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犹为轻于戾太子,尚可禁持,重选保傅。如司空张华,道德深远,乃心忠 诚,以为之师。光禄大夫刘寔,寒苦自立,终始不衰,年同吕望,经藉不废,以为 之保。尚书仆射裴頠,明允恭肃,体道居正,以为之友。置游谈文学,皆选寒门孤 宦以学行自立者,及取服勤更事、涉履艰难、事君事亲、名行素闻者,使与共处。 使严御史监护其家,绝贵戚子弟、轻薄宾客。如此,左右前后,莫非正人。师傅文 学,可令十日一讲,使共论议于前。敕使但道古今孝子慈亲,忠臣事君,及思愆改 过之义,皆闻善道,庶几可全。
昔太甲有罪,放之三年,思庸克复,为殷明王。又魏文帝惧于见废,夙夜自祗, 竟能自全。及至明帝,因母得罪,废为平原侯,为置家臣庶子,师友文学,皆取正 人,共相匡矫。兢兢慎罚,事父以孝,父没,事母以谨,闻于天下,于今称之。汉 高皇帝数置酒于庭,欲废太子,后四皓为师,子房为傅,竟复成就。前事不忘,后 事之戒。孟轲有云“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虑患也深”,故多善功。李斯云: “慈母多败子,严家无格虏。”由陛下骄遹使至于此,庶其受罪以来,足自思改。 方今天下多虞,四夷未宁,将伺国隙。储副大事,不宜空虚。宜为大计,小复停留。 先加严诲。依平原侯故事,若不悛改,弃之未晚也。
臣素寒门,无力仕宦,不经东宫,情不私遹。念昔楚国处女谏其王曰“有龙无 尾”,言年四十,未有太子。臣尝备近职,虽未得自结天日,情同阍寺,悾悾之诚, 皆为国计。臣老母见臣为表,乃为臣卜卦,云“书御即死”妻子守臣,涕泣见止。 臣独以为频见拔擢,尝为近职,此恩难忘,何以报德?唯当陈诚,以死献忠。辄具 棺絮,伏须刑诛。
书御不省。
及张华遇害,贾谧被诛,朝野震悚,缵独抚华尸恸哭曰:“早语君逊位而不肯, 今果不免,命也夫!”过叱贾谧尸曰:“小兒乱国之由,诛其晚矣!”
皇太孙立,缵复上疏曰:
臣前上书讼太子之枉,不见省览。昔壶关三老陈卫太子之冤,而汉武筑思子之 台。高庙令田千秋上书,不敢正言,托以鬼神之教,而孝武大感,月中三迁,位至 丞相,乘车入殿,号曰车氏。恨臣精诚微薄,不能有感,竟使太子流离,没命许昌。 向令陛下即纳臣言,不致此祸。天赞圣意,三公献谋,庶人赐死,罪人斯得,太子 以明,臣恨其晚,无所复及。诏书慈悼,迎丧反葬,复其礼秩,诚副众望,不意吕、 霍之变复生于今日!伏见诏书建立太孙,斯诚陛下上顺先典以安社稷,中慰慈悼冤 魂之痛,下令万国心有所系。追惟庶人,所为无状,几倾宗庙,赖相国、太宰至忠 愤发,潜谋俱断,奉赞圣意,以成神武。虽周诛二叔,汉扫诸吕,未足以喻。臣愿 陛下因此大更厘改,以为永制。礼置太子,居以士礼,与国人齿,为置官属,皆如 朋友,不为纯臣。既使上厌至望,以崇孝道,又令不相严惮,易相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