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 〔从定心桥下过脊,觅莲
隙痕,削崖密附,旁无余径。乃从脊东隔峡望之,痕虽岈然,然上垂下削,非托庐架
也。乃上定心石,过圣
涯,再由舍
崖登飞锡绝
,返白云庵。〕宿白云庵,晤相宗师。
十八日 晨餐后,别相宗,由东路下山。一里余,则路旁峭石分列,置悬级其间,是为天门。门外有耸石立路右,名金刚石,上大书“白云
天”从此历磴而下,危峭逾于西路。西庵之名快乐,岂亦以路之坦耶!又四里,过题龙庵,〔庵北向。〕先是,从观音静室遥见两人
箐棘中,问云知为掘青暑者,而不辩其为何。过题龙庵,又见两人以线络负四枚,形如小猪而
甚,当即竹鼦也。笋
稚
。今姑见之矣。大者斤许,小者半斤,索价每
二分,但活而有声,不便筐负,乃听而去。盖山中三小珍:黄鼠、柿狐、竹豚。惟竹豚未尝,而无奈其活不能携,况此时笋过而
,且地有观音
笋,其味未必他
所能及。东下里许,南望那叉山飞瀑悬空而坠。〔先从宝
即窥见,至此始睹崇隆若九天也。〕又东下五里,左渡小溪,
竹中有寺寂然,则苦炼庵。〔庵南向,左右各一溪自后来绕,而右溪较大,桥横其上,
从西南山腋透
下。〕从庵前东南渡桥南上岭,〔其地竹甚大,路始分东西岐。〕从西岐下,〔始见那叉瀑北挂层崖,苦炼溪亦透空悬壑,与那叉大小
下势相颉颃。然苦炼近在对山,路沿之同下,朗朗见其捣
十五日 过山路。〔坪侧大瀑破山西向,势甚雄伟;下为大溪,西北合陈墓源
。下午,东南上一岭,误东往大帽岭
。乃西南转六里,
南宝
,
桃
坪。问上梁宿
,四里而是。逾岭东至新开田所,有路南下伏草中。复误
其东,历险陂三里,不辨所向。已忽得一龛,地名挂幡,去上梁五里矣。其
五里至快乐庵,又十里乃至南
。以暮雨,遂歇龛。〕
大,〔乃从南大源上此者。〕三里,逾岭隘,一里,至角庵基。复从庵后丛中伏
蛇行
,约四里,穿丛棘如故,已乃从右崖丛中蛇行上。盖前乃从东峡直上,故不得
,然路虽异,丛棘相同。由岐又二里,从观音竹丛中行。其竹即余乡盆景中竹,但此
大如
,金宝
上更大,而笋甚
。一路采笋盈握,则置路隅,以识来径。已而又见竹上多竹实,大如莲
,小如大豆。初连枝折袖中,及返,俱脱落矣。从观音〔竹〕中上,又二里,至宝
殿基,则石墙如环,半圮半立,而栋梁颓腐横地,止有大圣像首存石垆中。时日
甫中,四山俱
。南峰之近者为钩挂山,〔石崖峭立,东北向若削;〕再南即打狗岭,再南为大帽,再南宝
,而宝
最
,〔与北相颉颃,〕仰望基后绝
更
。复从丛竹中东北上,其观音竹更大而笋多,又采而携之。前采置路侧者较细,不能尽肩,弃之。又上一里至绝
。丛密中无由四望,登树践枝,终不畅目。已而望竹狼中
一大石如台,乃梯跻其上,则群山历历。遂取饭,与静闻就裹巾中以丛竹枝拨而餐之。既而导者益从林中采笋,而静闻采得竹菰gū即竹菌数枚,玉菌一颗,黄白俱可
,余亦采菌数枚。从旧路下山,抵刘已昏黑,乃瀹菌煨笋而餐之。
十六日 〔雨不止,滞龛中。〕(仅五里,)快乐庵。
十四日 别刘而行。随溪西下一里,得大竹坪来。又三里为大源,〔则大鼻西峡
与村后东峡
会,〕置桥其上,有亭随桥数楹,桥曰
桥。由桥以西为大源村。〔予往南
,则从桥东随涧南行。里许,渡木桥,涧忽东折
山,路南
山隘。涧复坠路东破峡
,连捣三潭:上方,瀑长如布;中凹,瀑转如倾,下圆整,瀑匀成帘。下二潭俱有圆石中立承
,
坠潭作势潆回尤异。又三里,度桥为桐初,有
南自打狗岭来会,亦桥其上。二
合而西南,则又观音桥跨之。大
从观音桥西逾岭
,予从桥下随溪南。一里,
从西峡
。〕逾一岭
西堰,又西四里为陈墓源,有瀑自东山峡中涌跃而
,与东岭溪合,有桥跨其会
,〔大
与
俱南。〕余渡桥,东跻岭而上,〔即涌瀑南岭也。二里,平行岭脊,北望北宝
岿然,峡中
迫自打狗南崖,直
其下。南望新宁江
,远从巾
岭横界南宝
之西。其西南有峰尖突,正当陈墓
,已而路渐
其下。二里,南〕下岭从坳中行。又二里,逾一小岭,一里至苏家大坪,聚居甚盛,皆苏姓也。饭于苏怀江家。下午大雨,怀江
留,遂止其
。