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变虚篇(2/4)

且言“星徙三舍”者,何谓也?星三徙于一舍乎?一徙历于三舍也?案韦之言曰:“君有君人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夕星必徙三舍。”若此,星竟徙三舍也。夫景公一坐有三善言,星徙三舍,知有十善言,星徙十舍乎?荧惑守心,为善言却,如景公复三恶言,荧惑心乎?为善言却,为恶言,无善无恶,荧惑安居不行动乎?或时荧惑守心为旱灾,不为君薨。韦不知,以为死祸。信俗至诚之,荧惑去星,必偶自当去,景公自不死,世则谓韦之言审,景公之诚天矣。亦或时韦知星行度适自去,自以著己之知,明君臣推让之所致;见星之数七,因言星七舍,复得二十一年,因以星舍计年之数。是与齐太卜无以异也。齐景公问太卜曰:“何能?”对曰:“能动地。”晏往见公,公曰:“寡人问太卜曰:‘何能?’对曰:‘能动地。’地固可动乎?”晏嘿然不对,见太卜曰:“昔吾见钩星在房、心之间,地其动乎?”太卜曰:“然。”晏,太卜走见公:“臣非能动地,地固将自动。”夫韦言星徙,犹太卜言地动也。地固且自动,太卜言己能动之。星固将自徙,韦言君能徙之。使晏不言钩星在房、心,则太卜之对不觉。宋无晏之知臣,故韦之一言,遂为其是。案《韦书录序秦》亦言:“韦曰:‘君三善言,荧惑宜有动’。”于是候之,果徙舍。”不言“三”或时星当自去,韦以为验,实动离舍,世增言“三”既空增三舍之数,又虚生二十一年之寿也。

齐景公的时候有彗星现,景公要派人去祭祀和祈祷以解除灾难。晏说:“没有用,那只会受骗。天不糊涂,不会更改它的命令和主张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去禳解它呢?况且天有彗星,是用来扫除污秽,君主没有污秽德行,又何必去禳解它呢?如果德行有污秽,禳解又有什么用呢?《诗经-大雅-大明》上说:‘

慎知之,请于产有以除之,产不听。天当然,人事不能却也。使产听梓慎,四国能无灾乎?尧遭鸿时,臣必有梓慎、韦之知矣。然而不却除者,尧与产同心也。案韦之言曰:“荧惑,天使也;心,宋分野也。祸当君。”审如此言,祸不可除,星不可却也。若夫寒温失和,风雨不时,政事之家,谓之失误所致,可以善政贤行变而复也。若荧惑守心,若必死,犹亡祸安可除?修政改行,安能却之?善政贤行,尚不能却,虚华之三言,谓星却而祸除,增寿延年,享长久之福,误矣。观韦之言景公,言荧惑之祸,非寒暑风雨之类,死命终之祥也。国且亡,且死,祆气见于天,容见于面。面有容,虽善行不能灭,死征已见也。在,不可以言行灭;在天之妖,安可以治除乎?人病且死,见于面,人或谓之曰:“此必死之征也。虽然,可移于五邻,若移于役。”当死之人,正言不可,容肯为善言之故灭,而当死之命,肯为之长乎?气不可灭,命不可长。然则荧惑安可却?景公之年安可增乎?由此言之,荧惑守心,未知所为,故景公不死也。

译文

传书上说:“宋景公的时候,火星在心宿附近,宋景公到害怕,召韦来问他:“火星快要在心宿的位置上,这是为什么?”韦回答:“火星的现,预示着上天的惩罚,心宿是宋国的分野,灾祸正当在君主。但是,可以把它转嫁给宰相。”景公说:“宰相是我任命治理国家的人,却把死转嫁给他,不吉祥。”韦又说:“可以转嫁给老百姓。”景公回答:“老百姓死光了,我将去谁的国君呢?宁可我一个人死。”韦再建议:“可以转嫁到年成上去。”景公则回答:“老百姓饥饿,一定会死去。君主的却要杀他的百姓来求得自己活下去,那谁还肯把我当君主呢?看来,这是我的寿命本来已经到,你不要再说了。”之后,韦又返回来,朝着北面再向景公叩拜说:“臣冒昧地向君王恭贺。天虽在很的地方,但它能听见地上的话,君王说了三句作为君主该说的话,上天必定要三次奖赏君王。今天晚上火星肯定要移动三个地方,这样君王就会延长寿命二十一年。”景公问:“你怎么知呢?”韦回答:“君王说了三句作为君主该说的话,所以要受到三次奖励,火星肯定会移动三个地方。移动一个地方要经过七颗星,一颗星相当于一年,三七二十一,所以君王的寿命会延长二十一年。臣请求匍伏在殿的台阶下面观察,火星如果不移动,臣请求死。”这天晚上,火星果然移动了三个地方。像韦说的那样,景公确实得到延长寿命二十一年。火星果真移动,景公就延长了寿命,寿命确实延长,那么景公行善,这是上天保祐了他。这样看来,世上能到景公善行的人,就必然会得到景公那样的上天保祐。这话不确实。为什么呢?因为照上天会降怒的说法,假使火星本来是由于景公自有恶行而迫近心宿,那即使听了韦的话,也没有什么用。如果火星不是为了景公的恶行而迫近心宿,那即使不听韦的话,也不会有什么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