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岳,名川四带,有重险之固。是以楚人东 迁,遂宅寿春,徐邳、东海,亦足戍御。且运漕四通,无患空乏。虽圣上神聪,元 辅贤明,居俭守约,用保宗庙,未若相土迁宅,以享永祚。臣谨选精卒三万,奉迎 皇驾。辄檄前北中郎将裴宪行使持节、监豫州诸军事、东中郎将,风驰即路。荆、 湘、江、扬各先运四年米租十五万斛,布绢各十四万匹,以供大驾。令王浚、苟晞 共平河朔,臣等戮力以启南路。迁都弭寇,其计并得。皇舆来巡,臣宜转据江州, 以恢王略。知无不为,古人所务,敢竭忠诚,庶报万分。朝遂夕陨,犹生之愿。”
越与苟晞不协,馥不先白于越,而直上书,越大怒。先是,越召馥及淮南太守 裴硕,馥不肯行,而令硕率兵先进。硕贰于馥,乃举兵称馥擅命,已奉越密旨图馥, 遂袭之,为馥所败。硕退保东城,求救于元帝。帝遣扬威将军甘卓、建威将军郭逸 攻馥于寿春。安丰太守孙惠帅众应之,使谢摛为檄。摛,馥之故将也。馥见檄,流 涕曰:“必谢摛之辞。”摛闻之,遂毁草。旬日而馥众溃,奔于项,为新蔡王确所 拘,忧愤发病卒。
初,华谭之失庐江也,往寿春依馥,及馥军败,归于元帝。帝问曰:“周祖宣 何至于反?”谭封曰:“周馥虽死,天下尚有直言之士。馥见寇贼滋蔓,王威不振, 故欲移都以纾国难。方伯不同,遂致其伐。曾不逾时,而京都沦没。若使从馥之谋, 或可后亡也。原情求实,何得为反!”帝曰:“馥位为征镇,握兵方隅,召而不入, 危而不持,亦天下之罪人也。”谭曰:“然。馥振缨中朝,素有俊彦之称;出据方 岳,实有偏任之重,而高略不举,往往失和,危而不持,当与天下共受其责。然谓 之反,不亦诬乎!”帝意始解。
馥有二子:密、矫。密字泰玄,性虚简,时人称为清士,位至尚书郎,矫字正 玄,亦有才干。
成公简,字宗舒,东郡人也。家世二千石。性朴素,不求荣利,潜心味道,罔 有干其志者。默识过人。张茂先每言:“简清静比杨子云,默识拟张安世。”后为 中书郎。时馥已为司隶校尉,迁镇东将军。简自以才高而在馥之下,谓馥曰:“扬 雄为郎,三世不徙,而王莽、董贤位列三司,古今一揆耳。”馥甚惭之。官至太子 中庶子、散骑常侍。永嘉末,奔苟晞,与晞同没。
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也。少为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深器之。东海王越 为侍中,引为通事令史,累迁阳平太守。齐王冏辅政,晞参冏军事,拜尚书右丞, 转左丞,廉察诸曹,八坐以下皆侧目惮之。及冏诛,晞亦坐免。长沙王乂为骠骑将 军,以晞为从事中郎。惠帝征成都王颖,以为北军中候。及帝还洛阳,晞奔范阳王 虓,虓承制用晞行兗州刺史。
汲桑之破鄴也,东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讨之,命晞为前锋。桑素惮之,于城外为 栅以自守。晞将至,顿军休士,先遣单骑示以祸福。桑众大震,弃栅宵遁,婴城固 守。晞陷其九垒,遂定鄴而还。西讨吕朗等,灭之。后高密王泰讨青州贼刘根,破 汲桑故将公师籓,败石勒于河北,威名甚盛,时人拟之韩白。进位抚军将军、假节、 都督青兗诸军事,封东平郡侯,邑万户。
晞练于官事,文簿盈积,断决如流,人不敢欺。其从母依之,奉养甚厚。从母 子求为将,晞距之曰:“吾不以王法贷人,将无后悔邪?”固欲之,晞乃以为督护。 后犯法,晞杖节斩之,从母叩头请救,不听。既而素服哭之,流涕曰:“杀卿者兗 州刺史,哭弟者苟道将。”其杖法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