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说论衡篇(5/7)

就象竿子笔直地立着离地只有三丈一样。日出日落的时候,太阳斜斜地附着在天边,就象竿子朝一边倾倒离地超过三丈一样。像这样,太阳正中时离人近,日出日落时离人远,就可以理解清楚了。试试再让堂屋的正中坐一个人,另一个人在屋顶上走,当他走到屋顶正中的时候,正好在坐着的人上面,这是因为屋顶的人跟屋内坐着的人相离刚好三丈的缘故。如果屋顶的人是在东边屋脊或西边屋脊上,那么他与屋内坐着的人相离就会超过三丈。日中时的太阳,就像人在屋顶的正中;那刚出来和刚落下的太阳,就像人在东边屋脊与西边屋脊上。太阳正中离人近,所以温暖;日出日落离人远,所以寒冷。但是日中时的太阳小,那日出日落时的大,这是由于太阳正中时阳光明亮,所以看起来小;那日出日落时阳光暗淡,所以看起来大。就像白天看火,火光小;晚上看火,火光大一样。既然用火作了应证,再用个星星来作证明。白天看不见星星,是因为阳光照耀淹没了它们,夜晚没有阳光照耀,星星才能看见。太阳和月亮,跟星星同类。由于天亮和傍晚阳光微弱,所以看起来太阳就大了。

儒者议论说,太阳早晨从扶桑升起,傍晚在细柳落下。扶桑是东方最远的地方;细柳是西方最远的原野。扶桑与细柳是天地的边沿,是太阳和月亮天天升起与落下的地方。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的时候,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可以说太阳是出于扶桑,入于细柳了。如今夏天白昼长的时候,太阳是从东北方升起,朝西北方落下;冬天白昼短的时候,太阳是从东南方升起,朝西南方落下。冬天和夏天,太阳的出入,在天的四角,那么扶桑和细柳又正处在什么地方呢?儒者谈论的话,春、秋天还可以这样说,冬、夏天就不能这样说了。按实际情况来说,太阳不是从扶桑升起,也不朝细柳落下。用什么证明呢?太阳跟随着天运转,离人近就能看见,离人远就看不见。当太阳在扶桑或细柳的时候,从扶桑、细柳的人看来,认为是太阳在正中。当我们处于太阳正中的时候,从扶桑、细柳的人看来,或许正是日出或日落的时候。人们都以太阳在自己的顶上为日中,在两侧就为早晨与傍晚,怎么能说太阳是出于扶桑,入于细柳呢?

儒者议论说:“天向左旋转,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不是附着在天上,而是各自旋转的。”我要责难地问:假使太阳和月亮各自运行,不附着在天上,太阳每天运行一度,月亮每天运行十三度,那么当太阳和月亮出来的时候,应该进而由西向东旋转,为什么每天反倒由东开始向西旋转呢?太阳和月亮由东向西旋转,是因为它们附着在天上,跟随天四季运转的缘故。那像蚂蚁在磨盘上行走的比喻,正说明太阳和月亮运行慢,天运行得快,天带着太阳和月亮转动,所以日月实际上是由西向东运行,但看起来却反成了由东向西旋转了。

有人问:“太阳、月亮和天都在运行,运行的度数不同,三者有慢有快,用人和物来证明,拿什么来作比喻呢?”我说:天,每天运行一周,太阳每天运行一度是二千里,白天运行一千里,夜晚运行一千里。骐骥白天也跑一千里。那么太阳每天运行的快慢跟骐骥跑的速度差不多。月亮每天运行十三度,十度是二万里,三度是六千里,月亮一天一夜要运行二万六千里,跟早晨飞来的野鸭飞行速度差不多。天运行三百六十五度,乘积共七十三万里。它运行得很快,没有可以用来作验证的东西,大概应当与陶钧的运转,射出去的箭的飞行速度差不多吧!天虽然运行很快,由于离人又高又远,因此看起来它好像运行得很慢。但凡看远的东西,运动的就像没有运动一样,运行的就像没有运行一样。用什么来证明呢?乘船在江海中,顺风行驶,船靠近岸边人就感到它走得快,远离岸边就觉得它走得慢。其实船行的速度是一样的,有时感到它快,有时又觉得它慢,这是因为看时距离远近不同,才造成这种情况。抬头看天空太阳运行,不如骐骥在太阳底下跑得快,但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太阳却在骐骥的前边。为什么呢?因为骐骥离人近而太阳离人远的缘故。离人远就好像很慢,离人近就好像很快,人与天相距六万里的路程,太阳运行的真实情况就很难知道了。

儒者说:“太阳每天运行一度,天一天一夜运行三百六十五度。天由右向左运行,太阳和月亮从左向右运行,刚好跟天相互迎面而行。”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是附着于天的。日月依附于天运行,不是直接自己运行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周易》上说:“太阳、月亮和星星都附着于天,各种果实和草木都附着于地。”丽,是附着的意思。日月附着于天运行,就像人在地上转着圆圈行走一样,因此拿像蚂蚁在磨盘上朝相反方向行走来作比喻。

有人问:“怎么知道日月不能脱离天直接自己运行呢?”如果太阳能直接自己运行,就应该由西向东运行,用不着跟随天由东向西旋转了。月亮的运行与太阳一样,也都附着于天。拿什么来证明呢?用云来作证明。云不依附于天,所以不随天运行,而常常在原来的位置上停留。假使太阳不附着于天,那么也应当自动停止在原来的地方。像这样说,太阳运行是附着于天的,就很明白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