。任恺讨厌贾充的为人,不想让他久执朝政,总压制他。贾充恨他,却拿他没办法。后趁空说任恺忠贞正直,宜在束宫,使照顾太子。皇帝同意,以为太子少傅,侍中照旧,贾充的阴谋未得逞。正值秦、雍贼寇骚扰,天子担忧。任恺乘机说:“秦、凉覆没,关右骚动,这的确值得国家深思。应迅速镇守安抚,使人心稳定。如果不是有威望、有计谋的重臣,无以收复西土。”皇帝问:“谁可担当此任?”任恺说:“买充可以。”中书令庾纯亦说是,于是韶令贾充西镇长安。贾充用萄勖的计谋得以留下来。
买充既然被皇帝所器重,就想控制权势,而庾纯、张华、温显、向秀、和崤等都和任恺友好,杨珧、王恂、华厅等都和买充亲近,于是朋党相争。皇帝知道后,在式干殿宴请贾充、任恺,对贾充等说:“朝廷应当统一,大臣应当和睦。”贾充、任恺对拜道歉作罢。接着贾充、任恺等因为皇帝已经知道而不责备,结怨越来越深,外表上互相推祟,内心却很不平衡。有人给贾充出主意说:“任恺总管门下机要,得与皇帝亲近,应启奏皇帝令他主持选举,便能渐渐疏远,造就是一个都令史的事情。何况九品人物难弄清,有机可乘。”买充于是称赞任恺有才能,应当主持选举。皇帝没起疑心,还说买充推荐了合适人选。第二天就以任恺为吏部尚书,加奉车都尉。
任恺在尚书任上,选举公平,尽心尽力,但见皇帝少了。贾充与荀勖、冯鱿乘机进谗言,说任恺奢侈,用皇帝的餐具。买充让尚书右仆射、高阳王司马珪弹劾任恺,于是免官。有关部门逮捕太官宰人检查核实,结果是任恺的妻子齐长公主得到的用作赏赐的魏时的皇帝用品。任恺已被免了官,而诽谤却越来越多,皇帝渐渐疏远了他。但山涛明白任恺为人旷达机敏有才智,推举为河南尹。因治贼无功,又被免官。再次升任光禄勋。
任恺向来能鉴赏人物,加上对公事尽力、谨慎,很得朝野称赞。但贾充朋党又暗示有关部门弹劾任恺与立进令刘友勾结。事下尚书,任恺不服。尚书杜友、廷尉刘良都是忠于职守的人,知道任恺被买充压制,想要替他申辩,所以迟迟不判,于是任恺和杜友、刘良都免官。任恺既然丢了官,便纵酒享乐,尝尽滋味以保养自己。当初,何劭认为公子奢侈,每次进食必定凑齐四方佳肴,任恺更过分,一餐万金,还说没有可吃之莱。任恺有时去朝见,皇帝又慰问他,他开始不回答,衹是哭。后启用为太仆,改任太常。
当初,魏舒虽历任郡守,但未被器重,任恺为侍中,推荐魏舒为散骑常侍。至此魏舒为右光禄、开府,领司徒,皇帝走到殿前让任恺授官。魏舒虽以宽宏大量著称,当时人却认为任恺有辅佐之才,而魏舒位至三公,任恺衹是有名无实的九卿,莫不为之愤慨。任恺不得志,最后因忧虑去世,终年六十一岁,谧号元,儿子任罕继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