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曰:昼寝之恶也,小恶也;朽木粪土,败毁不可复成之,大恶也。责小过以大恶,安能服人?使宰我
不善,如朽木粪土,不宜得
孔
之门,序在四科之列。使
善,孔
恶之,恶之太甚,过也;人之不仁,疾之已甚,
也。孔
疾宰予,可谓甚矣。使下愚之人涉耐罪,狱吏令以大辟之罪,必冤而怨邪?将服而自咎也?使宰我愚,则与涉耐罪之人同志;使宰我贤,知孔
责人,几微自改矣。明文以识之,
言以过之,以其言示端而已自改。自改不在言之轻重,在宰予能更与否。
张问:“令尹
文三仕为令尹,无喜
;三已之,无愠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文曾举楚
玉代己位而伐宋,以百乘败而丧其众,不知如此,安得为仁?
孔曰:“凤鸟不至,河不
图,吾已矣夫。”夫
自伤不王也。己王,致太平;太平则凤鸟至,河
图矣。今不得王,故瑞应不至,悲心自伤,故曰“吾已矣夫”
哀公问:“弟孰谓好学?”孔
对曰:“有颜回者,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问曰:文举
玉,不知人也。智与仁,不相
也。有不知之
,何妨为仁之行?五常之
,仁、义、礼、智、信也。五者各别,不相须而成。故有智人、有仁人者,有礼人、有义人者。人有信者未必智,智者未必仁,仁者未必礼,礼者未必义。
文智蔽于
玉,其仁何毁?谓仁,焉得不可?且忠者,厚也。厚人,仁矣。孔
曰:“观过,斯知仁矣。”
文有仁之实矣。孔
谓忠非仁,是谓父母非二亲,
匹非夫妇也。
问曰:康亦问好学,孔
亦对之以颜渊。康
亦有短,何不并对以攻康
?康
,非圣人也,
行犹有所失。成事,康
患盗,孔
对曰:“苟
之不
,虽赏之不窃。”由此言之,康
以
为短也。不攻,何哉?
夫颜渊所以死者,审何用哉?令自以短命,犹伯之有疾也。人生受命,皆全当洁。今有恶疾,故曰无命。人生皆当受天长命,今得短命,亦宜曰无命。如〔命〕有短长,则亦有善恶矣。言颜渊短命,则宜言伯
恶命;言伯
无命,则宜言颜渊无命。一死一病,皆痛云命。所禀不异,文语不同。未晓其故也。
孔见南
,
路不悦。
曰:“予所鄙者,天厌之!天厌之!”南
,卫灵公夫人也,聘孔
,
路不说,谓孔
也。孔
解之曰:我所为鄙陋者,天厌杀我。至诚自誓,不负
路也。
宰我昼寝。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予何诛。”是恶宰予之昼寝。
问曰:人之昼寝,安足以毁行?毁行之人,昼夜不卧,安足以成善?以昼寝而观人善恶,能得其实乎?案宰予在孔之门,序于四科,列在赐上。如
情怠,不可雕琢,何以致此?使宰我以昼寝自致此,才复过人远矣。如未成就,自谓已足,不能自知,知不明耳,非行恶也。晓敕而已,无为改术也。如自知未足,倦极昼寝,是
神索也。
神索至于死亡,岂徒寝哉?且论人之法,取其行则弃其言,取其言则弃其行。今宰予虽无力行,有言语。用言,令行缺,有一概矣。今孔
起宰予昼寝,听其言,观其行,言行相应,则谓之贤。是孔
备取人也。毋求备于一人之义,何所施?
《秋》之义,采毫
之善,贬纤介之恶,褒毫
以
大,以
大贬纤介。观《
秋》之义,肯是之乎?不是,则宰我不受;不受,则孔
之言弃矣。圣人之言与文相副,言
于
,文立于策,俱发于心,其实一也。孔
作《
秋》,不贬小以大。其非宰予也,以大恶细,文语相违,服人如何?
哀公问孔孰为好学。孔
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今也则亡。不迁怒,不贰过。”何也?曰:并攻哀公之
,迁怒、贰过故也。因其问则并以对之,兼以攻上之短,不犯其罚。
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予改是。”盖起宰予昼寝,更知人之术也。
如哉?使颜渊才在己上,己自服之,不须抑也。使贡不能自知,孔
虽言,将谓孔
徒
抑已。由此言之,问与不问,无能抑扬。
孔称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若此者,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
行善恶也。成事,颜渊蚤死,孔
谓之短命。由此知短命夭死之人,必有邪行也。
路
虽浅,闻孔
之言,知死生之实。孔
誓以“予所鄙者,天厌之”!独不为
路言:夫
惟命未当死,天安得厌杀之乎?若此,誓
路以天厌之,终不见信。不见信,则孔
自解,终不解也。《尚书》曰:“毋若丹硃敖,惟慢游是好。”谓帝舜敕禹毋
不肖
也。重天命,恐禹私其
,故引丹硃以敕戒之。禹曰:“予娶若时,辛壬癸甲,开呱呱而泣,予弗
。”陈已行事以往推来,以见卜隐,效己不敢私不肖
也。不曰天厌之者,知俗人誓,好引天也。孔
为
路所疑,不引行事,效己不鄙,而云天厌之,是与俗人解嫌引天祝诅,何以异乎?
问曰:孔自解,安能解乎?使世人有鄙陋之行,天曾厌杀之,可引以誓;
路闻之,可信以解;今未曾有为天所厌者也,曰天厌之,
路肯信之乎?行事,雷击杀人,
火烧溺人,墙屋压填人。如曰雷击杀我,
火烧溺我,墙屋压填我,
路颇信之;今引未曾有之祸,以自誓于
路,
路安肯晓解而信之?行事,适有卧厌不悟者,谓此为天所厌邪?案诸卧厌不悟者,未皆为鄙陋也。
路
虽浅,犹知事之实。事非实,孔
以誓,
路必不解矣。
问曰:凤鸟、河图,审何据始起?始起之时,鸟、图未至;如据太平,太平之帝,未必常致凤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