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顺鼓篇(2/4)

用鼓,或时再告社,之太盛,雨湛不霁。微,非之宜,祝不副,以鼓自助,与日鼓用牲于社,同一义也。俱为告急,彰盛也。事大而急者用锺鼓,小而缓者用铃{q狄},彰事告急,助气也。大难知,大久湛,假令政治所致,犹先告急,乃斯政行。盗贼之发,与此同。盗贼亦政所致,比求阙失,犹先发告。鼓用牲于社,发觉之也。社者,众之长,故伐鼓使社知之。说鼓者以为攻之,故攻母逆义之难,缘此而至。今言告以微,攻尊之难,奚从来哉?且告宜于用牲,用牲不宜于攻。告事用牲,礼也;攻之用牲,于礼何见?硃丝如绳,示在旸也。旸气实微,故用微也。投一寸之针,布一之艾于血脉之蹊,笃病有瘳。硃丝如一寸之针、一之艾也?吴攻破楚,昭王亡走,申包胥间步赴秦,哭泣求救,卒得助兵,却吴而存楚。击鼓之人,〔诚〕如何耳;使诚若申包胥,一人击得。假令一人击鼓,将耐令社与秦王同,以土胜之威,却止云雨。云雨气得与吴同恐,消散山,百姓被害者,得蒙霁晏,有楚国之安矣。迅雷风烈,君必变,虽夜必兴,衣冠而坐,惧威变异也。

照《秋》上说的理“发生灾,应当在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击鼓献上牲畜。”解释《秋》的人说:“击鼓,就表示攻击土地神。”有人又说:“威胁土地神。”威胁也就是攻击了。胜过,就攻击土地神以此来消除灾。有人责难说:攻击土地神这说法,可以认为符合争胜负的理,但是不能认为符合礼义的规定。君王把天当作父亲来侍奉,把地当作母亲来侍奉。母亲的亲族造成祸害,可以攻击母亲来消除祸害吗?由于政令违犯了正,致使的人,是君王。不责备自己以消除所造成的灾祸,反而违背礼义冒犯尊长,天地怎么肯帮助他呢?如果大伤害的是天,从不该以地害天的理上,攻击土地神是可以的。现在大伤害的是万。万与土地相比,是卑贱的。因灾害而冒犯最尊贵的土地之,这是与义相违反的。论述《秋》的人,竟然不知责难。

考察雨是产生于山之中,于河川里面,大这类东西,是山川所造成的。大的灾害产生,人们不攻击山川。社,是土地神。五行的质,与土是不相同的。因为大造成灾害而攻击土地神,土是克的,攻击土地神的理,不就像当今世上的工匠使用槌和凿理一样吗?用槌敲击凿,使凿穿。现在如果说攻击土地神是想让它去克吗?而且攻击土地神的理由,又把它说成是攻击的同类事了。某甲成了盗贼,伤害人民,某甲还在没有逃跑,抛开某甲而去攻击某乙之家,能制止某甲盗窃吗?现在雨就是还在,不去攻击神,反倒去攻击土地神。考察天将要下雨,山里先现云,云聚集而变成雨,雨又。这样,山就好比是父母;就好比是弟。犯了重罪的人受刑罚要牵连他的亲族,应该惩罚他的父母弟吗?惩罚他的朋友徒弟吗?衡量山、与土地神,同样属于两类,哪一个更亲近呢?社,是土地神,五行中、土属于不同的气,质相距很远,所以攻击土地神是没有理的。

聚敛而附益之。孔曰:“非吾徒也,小鸣鼓攻之,可也。”攻者,责也,责让之也。六国兵革相攻,不得难此,此又非也。以卑而责尊,为逆矣。或据天责之也?王者母事地,母有过,可据父以责之乎?下之于上,宜言谏。若事,臣之礼也;责让,上文礼也。乖违礼意,行文如何?故警戒下也。必以伐鼓为攻此社,此则钟夫礼以鼓助号呼,明声响也。古者人君将,撞钟击鼓,声鼓鸣攻击上也。

旱,犹雷风也,虽运气无妄,令人君枕幄卧,以俟其时,无恻怛忧民之心。尧不用牲,或时上世质也。仓颉作书,奚仲作车,可以前代之时无书、车之事,非后世为之乎?时同作殊,事乃可难;异世易俗,相非如何?俗图画女娲之象为妇人之形,又其号曰“女”仲舒之意,殆谓女娲古妇人帝王者也。男而女气为害,故祭女娲求福佑也。传又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不胜,怒而不周之山,使天折,地维绝。女娲消炼五石以补苍天,断鰲之足以立四极。仲舒之祭女娲,殆见此传也。本有补苍天、立四极之神,天气不和,不胜,傥女娲以神助圣王止雨湛乎!

译文

殷代太戊在位时,桑树穀树忽然一齐生长在廷中。有人说此事发生在殷宗的时候。殷宗惊恐害怕,惶惶不安地执行天,思索执行先王的政治,复兴灭亡了的国家,接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起用被遗落了的隐士,发扬奉养老人的理,桑树穀树就消失了,国家就长治久安。这是解释《秋》的人所共同知的事情。灾与桑树穀树的变异有什么区别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