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雷,火也。〔火〕气剡人,人不得无迹。如炙状似文字,人见之,谓天记书其过,以示百姓。是复虚妄也。使人尽有过,天用雷杀人。杀人当彰其恶,以惩其后,明著其文字,不当暗昧。《图》
于河,《书》
于洛。河图、洛书,天地所为,人读知之。今雷死之书,亦天所为也,何故难知?如以〔殪〕人
不可书,鲁惠公夫人仲
,宁武公女也,生而有文在掌,曰“为鲁夫人”,文明可知,故仲
归鲁。雷书不著,故难以惩后。夫如是,火剡之迹,非天所刻画也。或颇有而增其语,或无有而空生其言,虚妄之俗,好造怪奇。何以验之?雷者火也,以人中雷而死,即询其
,中
则须发烧燋,中
则
肤灼焚,临其尸上闻火气,一验也。
术之家,以为雷烧石,
赤,投于井中,石燋井寒,激声大鸣,若雷之状
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连鼓相扣击之〔音〕也;其魄然若敝裂者,椎所击之声也;其杀人也,引连鼓相椎,并击之矣。世又信之,莫谓不然。如复原之,虚妄之象也。夫雷,非声则气也。声与气,安可推引而为连鼓之形乎?如审可推引,则是也。相扣而音鸣者,非鼓即钟也。夫隆隆之声,鼓与钟邪?如审是也,钟鼓不〔而〕空悬,须有笋虡,然后能安,然后能鸣。今钟鼓无所悬着,雷公之足,无所蹈履,安得而为雷?或曰:“如此固为神。如必有所悬着,足有所履,然后而为雷,是与人等也,何以为神?”曰:神者,恍惚无形,
无门,上下无垠,故谓之神。今雷公有形,雷声有
,安得为神?如无形,不得为之图象;如有形,不得谓之神。谓之神龙升天,实事者谓之不然,以人时或见龙之形也。以其形见,故图画升龙之形也;以其可画,故有不神之实。
且王断刑以秋,天之杀用夏,此王者用刑违天时。奉天而行,其诛杀也,宜法象上天。天杀用夏,王诛以秋,天人相违,非奉天之义也。或论曰:“饮〔人〕不洁净,天之大恶也。杀大恶,不须时。”王者大恶,谋反大逆无
也。天之大恶,饮
人不洁清。天〔人〕所恶,小大不均等也。如小大同,王者宜法天,制饮
人不洁清之法为死刑也。圣王有天下,制刑不备此法,圣王阙略,有遗失也?或论曰:“鬼神治
,王者治
。
过暗昧,人不能觉,故使鬼神主之。” 曰:“
过非一也,何不尽杀?案一过,非治
之义也。天怒不旋日,人怨不旋踵。人有
过,或时有用冬,未必专用夏也。以冬过误,不辄击杀,远至于夏,非不旋日之意也。
天神之天,犹王者之居也。王者居重关之内,则天之神宜在隐匿之中。王者居
室之内,则天亦有太微、紫
、轩辕、文昌之坐。王者与人相远,不知人之
恶。天神在四
之内,何能见人暗过?王者闻人
,以人知。天知人恶,亦宜因鬼。使天问过于鬼神,则其诛之,宜使鬼神。如使鬼神,则天怒,鬼神也,非天也。
难曰:“人亦见鬼之形,鬼复神乎?”曰:人时见鬼,有见雷公者乎?鬼名曰神,其行蹈地,与人相似。雷公不悬于天,足不蹈于地,安能为雷公?飞者皆有翼,
无翼而飞,谓仙人。画仙人之形,为之作翼。如雷公与仙人同,宜复着翼。使雷公不飞,图雷家言其飞,非也;使实飞,不为着翼,又非也。夫如是,图雷之家,画雷之状,皆虚妄也。且说雷之家,谓雷,天怒呴吁也;图雷之家,谓之雷公怒引连鼓也。审如说雷之家,则图雷之家非;审如图雷之家,则说雷之家误。二家相违也,并而是之,无是非之分。无是非之分,故无是非之实。无以定疑论,故虚妄之论胜也。
《礼》曰:“刻尊为雷之形,一一
,一屈一伸,为相校轸则鸣。”校轸之状,郁律z垒之类也,此象类之矣。气相校轸分裂,则隆隆之声,校轸之音也。魄然若{敝衣}裂者,气
之声也。气
中人,人则死矣。实说,雷者太
之激气也。何以明之?正月
动,故正月始雷。五月
盛,故五月雷迅。秋冬
衰,故秋冬雷潜。盛夏之时,太
用事,
气乘之。
分〔争〕,则相校轸。校轸则激
。激
为毒,中人辄死,中木木折,中屋屋坏。人在木下屋间,偶中而死矣。何以验之?试以一斗
冶铸之火,气激{敝衣}裂,若雷之音矣。或近之,必灼人
。天地为炉大矣,
气为火猛矣,云雨为
多矣,分争激
,安得不迅?中伤人
,安得不死?当冶工之消铁也,以士为形,燥则铁下,不则跃溢而
。
中人
,则
肤灼剥。
气之
,非直消铁之烈也;
气激之,非直土泥之
也;
气中人,非直灼剥之痛也。
平如故,观戚夫人者,莫不伤心。人伤,天意悲矣。夫悲戚夫人则怨吕后,案吕后之崩,未必遇雷也。士刘
荧惑楚王英,使
不清。
死,未必遇雷也。建初四年夏六月,雷击杀会稽〔鄞〕专日
羊五
皆死。夫羊何
过,而雷杀之?舟人洿溪上
,人饮下
,舟人不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